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平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共105名3年内低年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值(1.53±0.94)分,处于轻度压力水平;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45±0.74)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孙雪平;胡敏;李国芬;范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广元市中医院制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淘汰,大部分西药制剂逐步痿缩、消亡,中药制剂成了医院制剂的主打品种,其特点是从实践中产生,贴近临床,方便、实用、高效,而且都属市场无供应品种,是临床有效验方向新药过渡的桥梁,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其发展方向应注重规范化,科学化.解决好处方用药、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医院制剂健康发展.
作者:敬玉锡;蒲碧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完善流程管理对于降低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2016年3~9月收治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完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俏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将未经炮制的蟾蜍与炮制过的蟾蜍制成溶液,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样品溶液中的有毒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黑龙江、河北、青海、云南等四个地区的两组样品溶液中均检测到脂蟾毒配基、蟾蜍灵、华蟾毒它灵、华蟾毒配基等有毒成分;且经过炮制的蟾蜍饮片与未经炮制的蟾蜍药材中所含的有毒成分非常接近,说明炮制过程并没有起到降低有毒成分的作用.结论:我国有毒中药饮片炮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炮制设备落后、炮制过程不严谨、缺乏统一的炮制标准、环境卫生问题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改善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设备、提高炮制队伍的专业水平、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等方面来进行改进.
作者:陈瀚宇;盛红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有效防范手术感染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近5年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41例出现手术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40例无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感染组年龄大、合并慢性疾病率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及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是主要的感染形式.经治疗与护理处理,神经外科手术感染控制率为10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当中,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得术后感染应全面加强对手术前后及术中的规范管理,严格操作,降低感染发生率,若出现感染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
作者:陈余思;时文晶;孔祥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英译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医英译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原则、标准、理论研究和目标均有不同.文章从可译性限度方面讨论中医英译中所面临的障碍,并从译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关注程度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医英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中所产生的变化,并总结了这些变化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作者:郭勖;屠金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手术清点记录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14年10~12月手术清点记录缺陷例数作为对照组,2015年1~3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的手术清点缺陷例数作为观察组进行比较,分析手术清点记录缺陷改善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手术清点记录缺陷中眉栏不完整由0.48%下降到0.16%、标本填写错误由0.30%下降到0.04%、数目前后不符由0.78%下降到0.19%、数字漏填由0.91%下降到0.28%、签字不规范由0.95%下降到0.28%,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手术清点记录缺陷发生率.
作者:冯丽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JCI标准下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实施JCI标准管理,结合口腔科门诊工作的特殊性,在JCI标准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内容包括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工作计划、规范制度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实施特征管理等,以2014年全年工作成效为对照,比较实施JCI标准管理前后的工作成效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门诊在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和手卫生依从率上均有提高,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口腔科门诊的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废弃物管理、医护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JCI标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
作者:项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 6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患者的基础疾病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看出,大于60岁的年龄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患者的基础疾病与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中,感染例数较多的依次是脑血管疾病、严重损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基础疾病患者,年龄越大,接受的侵入性操作治疗越多,越容易引发医院感染,需要从加强护理管理、规范完善侵入性操作流程、落实预防工作等方面着手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邱智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疾病得到准确治疗的关键,在患者用药环节中,药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药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对药品的鉴定能力相对于其他诊治医师较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参与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者就目前临床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回顾性分析,对药师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罗永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可以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视,需切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在医疗服务中也更加重要,因此共情是一种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纽带,文章简述了共情和共情服务的内容,以及共情服务与医院护理质量的关系.
作者:唐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保护约束管理中开展流程管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保护性约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伤人、自残及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类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管理加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化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苏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并填写护患关系信任度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两组患者在护患关系信任度中,观察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者:陶树平;金春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寻找合理的临床宣教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选医院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状况需求差异显著(P<0.05);不同科室患者对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知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分别教育,以提高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王超;王信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老年性疾病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老年疾病护理中常见问题包括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护理管理后,患者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等护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发现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住院期间意外、差错和事故发生,不仅能确保老年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沈浩云;王科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模式进行医护工作,观察组根据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护工作.对两组的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检查预约等待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时间分别为(8.43±0.35) min、(14.23±2.84)d、(1.76±0.29)d、18.23±3.21) min,对照组分别为(5.23±0.46) min、(11.23±2.96)d、(0.99±0.32)d、(13.23±3.06)min,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1±6.03)分,观察组为(95.35±6.09)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可增加医护的配合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乐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及不确定感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其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周旻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