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136例疗效观察

李艳;牛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老年人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高血压病患者经药物洗脱2周,随机分为复方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加氢氯噻嗪,治疗组)和复方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加氢氯噻嗪,对照组),服药第4周末疗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时将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血栓栓塞症11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年间11例肺血栓栓塞症误诊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1位患者中,误诊为肺感染5例,脑供血不足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肺或纵膈肿瘤1例.结论:本病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极高,应当提高认识,建立正确的筛查方案,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凯权;韩毅峰;王金叶;李中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尿NMP22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测定尿中NMP 22的含量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9例膀胱癌术前患者(实验组)、15例膀胱癌术后复测患者(对照组),2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尿样中NMP22的含量.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29例术前尿NMP22含量中位数为27.63 u/ml;15例术后尿NMP22含量中位数为7.62 u/ml;20例泌尿系良性疾病中位数为7.25 u/ml;15例健康志愿者的中位数为2.17 u/ml.膀胱癌患者尿NMP22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的NMP22的平均水平,实验组与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10 u/ml为诊断参考值时,NMP22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65%.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度仅为34.48%,特异度为100%.15例术后复测患者的NMP22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实验组NMP22水平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尿NMP22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膀胱癌诊断和监测的一个辅助指标,且具有简单、无创伤、敏感度高、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作者:朱小军;袁亚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50例分两组分别给予氟伏沙明片和氯丙咪嗪片治疗,疗程均为56 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结果:经过8周治疗,氟伏沙明组与氯丙咪嗪组疗效相近(P>0.05),氟伏沙明组与氯丙咪嗪组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氟伏沙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组.结论:氟伏沙明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军;张媛;刘永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骨盆训练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骨盆训练组患者的功能改善(优良率93.3%)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易感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中T细胞活化是哮喘炎症特征的关键,T细胞分为Th1与Th2两种类型,前者以分泌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等促炎细胞因子为主;后者分泌IL-4、IL-5、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两者的平衡反映了促炎和抗炎的平衡.

    作者:樊长娥;张文挺;刘艳茹;马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50例临床和脑电图特点

    目的: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1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和(或)中央颞区尖波或棘波,口服传统抗癫痫药疗效满意.结论:BECT临床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是一种特殊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

    作者:高傅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众多领域,其通过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的骨质疏松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呼和;李哲海;武宇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血浆皮质醇节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o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方法:对74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3周内进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自评,根据其评分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卒中后非抑郁组;同时分别于清晨8时(8 am)、下午4时(4 pm)、夜间12时(12 mn)取静脉血进行血浆皮质醇含量测定.选择同时期我院核医学科血浆皮质醇节律检查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随时间不同而不同,其变化具有节律性(P<0.01);在3个时间点上,卒中后抑郁组、卒中后非抑郁组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卒中后抑郁组、非抑郁组之间比较,血浆皮质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组内部3个时间点分别比较,卒中后抑郁组8 am分别与4 pm和12 mn比较,卒中后非抑郁组和对照组在8、4 pm和12 mn之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后抑郁组4 pm与12 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血浆皮质醇含量较正常升高;卒中后抑郁患者不仅表现为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还表现为血浆皮质醇节律紊乱,具体为4 pm与12 mn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变化.

    作者:张红宇;张世益;张茂林;刘波;张俊清;薛钢;侯兴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截瘫患者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截瘫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009年3月7日~2009年3月25日连续在我院住院的32例截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分≥50分为抑郁.对抑郁患者通过观察、交谈、示范、集体授课、具体讲解、单独面谈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再测评SDS一次.对教育前后的两次测评结果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2例截瘫患者中有27例存在抑郁症状,健康教育SDS评分为(65.796±12.891)分,教育后降为(56.741±11.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缓解截瘫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徐艳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种方法防治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复春散Ⅱ号、复春散Ⅱ号联合压力疗法及单纯压力疗法3种方法防治深度烧伤愈合后创面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分为A、B、C 3组,A组行复春散Ⅱ号外涂治疗,B组行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压力疗法治疗,C组行传统压力疗法治疗.3组均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对创面瘢痕情况进行评定,计算总有效率.结果:3个月时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8.3%、71.7%,6个月时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98.3%、90.0%.A、C两组与B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内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组综合治疗方法较A、C组单一治疗疗效更为满意,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瘢痕防治的效果会更好.

    作者:姚兴伟;张旭辉;孙伟晶;于成涌;刘艳红;韩德志;陈向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存病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间60岁以上有并存病的471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1例中伴1种合并症者286例,1种以上合并症者185例;完成LC 428例,中转43例;术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患者LC风险相对较大,但只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护,把握手术时机和合适的适应证,LC对老年患者同样是安全的,且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晓辉;李利宁;赖玉书;萨其日拉图;任利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PSE,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分支.介入治疗术前、后定期复查血常规,CT测定脾脏大小,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2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2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的表现,经对症处理逐步缓解.栓塞面积<40%者5例,40%~60%者16例,>60%者4例.除2例栓塞面积<40%者外,另外23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术后1周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由术前的(2.34±0.53)×109/L和(34.45±7.34)×109/L分别上升为(7.65±2.34)×109/L和(79.36±22.38)×109/L.术后1个月患者的WBC、PLT分别为(5.78±1.21)×109/L和(97.34±21.32)×109/L.术后3~6个月CT复查,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栓塞面积<40%者无并发症,栓塞面积40%~60%者1例、栓塞面积>60%者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左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炎症2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症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东华;贾广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产科子宫切除30例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以期指导临床处理.方法:回顾4年分娩资料,总结产科子宫切除具体原因.结果:25 200例分娩患者,30例行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0.119%),其中剖宫产后子宫切除27例,占子宫切除的90%;阴道分娩3例,占10%.结论:子宫切除手术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积极、正确处理产程及产科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作者:乌云其木格;赵祎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学校师生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掌握情况及其产生的效果.方法:采取前后对照方法评价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及信念的变化情况,采取平行对照方法评价干预前后学校健康教育对结核病初诊患者发现的影响.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学校师生的结核病防治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结核病初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结论: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但对于医学知识性强的信息,师生掌握仍较欠缺,需采取合适的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

    作者:高雨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CD44v6表达与胃癌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6~2008年就诊我院的49例胃癌手术(Ⅱ~Ⅲ期)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观察CD44v6阳性和CD44v6阴性患者接受TCF方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49例胃癌患者中CD44v6的阳性率为55.10%(27/49);化疗后CD44v6阴性组和CD44v6阳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1.82%(7/22)、2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的患者在化疗后临床疗效差,预后较差.因此CD44v6可以作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子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芳;尹芳蕊;华云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用美国产波长为532 nm激光光凝治疗174例(248眼)DR患者;术前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随访4个月~2年,随访时查视力、散瞳查眼底、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179眼(占72.1%),;视力无变化54眼(占21.7%),视力下降15眼(占6.0%).结论:激光治疗DR疗效显著,是为有效的方法,显著降低了致盲率,使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作者:孙刚;佟艳秋;娜仁;刘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560例变应原性疾病变应原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1560例变应性疾病患者常见变应原及分布情况,为变应原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 56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入组中,牧区组变应原以多价霉菌Ⅰ、室内尘土、多价兽毛、多价羽毛、春季花粉Ⅲ、夏秋花粉高于城市组;城市组以尘螨、桑蚕丝、白蒿属花粉高于牧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9096,P<0.01).食物组中,牧区组变应原以海虾、河蟹、芝麻、花生、桃高于城市组;城市组以羊肉、牛奶、鸡蛋高于牧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11,P<0.01).结论:诱发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与患者的居住区域及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段妍;王剑;李睿亚;其木格;塔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辅助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

    目的:探讨超声在海绵状血管瘤(CH)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开颅后应用术中超声,进行病灶的定位,选择手术路径,并用超声判断病灶切除程度.结果:病变定位准确,所有海绵状血管瘤均被完整切除,未出现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轮廓,帮助术中对颅内病变的定位,提高了颅内病变的全切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经济,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建军;张俊义;张广生;李玉峰;王少勃;蔺虎林;郭军;邬东晓;成伟;布音;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金属烤瓷冠对牙龈组织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钛合金、金合金为内冠的金属烤瓷冠修复2年后引起牙龈炎症的情况.方法:临床收集分别用镍铬合金、钛合金、金合金为内冠各60例进行金属烤瓷冠修复,观察修复后有无牙炎、颈缘黑线.结果: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有24例引起牙龈炎或出现颈缘黑线.钛合金烤瓷冠修复后有4例出现牙龈炎或出现颈缘黑线.金合金烤瓷冠修复后只有1例引起牙龈炎.结论:金合金烤瓷冠对牙龈组织无不良影响,镍铬合金烤瓷冠易引起牙龈炎及颈缘黑线,钛合金烤瓷冠不易引起牙龈炎,但也可以引起颈缘黑线.

    作者:王岩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头部畸形的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头部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 000例孕11~42周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筛查的胎儿进行头部基本切面的扫查.结果:头、颜面部产前超声诊断畸形165例,部分经引产病理及染色体检验证实.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较直观、可靠、方便、安全、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