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燕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共105名3年内低年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值(1.53±0.94)分,处于轻度压力水平;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45±0.74)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孙雪平;胡敏;李国芬;范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5例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工作氛围、福利待遇、专业认知、自我实现的工作满意度,统计皮肤损伤、渗液、面部划痕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实施绩效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实施绩效管理后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可提高工作人员、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作者:黄扬;李秋月;张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并填写护患关系信任度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两组患者在护患关系信任度中,观察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者:陶树平;金春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壹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作者:杨婷;陈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文章结合中药技能大赛,对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在调剂的各环节融入比赛的形式、评分要素和赛项规则,再配以任务驱动、角色扮演、课堂翻转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黎黎;郭彩娥;林璞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流程在提高急诊抢救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室自2016年起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成立急救小组,实施小组成员位置固定抢救.选取实施后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前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病情保证、护理及时性、操作设备、护理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进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常规临床检查、手术注意事项、疼痛评估与管理、饮食与营养、早期活动与锻炼等各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结论:改进外科病房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明确ICU护理管理的现状,采用五常法管理ICU的环境、药品、物品、仪器.医院从2014年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ICU临床护理管理,观察和比较应用前的2013年与应用后的2014年过期药品的种类、需重新消毒的物品的件数、环境整理每天所需时间、取仪器物品所需时间.结果:应用五常法前过期药品4种,需重新消毒的物品77件,每天环境整理花费(32.45±4.23) min、每天4人配合抢救1例危重患者时取仪器物品花费(80.45±2.46)s;应用后分别为0种和9件,时间为(14.32±2.31) min和(28.97±2.41)s(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可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黄淑娥;温正旺;郭黄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业情绪及学生对学业辅导的需求.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一至三年级在校中医学本科生58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于学业辅导选择“比较需要”及“非常需要”的占59.21%;遇到学业困难时先想到的是“自己钻研”和“询问同学”的占80.21%;学生希望课程教师和专业教授开展学业辅导;更多地希望得到专业培养及规划、培训及升学交流、课程答疑、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学业情绪上整体呈现出高唤醒状态,对学业辅导需求越强烈的学生表现出积极高唤醒情绪状态,反之亦然(P<0.01).结论: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业辅导需求,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给予学业科学规划及专业辅导,积极开展赋予专业发展特色的学业辅导工作.
作者:李玮;高笛;张靖;杜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放射科医生的防护与保健措施,减少放射科医生的辐射损伤.方法:分析目前放射科的安全管理现状,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与保健措施,提高放射科安全管理质量.结果:针对目前放射科主要存在着科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与保健意识不足、科室布局安排不够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等问题,医院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结论:提高放射科的安全管理质量,做好放射科医生的防护和保健措施,对减少放射科临床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大程度保护放射科临床医师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安全评估表在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评估表对住院期间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住院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各项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应用安全评估表可有效降低住院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势病种诊疗、协作、研究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方法:通过梳理优化阳痿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文本,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将一系列特殊专科病历信息及中西医临床症状/证候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录入平台,决策模型库将其量化后系统会自动提呈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初步建成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整套效率、规范的临床信息化管理方案.结论:建设完成的平台推动了优势病种的协作、诊疗、研究管理,有利于阳痿病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良好工具.
作者:张高岳;黄晓军;王文志;赵剑锋;陈刚;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文章重点介绍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在实施医德考评中,为了使医德考评工作客观化、数学化、公正化,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实施、结果的应用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沈少卿;寿清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管理的效果,提高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4年11月开始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安全管理,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口服药安全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患者口服药进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提升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建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状况及随访管理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的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84例,对患儿的听力状况进行评估,观察记录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初诊年龄、DPOAE和ABR结果、40Hz-AERP检测结果及声导抗图结果,对患儿进行管理,记录随访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中,患儿初诊年龄为2~8个月,接受复诊的患儿占比28.57%.DPOAE和ABR结果14.29%不一致,56例患儿做了40Hz-AERP检测,接受声导抗图检查20例.结论: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进行听力评估和随访管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改变患儿听力状况,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为了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门诊患者掌握合理煎药知识,减少患者因煎药方法不当导致有效物质成份不能煎出或者损失,降低临床疗效延误疾病治疗.方法:制作中药煎药多媒体宣教视频,在中药等候区循环播放,便于患者学习.结果:患者煎煮中药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该宣教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大范围应用推广.
作者:方瑞华;马天红;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普外科术后的感染风险.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感染、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明确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术后感染预防措施.结果:8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34例,感染率4.15%.其中,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及类型、住院天数和抗生素滥用是普外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治疗相关情况为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术后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消毒,合理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明雷;王兴海;任唯杰;李宝龙;周正;赵凯;黄素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药师应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慢病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使慢病管理工作更完善,慢病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角色分析,提出药师在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中注重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任重而道远.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医院根据《意见》的精神,实行“腾空间、调结构、提效益”的改革新政策,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利用腾出空间提高纯医疗服务收入;同时降低各项支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彬彬;吴奕;陈灵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建立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浸药桶的改进,以利于采用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时能准确计算加液量,从而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扫描发送每一操作步骤,增加透明度,加强患者认可度.方法:测定桐乡市中医医院在库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测量电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管道水量;结合上述参数结果建立电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加水量,并把结果提供给煎药人员准确加水,通过微信扫描把每一步骤及加水量传给患者.结果:根据建立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加水量,能完全煎出药液,保证质量,患者通过微信获知的每一煎药操作步骤信息满意率提高.结论:将加液量模型用于中药煎药机煎煮中药时可提高煎药加液准确性,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煎药的透明度增加,患者认可度提高.
作者:金利家;邹萍;梅伟强;王金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