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彭华光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大鼠离体肺灌注模型,用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用该新模型探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对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Euro-collins液)、B组(维生素C 100mg/L)、C组(维生素C 200mg/L)、D组(维生素C 400mg/L).每组8对,每对中一只作为供体提供肺,另外一只作为受体鼠用于灌注.取肺并于4℃保存6h后连接体外灌注装置,灌注1h.动态监测气道压、肺动脉压,灌注完毕后行动静脉血气分析,取肺组织分析干湿比、MDA、ATP,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该灌注模型运转顺利,供体、受体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min、25min.与A组相比,B、C、D组肺组织再灌后的含水量、MDA、动脉压均降低(P<0.05),ATP、PaO2水平提高(P<0.05),再灌后的组织损伤也轻.A、B、C 3组的气道压于再灌后无明显差异,但D组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该离体肺灌注模型用于研究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多优点,耗费少,简单易行,维生素C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肺血管阻力,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ATP水平及肺组织的氧合能力,并减轻肺水肿及组织损伤,而增加保存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可能对肺组织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盛冬生;黄乃祥;任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影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2型糖病伴高尿酸血症与不伴血尿酸增高的56例老年2型糖尿病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眼睑部外伤尤其是近内眦部的裂伤常伴有下泪管断裂,显微镜下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如果处理不当,会误诊为单纯眼睑皮肤裂伤而漏治,造成溢泪等后遗症.我科1998年12月~2004年3月,共收治23例下泪小管断裂,采用表麻或全麻显微镜下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泪道支撑物,进行泪小管吻合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洲;王英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总结本院2005年12月住院病人1481份的尿常规结果,以尿沉渣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分析RBC、WBC灵敏度分别为85.21%和75.06%.结论: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能较好地解决两者的不足,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高凤英;冀虎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方法,探讨小剂量阿斯匹林对提高宫腔内授精(IUI)妊娠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C/HMG/HCG方案促排卵,将行IUI的114例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于月经第1~20d连续服用阿斯匹林,75mg/d;对照组57例,服用安慰剂.分别于排卵前1d和排卵后10d检测两组对象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及妊娠率.结果:两组妊娠率分别为24.6%和14%,子宫内膜呈三线征发生率分别为75.4%和50.8%,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I显著降低(P<0.01),子宫内膜明显增厚(P<0.01).结论:小剂量阿斯匹林可改善子宫内膜发育,提高IUI妊娠率.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塞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塞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链激酶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正确护理将直接影响到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巩玉珍;崔玉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5例咽旁间隙肿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来源分别采用颈侧入路、颈-腮腺入路和颈-下颌骨入路切除.结果:不同的手术入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可使咽旁间隙内和相邻神经、血管、结构得到较好的保留.结论:对腮腺深叶来源、非哑铃状良性肿瘤和位置较低的茎突后间隙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入路,对来自腮腺深叶、哑铃状良性肿瘤,宜采用颈侧-腮腺入路;对位置靠上、较大的茎突后间隙的神经源性肿瘤,宜采用颈侧-下颌骨入路.
作者:崔广学;闫学勇;韩小梅;李文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AD/CAM烤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例CAD/CAM烤瓷冠修复6颗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例CAD/CAM烤瓷冠临床戴牙时就位顺利,边缘密贴度好,颜色逼真,患者非常满意.结论:CAD/CAM烤瓷冠优点多,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萨仁格日乐;郭秀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几种带蒂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桡动脉腕上皮支皮瓣3种方法,对40例手背部外伤进行修复.结果:40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青紫,采用抬高患肢、松解敷料、拆除蒂部缝线等方法后均缓解.后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逆行转移时,将原来皮瓣近端的头静脉再与受区一根静脉吻合,以改善静脉回流,效果良好.腹部皮瓣较臃肿,桡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效果较好.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方法可靠、简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李明东;徐久祥;赵吉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颌面部肿瘤研究的新进展.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综述的查阅和总结.结果:对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阐述.结论:应强调颌面部肿瘤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
作者:斯琴;张承俊;王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腋部副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先采用整形外科的肿胀吸脂技术,再结合腺体切除,选择腋窝皱纹小切口,治疗腋部副乳37例.结果:37例患者的66例副乳完全切除,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外观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肿胀吸脂技术的腋部副乳切除术,效果满意,外形美观.
作者:张建卓;于丽;图布新;杜青陆;伊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介绍右腋下小纵切口行各种心脏手术经验.方法:经右腋下腋中线第3肋间至腋前线第6肋间纵行切口开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7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49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8例,左房黏液瘤切除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3例.其中38例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2例左房黏液瘤,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是在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的.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下腔静脉破裂,1例肋间血管出血,2例肺不张,气胸、右胸腔积液各3例,1例VSD术后出现残余漏,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常见的心脏疾患采用右腋下小纵切口可以替代正中切口,具有切口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消除成年后心理障碍等优点.
作者:王大成;李鹏;苏明慧;朱建宝;高毅;张华;刘文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机制及适应证并做疗效分析.方法:选确诊OSAHS患者32例,其中16例为配戴口腔矫治器(SG)组,16例为采用悬壅垂腭咽成形术(UPPP)加SG组.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并拟定评定标准.结果:总有效率SG组为68.8%,而UPPP+SG组为81.2%.结论:SG是治疗轻中度OSAHS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王新;赵春霞;董庆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患者,男,42岁.因右上牙疼痛,于2004年9月25日来我科就诊.
作者:康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是美籍韩裔正畸专家Dr.Kim(金永昊)在70年代创造的.国内近年也有研究,报告了对于严重开(牙合),骨性反(牙合),偏(牙合)等畸形神奇的疗效.作者从MEAW技术的矫治原理出发将此技术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后期,解决矫治后期存在支抗丧失的问题,如多见的是磨牙近中倾斜、扭转、移位,临床表现为咬(牙合)紊乱,调整起来很耗时间和精力.在精确调整阶段应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能有效的弥补一些支抗丧失,快速的调整咬(牙合),缩短患者的疗程,提高了矫治的效率.
作者:周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胃底及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成为所有肝病患者的希望,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治疗方向.作者通过观察了30例口服心得安1年的患者,从门静脉压力及再出血情况看均优于对照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英;刘志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乳牙奶瓶龋,采用树脂嵌体美容修复,探索一种价格低、安全性高、疗效好、便于推广的美容修复方法.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2~4岁严重奶瓶龋患儿60例、180颗牙,随机分树脂嵌体实验组30例、100颗牙,树脂贴面对照组30例、80颗牙.两组病例均做过根管治疗.树脂嵌体组采用口内牙体预备,根管桩道预备,取模,口外翻模、塑形、完成桩核一体的树脂嵌体,口内试戴、调颌、粘结.树脂贴面组采用口内牙体预备,取模,口外翻模、塑形、完成树脂贴面,调颌、粘结.结果:树脂嵌体组100颗牙,失败10颗,成功率90%;树脂贴面组80颗牙,失败20颗,成功率7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结果(χ2=7.2,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桩核一体的树脂嵌体是一种价格低,安全性高,疗效好,便于推广的乳牙奶瓶龋的美容修复方法.
作者:郅洁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半腱肌腱转位在附着点上对膝内侧副韧带的断裂进行重建修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断端直接修复,同时游离半腱肌腱转位在膝内侧副韧带起点处固定的方法,加强修复该韧带.结果: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27个月,按改良Lysholm scale评分标准,分优、良、可、差4个等级,优良率94.3%,疗效满意.结论:膝内侧副韧带重度损伤应早期手术以获得疗效,半腱肌腱止点接近内侧副韧带止点,强度好,转移后在解剖学位置上加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发挥了膝内侧副韧带固有的生物力学效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刘晓民;任逸众;马刚;丁良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晕厥是常规注射过程中突发的一种现象,其特点是发作过程快,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表现为注射时或注射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嘴唇发绀,恶心,心慌,出汗,严重者血压下降.现将我院发生注射晕厥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栗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皮瓣是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组织相连,其相连的部分为蒂,随皮转移的部分为瓣,故称皮瓣.皮瓣的营养在早期完全依赖蒂部,它既是含血供的皮肤、皮下组织、也是单一血管带,包括吻接的血管,故又称带蒂皮瓣.皮瓣转移到受区,待与受区创面建立新的血运后,才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此时,有的皮瓣尚须断蒂修整,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1999年11月~2005年10月我科开展皮瓣移植术35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枝;赵晓春;丁雅琴;曹捷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