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

莎达提;王瑶;刘玲

关键词:偏瘫
摘要:目前脑血管意外及各类因素造成的脑部疾病引起的偏瘫日益增多,治疗方法及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使偏瘫患者大可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我科对58例偏瘫患者采用了综合健康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量超声波对心肌组织和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心脏对心肌组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0 kHz脉冲式超声波1.5 W/cm2或2.5 W/cm2 30 min单次或10次辐射兔心脏,同时监测心率、心电图、股动脉血压.辐射后取心肌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超声波辐射时心率增快,收缩期血压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见心肌局部糖原颗粒增多,线粒体轻度增生,未见其它异常改变.结论 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兔心脏不引起明显心血管功能性反应,亦无明显辐射性心肌损伤.

    作者:于富军;卫亚利;成继民;齐书英;丁庆华;刘晓云;江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塚、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min,2周为1疗程.经1、2、3疗程治疗后,在电生理学及病理形态学证实穴位电针刺激能促进面神经再生基础上,应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第六周;神经损伤后第三周(第一疗程)、第六周(第二疗程)、第九周(第三疗程),原位杂交和RT-PCR都显示针刺组N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表情肌组织中NGF的表达;穴位电针刺激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可能与表情肌组织中NGF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谭颖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5例

    急性乳腺炎15例,表现为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出现硬结,有明显搏动性疼痛与压痛,伴有寒战;发热,表面皮肤颜色不变或略带红色,病程长者一周,短者三天.

    作者:赵霞;张桂兰;王丽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

    目前研究表明,随年龄增加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这种与年龄相关的葡萄糖耐量降低被认为是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在外周组织中,骨骼肌是胰岛紊促进葡萄糖利用的主要部位,如果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可表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运转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其中GLUT4是骨骼肌主要的转运蛋白,它的含量多少决定了骨骼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

    作者:杨晓冰;吴毅;李云霞;占飞;胡永善;朱尚权;平蓓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是造成手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原因.手术的成功与否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完全恢复,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意义非常重要.近两年,我科对部分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曲朝英;莎达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俯卧式腰牵引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为了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研制了俯卧式牵引床.自1993年5月在我所应用以来,配合电针、手法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0余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英;丁树荣;冯晓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介绍

    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发病率、致痛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在老年病中其危害性仅次于中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POP是伴随增龄老化而出现的疾病.从国内文献看,内科治疗并不尽如人意.国外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促进性激素分泌和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运动应力负荷是骨矿化的必备条件、能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故此,我们根据国外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将POP的运动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作者:熊素芳;何成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害自然修复过程的电生理观察

    目的 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伤的自然修复过程及结局.方法 10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延长至40%后再继续观察8周,测试胫后神经刺激脊髓复合感觉诱发电位(CSEP)潜伏期、峰值、面积的变化.结果 肢体延长造成了胫后神经明显的电生理损害,且随着延长幅度的增加而加剧.停止延长后2周,潜伏期的变化恢复约50%.停止延长4周恢复约65%,峰值、面积的变化亦恢复约50%.停止延长8周,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恢复90%以上.结论 缓慢牵伸对周围神经造成的亚临床损害是可逆的,而且这种损伤可在牵伸后8周大部分恢复正常.

    作者:范少地;许建中;李起鸿;吴宗耀;王汝兰;候敏;钟桂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机理探讨

    为探讨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采用国产五官用超短波治疗机,小园形电报双耳对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查电测听、内皮素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好转率为71.9%,治疗前内皮素含量为63.18±7.56,治疗后为47.13±9.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短波对突聋患者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内耳血管内皮素释放有关.

    作者:吴并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波对双氯芬酸钠凝胶稳定性的影响

    超声波药物导入法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很广,它与离子导入法相比,具有透入皮肤深,治疗时间短,所选的药物范围广等特点[1].双氯芬酸钠(DCF)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优良的消炎镇痛作用,外用的双氯芬酸钠凝胶(DCFG)不仅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的消化道副作用,而且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但它是否适用于超声波导入,即该药对超声波的敏感性如何,研究报道的不多[3].我们通过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经高频超声波作用过的凝胶剂中DCF含量,以确定超声波在不同强度和作用时间下,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许纲;龚丽娟;景志强;徐明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听觉P300认识电位在多梗死性痴呆诊断中的价值定量研究

    目的 对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及P300检查,分析P300在M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及P300检测MID组、多发性脑梗死非痴呆对照(MI)组、正常对照(NC)组,分别测得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长谷川智能检查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结果 NC组P300潜伏期95%正常范围的正常值为287.24~374.86ms.MID组与MI及NC组比较,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减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I与NC比较,虽然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和波形不规则,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MSE、HDS、ADL呈负相关.结论 P300有助于诊断MID及严重程度,是MID诊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徐存理;李宪章;柴修良;李继峰;程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插入式微波热凝治疗血管瘤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微波应用于临床以来,在治疗肿瘤的应用中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在医学其他领域有很大发展.血管瘤,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单纯采用手术切除,出血多,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从1988年7月开始,采用微波热凝血管瘤加手术切除的办法,取得了治疗血管瘤的满意效果,但使用任何一种新方法、新技术都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和新的并发症.

    作者:林斌;彭玉田;杨振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20例

    2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2例,病程2月~2年,平均半年.查见患耳局限性隆起,表面正常标志消失,重者整个耳廓形态改变,穿刺抽出不等量淡黄色液体.首次治疗于常规消毒后,抽出囊内液体,取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注入囊腔内,反复抽注,遗少量于腔内,拔针.使用珠海和佳EBH-Ⅲ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功率设置为20~30 W,时间为10~15 min;将微波理疗辐射器置于患部,每日1次.

    作者:郭树华;王瑶;朱琳;白叶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8例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

    目前脑血管意外及各类因素造成的脑部疾病引起的偏瘫日益增多,治疗方法及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使偏瘫患者大可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我科对58例偏瘫患者采用了综合健康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莎达提;王瑶;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美国激光医学学会第20届年会简介

    2000年4月5日~2000年4月9日,美国激光医学学会在内华达州的芮呐(Reno)召开了第十九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比利时、瑞士、巴西、加拿大、法国、荷兰、挪威、北爱尔兰和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300多人.

    作者:刘承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影响的流式细胞分析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已在各种技术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被列为造成环境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发现,睾丸对微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微波辐射可对生精上皮结构造成损伤,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微波对睾丸的辐射效应.

    作者:刘卫;邵新玺;杨会锁;王常有;鲁佩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短暂缺血诱导骨膜成骨的实验研究

    选用阻断髂总动脉的办法制成动物急性完全性后肢缺血模型,以观察缺血能否诱导骨膜成骨.希望通过对骨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的研究,加深对骨膜成骨机制的了解,以期在肢体手术止血带使用、断肢再植、创伤、骨膜移植等工作中能关注缺血对骨膜成骨能力的影响,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庆民;陈百成;张静;武长林;成建平;陈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选择1995年1月~1998年10月在我院的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伴有热T:38℃以上,肺部可闻湿性啫音,血象升高,胸片示:点片状阴影的病历共92例,青霉素过敏者除外,将其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A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者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合并肺部感染1例,大面积脑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6例.B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1岁.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肺部感染2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3例.

    作者:刘兰英;刘培茹;王彦敏;王卫华;李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恒定磁场联合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Walker-25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素组三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改良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抑制率.结果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与游离阿霉素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相似(P>0.05),联合磁场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约降低一半(P<0.01),两种检测方法的药敏试验相符率达84.19%,细胞形态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阿霉素磁性蛋自微球与游离阿霉素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联合恒定磁场可增强其抑瘤效应.

    作者:陶凯雄;陈道达;方德炎;田源;吴在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治疗、评定、教育学组联合主办的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和贵州省医学会的支持协助下,于2000年5月17日~2000年5月21日在西南边陲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经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本次学术活动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0-03-10-005),因此突出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和内容,着重组织了神经康复的专题报告、讲座、论文交流和讨论.

    作者:谭维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