学术投稿

干眼症误诊118例临床分析

杜红艳;钱志敏;杜鹏程;李兰根;王中颖

关键词:干眼症, 误诊,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规范临床干眼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症状、病史询问、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睑板腺功能及干眼症的特异性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荧光素染色].结果:本组误诊38例,误诊率32.2%.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9例,慢性结膜炎18例,点状角膜炎5例,流行性角结膜炎6例.误诊时间10 d至24个月.结论: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大力宣传干眼的科普知识,提高对干眼症的认识水平,才能大幅度降低误诊率,从而避免眼药的滥用,减轻干眼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并详细讲解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普通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血糖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高血糖,而使用胰岛素泵组比普通组能更快达到目标血糖值.结论:胰岛素泵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同时对加强血糖观察、用泵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做全面指导,对稳定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分析与护理

    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是指颅脑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外伤后引起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异常,其表现程度通常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是脑外伤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伤后恢复期,多项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深入了解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现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因颅脑损伤而导致精神障碍进行了观察分析及耐心细致的护理,现将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及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薄金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呼和浩特市市售蜜饯卫生质量评价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市售蜜饯食品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市售蜜饯类食品进行随机抽样,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市售蜜饯合格率为46.7%,主要由过量使用防腐剂所致.防腐剂、甜味剂和着色剂的超标率分别为50.00%、10.00%和3.33%;有无包装及厂家是否明确的蜜饯产品合格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和浩特市市售蜜饯合格率较低,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王红霞;齐晓琴;杭静;莎日娜;李婧;张慧;王素娟;薄福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干眼症误诊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规范临床干眼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症状、病史询问、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睑板腺功能及干眼症的特异性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荧光素染色].结果:本组误诊38例,误诊率32.2%.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9例,慢性结膜炎18例,点状角膜炎5例,流行性角结膜炎6例.误诊时间10 d至24个月.结论: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大力宣传干眼的科普知识,提高对干眼症的认识水平,才能大幅度降低误诊率,从而避免眼药的滥用,减轻干眼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杜红艳;钱志敏;杜鹏程;李兰根;王中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女性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女性排尿异常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尿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早期组大尿流率、膀胱容量下降,逼尿肌压力增加,初始尿意、残余尿量正常;晚期组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下降明显,初始尿意、残余尿、膀胱容量显著增加.结论: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功能,对合并糖尿病的LUTS患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头位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时机,既可挽救高危孕妇的生命,同时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头位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科分娩产妇共2 352例.其中头位分娩2 236例,占95%;臀位113例,占4.8%;横位3例,占0.12%.

    作者:许素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用于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探查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手术腹腔冲洗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比较气管导管围拔管期各时点的SBP、DBP、HR、RR、SpO2,观察两组术后早期恢复(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开始时间及拔管后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结果:D组在气管导管拔管期SBP、DBP、HR平稳,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开始的时间及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明显减低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艳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1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院内感染的感染率为17,4%,感染例次率为3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1%.住院时间长、糖尿病并发症、应用广谱抗生素、血糖控制差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赵丽珍;张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内部及周边突然发病使其坏死和炎症的病理过程[1],而重症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它的主要特点.重症胰腺炎除了坏死性胰腺炎外,还包括伴有脏器功能不全的水肿性胰腺炎,以及急性胰腺炎伴有胰腺和胰腺外的液体积聚,假性囊肿、脓肿等局部并发症,其临床经过凶险,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高.

    作者:车艳芳;许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按预后的结果将64例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发热时间、意识障碍时间和惊厥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B组入院时伴有肢体障碍和颅神经麻痹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B组脑电图重度异常、CT或MRI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血清钠浓度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惊厥时间、脑电图重度异常、意识障碍时间、低钠血症持续时间和发热时间.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复杂多样,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积极有序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国莲;谢华;王艳艳;代玉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细胞自动分析中血液质量与环境因素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血液细胞分析的因素,为血液细胞分析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血液采集部位、静置时间、稀释后的静置时间、保存温度、抗凝剂、血液质量和仪器质量角度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值的差异.结果:采集部位、静置时间、抗凝剂、血液质量均对PLT的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稀释后的样品2h后测量值即发生较大改变;仪器质量也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结论:严格检测的质控管理,才能减少误差.

    作者:吴津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92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患者19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开腹组)80例行开腹术,观察组(腹腔镜组)112例选择腹腔镜切除术,对两组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冰;朱云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临床怀疑结肠肿瘤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充气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SSD),透明显示(Raysum)等多种三维成像,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纤维内窥镜(FC)、手术所见对照分析,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均经FC检查发现病变后行螺旋CT检查.本组中有7例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SSD与钡灌肠相似,CTVE对息肉样病灶数无FC发现的多,CTVE与MPR各平面二维影像相比,MPR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结论:多排螺旋CT可1次屏气完成扫描,较好的避免了呼吸运动和结肠蠕动的影响,结合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多种图像重组,既能准确实现病变区腔内的情况,又可以观察黏膜下、肌层、浆膜层的病变及其腔外情况,并可以观察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弥补了纤维内镜及钡剂透视单一显示病变方面的不足.

    作者:冯少华;石勇胜;黄彩云;于承刚;许晓航;丁圣玉;郑浩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4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子宫肌瘤、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结果:48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临近脏器损伤,无1例感染.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拓展了子宫全切术的适应证,具有安全性高、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值得提倡的子宫全切手术方式.

    作者:王志丹;包宝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脑损伤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①选择伤后24 h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将其分为轻伤组(GCS>8分)和重伤组(GCS≤8分),自血小板出现异常日开始监测外周血PLT数量、PLT平均体积、PLT体积分布宽度,另取50例非血小板异常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差别.②治疗3个月后,根据GOS将病人分为两组(GOS 1~3分组及GOS 4~5分组),比较两组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异常情况.结果:①急性脑损伤患者PLT计数低于对照组,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着颅脑损伤伤情加重,血小板下降趋势亦明显.③治疗3个月后,GOS 1~3分组比GOS 4~5分组血小板下降趋势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血小板的异常,且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检测其变化有助于对颅脑损伤伤情、预后的判断,并为颅脑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于海东;麻晓融;朱东;高麟;李海龙;董宇峰;张英华;郑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8月20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903例,实查903例,实查率为100%,发现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现患率为4.32%.感染部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抗生素使用率为54.49%,治疗用药病原送检率为23.81%.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及时纠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顾彩霞;孙庆芬;李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RNA干扰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措施,而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MDR机制非常复杂,逆转肿瘤MDR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目前临床上尚未有从根本上完全逆转MDR的理想药物.RNA干扰是近几年研究逆转MDR的热点,为临床上研制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逆转剂提供了前景.

    作者:王军;李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胆道再次手术76例分析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76例胆道再次手术病人的资料.既往有糖尿病史16例,高血压病史11例,肝功能不全19例,肺气肿3例,肾功能不全、甲亢和呼吸衰竭各1例.结果:再次手术时间1.5~7 h,平均为3.5h,术中输血8例,输血量400~ 1200ml,平均(545±389)ml,住院5~38 d,平均为(13±7.46)d,手术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初次手术资料认真分析,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评估,强调再次手术的处理原则,力争此次手术为后1次胆道手术.

    作者:赵紫娟;李彦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T三维重建对骨关节复杂骨折诊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二维多方位重组(MPR)对骨关节复杂骨折的显示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50例骨折急诊病人中发现的12例骨关节复杂骨折病例,均用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二维多方位重组(MPR)进行重组处理,所得SSD及MPR图像传输到PACS系统供骨科医生参考,主治医生结合骨折损伤程度进行术前前瞻性评价.结果:通过3D工具后处理,能清楚立体显示骨关节复杂骨折走行、分离程度,移位方向及骨折片的数目、大小位置等,骨科医生全方位观察骨关节损伤情况,手术佳入路、钢板固定佳位置均一目了然.结论:螺旋CT对骨关节复杂骨折的清晰显示,通过3D图像的临床应用,对骨科整复手术的术式、固定位置等有着较直观、准确的指导意义.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万昆明;云永兴;胡丽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抗生素脑病的疗效观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既往无神经、精神病史,规律透析期间应用抗生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经神经系统查体、实验室、脑电图、头颅CT、MRI等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及其它代谢性疾病的神经系统损害,即可诊断抗生素脑病[1].本院肾内科应用头孢菌素出现脑病的肾衰竭患者3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长国;曾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