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丽
从组织评价、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统计工作、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浙江省病案统计专项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深度剖析,规范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作者:王玺;章霞琴;陈春华;孟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有效防范手术感染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近5年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41例出现手术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40例无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感染组年龄大、合并慢性疾病率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及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是主要的感染形式.经治疗与护理处理,神经外科手术感染控制率为10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当中,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得术后感染应全面加强对手术前后及术中的规范管理,严格操作,降低感染发生率,若出现感染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
作者:陈余思;时文晶;孔祥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新时期放射技师应具有的综合素质进行探讨.方法:对遂昌县人民医院放射技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将培训前后患者的医学影像清晰度和患者对放射技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技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后医学影像的清晰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不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时期的放射技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在这些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
作者:雷健;包迎伟;苏卫年;雷王军;严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追踪方法学在康复病区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康复病区成立临床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的成员由各个科室内的专业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成员采用护理查房方法,主要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及质量跟踪督导,然后参与讨论,并且总结康复病区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案.结果:通过组织其他科室专业人员对康复病区个案进行临床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恢复较快,并且能够对病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在一起进行护理查房过程中不断交流讨论,护理方面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护理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将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组织在一起,增加了整个医疗团队的凝聚力.结论:在康复病区个案护理查房过程中使用追踪方法学,一方面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而全面的护理,另一方面则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在护理知识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作者:沈亚辉;魏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安全隐患,并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分析归纳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再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产科病房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为两类,一类是护理人员问题,一类是孕产妇及家属问题,采取的防范对策有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工作责任心;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它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针对产科病房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有效避免母婴创伤,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兰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JCI标准下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实施JCI标准管理,结合口腔科门诊工作的特殊性,在JCI标准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内容包括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工作计划、规范制度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实施特征管理等,以2014年全年工作成效为对照,比较实施JCI标准管理前后的工作成效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门诊在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和手卫生依从率上均有提高,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口腔科门诊的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废弃物管理、医护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JCI标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
作者:项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胸外科开展多样化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胸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开展多样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极大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观察组,该组孕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加入追踪管理法.另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未开展追踪管理法,仅以传统监督方式进行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追踪管理法,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项轶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疾病得到准确治疗的关键,在患者用药环节中,药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药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对药品的鉴定能力相对于其他诊治医师较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参与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者就目前临床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回顾性分析,对药师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罗永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和成效.方法:设计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肾内科专科知识、开展肾内科专科知识讲座、实行导师制带教、进行新护士阶段工作总结、设立专科知识讨论平台等,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系统化培训前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由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往培训模式(P<0.05).结论: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获得了新护士和导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董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将未经炮制的蟾蜍与炮制过的蟾蜍制成溶液,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样品溶液中的有毒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黑龙江、河北、青海、云南等四个地区的两组样品溶液中均检测到脂蟾毒配基、蟾蜍灵、华蟾毒它灵、华蟾毒配基等有毒成分;且经过炮制的蟾蜍饮片与未经炮制的蟾蜍药材中所含的有毒成分非常接近,说明炮制过程并没有起到降低有毒成分的作用.结论:我国有毒中药饮片炮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炮制设备落后、炮制过程不严谨、缺乏统一的炮制标准、环境卫生问题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改善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设备、提高炮制队伍的专业水平、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等方面来进行改进.
作者:陈瀚宇;盛红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状况及随访管理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的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84例,对患儿的听力状况进行评估,观察记录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初诊年龄、DPOAE和ABR结果、40Hz-AERP检测结果及声导抗图结果,对患儿进行管理,记录随访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中,患儿初诊年龄为2~8个月,接受复诊的患儿占比28.57%.DPOAE和ABR结果14.29%不一致,56例患儿做了40Hz-AERP检测,接受声导抗图检查20例.结论: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进行听力评估和随访管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改变患儿听力状况,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壹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作者:杨婷;陈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寻找合理的临床宣教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选医院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状况需求差异显著(P<0.05);不同科室患者对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知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分别教育,以提高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王超;王信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在肿瘤放化疗科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于2015年1月起开始在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实施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比较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实施前后1年肿瘤放化疗科患者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换位思考方法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P<0.01).结论: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可以使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为患者更好地提供包括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护理服务,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洁琼;陈燕;谢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安全评估表在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评估表对住院期间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住院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各项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应用安全评估表可有效降低住院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成效.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转变护理观念、强化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工作模式、重视护理记录、丰富宣教方式、改变排班模式等,统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1.40%提升到了98.90%,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串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8月舟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且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对32例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在于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及泌尿道.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医院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高危感染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以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榕;金洪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