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研究

孙雪平;胡敏;李国芬;范铮

关键词:护士, 工作满意, 离职倾向, 相关性
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共105名3年内低年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值(1.53±0.94)分,处于轻度压力水平;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45±0.74)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谈共情服务与医院护理质量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可以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视,需切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在医疗服务中也更加重要,因此共情是一种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纽带,文章简述了共情和共情服务的内容,以及共情服务与医院护理质量的关系.

    作者:唐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五常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明确ICU护理管理的现状,采用五常法管理ICU的环境、药品、物品、仪器.医院从2014年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ICU临床护理管理,观察和比较应用前的2013年与应用后的2014年过期药品的种类、需重新消毒的物品的件数、环境整理每天所需时间、取仪器物品所需时间.结果:应用五常法前过期药品4种,需重新消毒的物品77件,每天环境整理花费(32.45±4.23) min、每天4人配合抢救1例危重患者时取仪器物品花费(80.45±2.46)s;应用后分别为0种和9件,时间为(14.32±2.31) min和(28.97±2.41)s(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可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黄淑娥;温正旺;郭黄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病房高峰期护士职业压力情况分析与干预建议

    目的:探讨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并给出干预建议,为提高义乌市中心医院病房高峰期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义乌市中心医院160名护士病房高峰期职业压力进行调查.结果:病房高峰期护士感到中度到重度压力的比例高达88.1%,将各种压力源按照造成压力的程度进行排序,工作量及排班制度方面造成的压力大,其次是患者及家属方面,职称专业方面,人际交往和管理方面,病房软硬件设施方面.病房高峰期护士应对压力的方法中自我疏导、向他人求助及合理化建议占比高达82.4%,而自我逃避、臆想和自责仅占17.6%.结论:作者认为通过做好高峰期预测管理、弹性排班制度、加强护理的细节管理、注重高峰期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和探索跨部门人员调度的可能性等干预措施可有助于减轻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

    作者:虞文青;赵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及不确定感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其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周旻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探讨中医经典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承

    《金匮要略》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的院校教育在《金匮要略》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着不足.妇人病篇开创了中医妇科学的先河,文章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基于传承中医经典中的隐性知识,探讨院校教育与传统师徒传承教育结合的模式.

    作者:王东军;崔钟寅;柴可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防控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措施与体会

    目的:对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暴发流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工作体会.方法:医院于2015年1月起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医院感染及传染病暴发流行防控专项活动,选取期间1500例就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活动开展前1500例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控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6%,低于对照组的1.40%.观察组传染病暴发流行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物品消毒评分、基础工作评分、病原体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必要措施对医院感染及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防控效率与质量,对保证患者安全就诊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培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专项检查评分标准为要求提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从组织评价、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统计工作、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浙江省病案统计专项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深度剖析,规范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作者:王玺;章霞琴;陈春华;孟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我院医德考评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文章重点介绍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在实施医德考评中,为了使医德考评工作客观化、数学化、公正化,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实施、结果的应用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沈少卿;寿清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目的:探讨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管理对策,提高患者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中,有效随访1733例,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无人应答33例、电话号码错误54例、无效交流59例、拒绝回答31例、无电话252例,共反映了178项住院期间问题,其中房间设施78例、护理服务40例、医疗服务35例、收费19例、其他6例.结论:针对电话随访中反映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整改措施,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亚珍;边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并同时选取2015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对照组.出科时完成考核评估,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和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5.45±4.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科考核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及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护生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护生更好地适应泌尿科护理.

    作者:周丽珍;张伟丽;李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外科护理中护士避免护患纠纷的思考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两种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快测法与烘干法测定水分时的相关性.方法: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含水量的测定的比较.结果:卤素快速水分测定法在温度为140℃,判别时间为40s时,其测得值与烘干法测得值为接近.结论: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在温度为140℃,判别时间为40s的条件下,可以代替烘干法进行水分的测定.

    作者:王欢;廖芳;陈纬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流程在提高急诊抢救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流程在提高急诊抢救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室自2016年起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成立急救小组,实施小组成员位置固定抢救.选取实施后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前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病情保证、护理及时性、操作设备、护理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药房退药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在药房退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的处理方案.方法:医院在2015年6~12月门诊药房总共退药处方982例,根据掌握的数据详细信息,调查退药的具体原因,对出现的问题、风险进行调查整理,从而于2016年1~6月进行实施.结果:通过对2016年1~6月的退药事件进行分析,并与2015年6~12月退药事件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其退药的具体原因.其原因主要有:服用或注射药物有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价格相对较高、该药物不在报销药物行列当中、患者家中已有此类药物、主治医师开错药等五大类.结论:部分退药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还有大部分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为了避免发生退药风险,就要制定规范的退药制度,才能够更好的在退药过程中保障双方权益.

    作者:曾利红;方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模式进行医护工作,观察组根据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护工作.对两组的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时间分别为(8.43±0.35) min、(14.23±2.84)d、(1.76±0.29)d、18.23±3.21) min,对照组分别为(5.23±0.46) min、(11.23±2.96)d、(0.99±0.32)d、(13.23±3.06)min,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1±6.03)分,观察组为(95.35±6.09)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增加医护的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乐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揭示话语转型的性质和程度.方法:从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两个方面对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进行考察.结果:中医话语体系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结论:中医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现代化必须通过中医原有优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

    作者:谢苑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壹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作者:杨婷;陈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评估分析与随访

    目的:研究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状况及随访管理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的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84例,对患儿的听力状况进行评估,观察记录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初诊年龄、DPOAE和ABR结果、40Hz-AERP检测结果及声导抗图结果,对患儿进行管理,记录随访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中,患儿初诊年龄为2~8个月,接受复诊的患儿占比28.57%.DPOAE和ABR结果14.29%不一致,56例患儿做了40Hz-AERP检测,接受声导抗图检查20例.结论: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进行听力评估和随访管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改变患儿听力状况,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