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宣教在中药合理煎药中的应用效果

方瑞华;马天红;戴建锋

关键词:中药, 煎药, 多媒体宣教
摘要:目的:为了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门诊患者掌握合理煎药知识,减少患者因煎药方法不当导致有效物质成份不能煎出或者损失,降低临床疗效延误疾病治疗.方法:制作中药煎药多媒体宣教视频,在中药等候区循环播放,便于患者学习.结果:患者煎煮中药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该宣教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大范围应用推广.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中药技能大赛的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文章结合中药技能大赛,对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在调剂的各环节融入比赛的形式、评分要素和赛项规则,再配以任务驱动、角色扮演、课堂翻转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黎黎;郭彩娥;林璞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绩效管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5例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工作氛围、福利待遇、专业认知、自我实现的工作满意度,统计皮肤损伤、渗液、面部划痕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后,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实施绩效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实施绩效管理后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可提高工作人员、患儿家属、医师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作者:黄扬;李秋月;张建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普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调查与预防管理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普外科术后的感染风险.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感染、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明确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术后感染预防措施.结果:8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34例,感染率4.15%.其中,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及类型、住院天数和抗生素滥用是普外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治疗相关情况为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术后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消毒,合理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明雷;王兴海;任唯杰;李宝龙;周正;赵凯;黄素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探讨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自2015年2月开始在内镜中心对医院感染实施规范化管理,各选取实施前后的420份标本进行检查,比较实施前后内镜中心标本检查的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后,内镜中心医院检验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实施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全方位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章萍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谈放射科医生的防护与保健

    目的:探讨放射科医生的防护与保健措施,减少放射科医生的辐射损伤.方法:分析目前放射科的安全管理现状,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与保健措施,提高放射科安全管理质量.结果:针对目前放射科主要存在着科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与保健意识不足、科室布局安排不够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等问题,医院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结论:提高放射科的安全管理质量,做好放射科医生的防护和保健措施,对减少放射科临床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大程度保护放射科临床医师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中药制剂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广元市中医院制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淘汰,大部分西药制剂逐步痿缩、消亡,中药制剂成了医院制剂的主打品种,其特点是从实践中产生,贴近临床,方便、实用、高效,而且都属市场无供应品种,是临床有效验方向新药过渡的桥梁,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其发展方向应注重规范化,科学化.解决好处方用药、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医院制剂健康发展.

    作者:敬玉锡;蒲碧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基层医院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基层医院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DOC理论指导下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在DOC理论指导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与护送人员交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和基本生命支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致残率、ARDS、MOF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DOC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并改善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项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的措施与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特色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方法:选取848例急诊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在开展特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制定恰当的措施,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增强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且患者对护理知识需求明显减少.结论:特色健康教育是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急诊科医疗工作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金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临床研究生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中医临床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应缩短在校课程学习时间的问题,借助天津市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并结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网络平台,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状况,进行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得出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保证国家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序进行.

    作者:陈广涛;苏菁;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疾病得到准确治疗的关键,在患者用药环节中,药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药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对药品的鉴定能力相对于其他诊治医师较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参与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者就目前临床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回顾性分析,对药师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罗永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疾病护理中常见问题与建议

    目的:分析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老年性疾病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老年疾病护理中常见问题包括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护理管理后,患者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等护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发现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住院期间意外、差错和事故发生,不仅能确保老年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沈浩云;王科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治未病”思想下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初探

    “健康中国”带动健康服务产业,健康服务产业辐射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亟待中药从业人员从“治未病”的思想提升其健康服务能力.文章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出发,遵循相关性、比较性、理论性和全面性原则,初步确定了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素质,以及9个二级指标——中医药基础知识、中药保健营养知识、慢性病防治与养生知识、患者心理学知识、信息管理技能、医药服务技能、中医体质辨识技能、健康教育与促进技能、医药职业道德.

    作者:张平;彭攸灵;周红玲;蒋建平;彭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作者对所在地区基层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现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服务.

    作者:王海萍;万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揭示话语转型的性质和程度.方法:从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两个方面对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进行考察.结果:中医话语体系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结论:中医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现代化必须通过中医原有优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

    作者:谢苑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多媒体宣教在中药合理煎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为了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门诊患者掌握合理煎药知识,减少患者因煎药方法不当导致有效物质成份不能煎出或者损失,降低临床疗效延误疾病治疗.方法:制作中药煎药多媒体宣教视频,在中药等候区循环播放,便于患者学习.结果:患者煎煮中药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该宣教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大范围应用推广.

    作者:方瑞华;马天红;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观察组,该组孕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加入追踪管理法.另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未开展追踪管理法,仅以传统监督方式进行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追踪管理法,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项轶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 6年7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患者的基础疾病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看出,大于60岁的年龄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患者的基础疾病与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中,感染例数较多的依次是脑血管疾病、严重损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的基础疾病患者,年龄越大,接受的侵入性操作治疗越多,越容易引发医院感染,需要从加强护理管理、规范完善侵入性操作流程、落实预防工作等方面着手有效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邱智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多阶段一体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目的: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基本要求,探讨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数据分析的质量要求,提出软件设计需求.结果:根据减少数据流转的原则,将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实现、研究实施的数据管理和研究数据的分析评价三个阶段均设计了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技术实现方法,并整合成一个软件系统.结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多阶段一体化管理系统满足临床研究科学性实现需要,满足数据科学管理和提高质量效率需要,满足数据分析便捷性需要.

    作者:季聪华;曹毅;黄思佳;周鹏蕾;刘姗;张颖;李秋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