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追溯系统应用效果

郭水华;王丽华;孙月娣

关键词:追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效果
摘要:文章对比观察建立追溯系统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集中管理效果.结果显示,追溯系统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包装、灭菌合格率,减少器械损耗,提高各消毒物品使用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
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缓解小儿包皮套扎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缓解小儿包皮套扎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进行小儿包皮套扎术的27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术后不采用任何镇痛类药物治疗,B组患儿术后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C组患儿术后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术后的躁动情况、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儿的躁动率、疼痛程度均低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呕吐、视物模糊、低血压,而A组和B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有效缓解小儿包皮套扎术后的疼痛,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瑞英;钟菊红;马益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乳晕区切口在年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乳晕区切口对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0例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射状切口和改良乳晕区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手术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手术美观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乳晕区切口用于年轻乳腺纤维腺瘤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效果,改善手术美观性.

    作者:丁碧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台州某高校大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分析

    文章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台州市某高校4000名在校大学生吸烟状况,分析吸烟大学生的行为特征,以期为减少大学生吸烟提供有价值的控制措施.结果显示,吸烟的大学生中,以男生、每月消费过高、学习成绩不好和家长比较纵容的学生居多,尽管这些学生也有戒烟的想法,但真正成功戒烟的并不多.

    作者:何贤敏;周云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媒体视频对肺癌患者全腔镜手术前集体宣教效果的影响

    文章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多媒体视频宣教,探讨多媒体视频应用于肺癌患者全腔镜手术前集体宣教的效果.结果发现,全腔镜手术前集体宣教采用多媒体视频,有利于患者掌握手术期相关知识,并能很好地进行术后适应性训练.

    作者:沈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分别给予一体式输尿管软镜治疗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石排净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结石排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实施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钱卫良;蒋小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NSE和S-100β含量的变化

    目的 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t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β含量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和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154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危重型组(32例)、重型组(67例)、轻症组(5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对病患儿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鉴定,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NSE和S-100β的水平.结果 送检154份病例中,EV71检测呈阳性率为59.1%,COXA-16检测呈阳性率为24.7%.NSE和S-100β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危重型组高于重型组、轻症组和对照组,重型组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症组和对照组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组和重型组患儿血清中S-100β和NSE含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NSE和S-100β水平变化与病情的轻重相关,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临床上对患儿手足口病病情的早期评估和判断预后.

    作者:周土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目的 总结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常见的临床、病理因素,找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GIST的患者86例;对GIST的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细胞核分裂像计数、Ki-67指数(5%)、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药甲磺酸伊马替尼与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Ki-67指数(5%)、细胞核分裂像计数、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完整切除与否、切缘情况、破裂与否、转移与否、Ki-67指数(5%)、细胞核分裂像计数、NIH评估分级以及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陈鲧;张士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胎妊娠之一宫内死亡24例分析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之一宫内死亡病例的特点和宫内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016年9月浙江省妇保医院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病例共24例,整理分析病历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手段、治疗方法、胎儿死因、胎儿畸形情况.结果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发生率占双胎妊娠的2.8%;24例病例中有8例应用了辅助生殖技术,占30%.胎儿死亡的直接原因中脐带因素9例,占37.5%;胎盘因素5例,占20.8%;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占8.3%;胎儿畸形4例,占16.7%.结论 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和辅助生殖技术,可能与双胎妊娠之一宫内死亡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周伟梅;张祖娟;蒋燕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拉玛泽呼吸法配合自由体位接产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自由体位接产对产妇负性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在本院建卡产检、分娩的460例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孕28周起接受拉玛泽呼吸法学习且坚持每天练习直到临产并配合自由体位接产技术分娩;观察评价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负性情绪状况,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裂伤、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前及分娩后24h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损伤、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拉玛泽呼吸法配合自由体位接产技术能改善初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会阴损伤及新生儿窒息,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谢丽君;江小霞;翁钱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传统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药剂学上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稳定性、载药量、生物利用度、药效等方面存在不足,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改善了上述不足,现已引起一定的关注.本文就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及药剂学应用优势作简要概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新忠;唐婷;沈奇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648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随访的研究

    目的 统计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情况,分析CFD的筛查与随访结果.方法 依据CHD家族史、孕早期感染史、发绀、心脏杂音、其他畸形作为筛查指标,对31835例新生儿进行CHD筛查;统计各种类型CHD的构成比及发生率,定期随访评估.结果 筛查确诊648例CHD新生儿,CHD类型构成比前3位是:室间隔缺损(21.91%)、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7.44%)、房间隔缺损(14.20%);死亡率较高的前3位是:复杂型CHD(45.24%)、其它特殊类型CHD(23.81%)、法洛氏四联症(15.79%);随访的3年内,确诊CHD病例数逐年增加,手术例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死亡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随访,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治疗CHD,降低死亡率,提高CHD患儿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刘坤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恩替福韦两种药物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100例住院患者中采用阿德福韦(阿德福韦组)和恩替卡韦(恩替卡韦组)治疗各50例,服用药物时间为48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的HBV-DNA水平、ALT复常情况、HBeAg转阴率/血清转换率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HBV-DNA水平、ALT均下降,且恩替卡韦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HBeAg转阴率/血清转换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较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更佳.

    作者:王刚;周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追溯系统应用效果

    文章对比观察建立追溯系统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集中管理效果.结果显示,追溯系统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包装、灭菌合格率,减少器械损耗,提高各消毒物品使用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

    作者:郭水华;王丽华;孙月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文章对择期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阑尾炎术后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水平及康复效果.结果显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阑尾炎术后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水平,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微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第1~10d.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Karnofsky评分、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0.6%,显著高于对照组(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联合组CD4+、CD4+/CD8+和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Karnofsky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结肠癌,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明;鲁斌;黄海燕;杨一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行PCI术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文章将延续性预防护理干预应用于行PCI术冠心病患者中,观察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行PCI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吴佳薇;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患者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苏醒后半小时的VAS评分)及麻醉前后、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头晕、恶心呕吐、体动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相关指标、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手术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手术时,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缩短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

    作者:罗云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首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的甲状腺水平研究

    目的 探究不同首发症状双相障碍患者甲状腺水平情况.方法 352例双相障碍首发患者按照病理特征分为抑郁组163例和躁狂组(躁狂/轻躁)189例,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发病症状,比较2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躁狂组女性106例(41.71%),疾病的确诊年龄为29.37±3.48岁,抑郁症发作次数为1.69±1.02次;抑郁组女性106例(56.08%),疾病确诊年龄为30.40±3.53,抑郁症发作次数为2.84±1.31次;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缓解期T4水平和发作期FT3、T3、FT4水平均低于躁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缓解期甲状腺功能指标与HAMD评分的偏相关分析显示:缓解期TSH、FT3、T3、FT4与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T4与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之间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甲状腺水平,在治疗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作者:钱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心血管病风险及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胆红素水平与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心血管病风险评分及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UKPDS评分评估10年心血管病风险,分为低中危组(0%~20%)及高危组(≥20%),按超声结果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比较不同性别的总胆红素水平;分析总胆红素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UKPDS评分与胆红素之间及颈动脉硬化与胆红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心血管病高危组较低中危组总胆红素低,颈动脉硬化组较无硬化组总胆红素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与年龄(R=-0.153)、糖尿病病程(R=-0.221)、收缩压(R=-0.078)呈负相关(均P<0.05),在调整了相关参数后,总胆红素与10年心血管病风险负相关(β=-0.036,P<0.00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显著负相关(OR=0.683,95%CI:0.492~0.949,P=0.02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及颈动脉硬化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心血管病风险的预测因子之一.

    作者:吴妍;张爱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复杂性双胎妊娠妇女分娩时机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复杂性双胎妊娠妇女分娩时机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016年6月313例非复杂性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rnniotictwin pregnancy,MCDA)、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i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 pregnancy,DCDA)例数;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时间对新生儿及产妇的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DCDA组产妇以辅助受孕为主,MCDA组患者以自然受孕为主;两组受孕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DA组的分娩时间较MCDA晚,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MCD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DA孕妇36周以后、MCDA孕妇37周以后分娩可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分娩时间是非复杂性双胎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赵青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研究杂志

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