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杨婷;陈丽云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中医科学化, 西医学习中医
摘要: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壹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壹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作者:杨婷;陈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专项检查评分标准为要求提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从组织评价、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统计工作、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浙江省病案统计专项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深度剖析,规范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作者:王玺;章霞琴;陈春华;孟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势病种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建设探讨

    目的:探讨优势病种诊疗、协作、研究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方法:通过梳理优化阳痿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文本,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将一系列特殊专科病历信息及中西医临床症状/证候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录入平台,决策模型库将其量化后系统会自动提呈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初步建成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整套效率、规范的临床信息化管理方案.结论:建设完成的平台推动了优势病种的协作、诊疗、研究管理,有利于阳痿病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良好工具.

    作者:张高岳;黄晓军;王文志;赵剑锋;陈刚;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代煎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煎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由于中药饮片质量、中药调剂、浸泡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药人员素质、煎药操作流程等因素均会给煎药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采用无线手持设备对接方、审方、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送货等流程进行有效管控,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跟踪.结果:无线手持设备在配方煎药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加强了煎药全过程的管理,有效提高煎药质量,提高患者对煎药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无线手持设备适合在中药煎药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方坤;章龙;岳显可;葛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新时期放射技师提升综合素质探讨

    目的:对新时期放射技师应具有的综合素质进行探讨.方法:对遂昌县人民医院放射技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将培训前后患者的医学影像清晰度和患者对放射技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技师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后医学影像的清晰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不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时期的放射技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在这些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

    作者:雷健;包迎伟;苏卫年;雷王军;严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流程在提高急诊抢救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流程在提高急诊抢救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室自2016年起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成立急救小组,实施小组成员位置固定抢救.选取实施后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前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病情保证、护理及时性、操作设备、护理技能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小组位置固定抢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成效.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转变护理观念、强化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工作模式、重视护理记录、丰富宣教方式、改变排班模式等,统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1.40%提升到了98.90%,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串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互联网+下的中药煎药机煎药精准化与信息化研究

    目的:建立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浸药桶的改进,以利于采用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时能准确计算加液量,从而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扫描发送每一操作步骤,增加透明度,加强患者认可度.方法:测定桐乡市中医医院在库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测量电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管道水量;结合上述参数结果建立电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加水量,并把结果提供给煎药人员准确加水,通过微信扫描把每一步骤及加水量传给患者.结果:根据建立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加水量,能完全煎出药液,保证质量,患者通过微信获知的每一煎药操作步骤信息满意率提高.结论:将加液量模型用于中药煎药机煎煮中药时可提高煎药加液准确性,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煎药的透明度增加,患者认可度提高.

    作者:金利家;邹萍;梅伟强;王金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临床研究生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中医临床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应缩短在校课程学习时间的问题,借助天津市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并结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网络平台,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状况,进行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得出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保证国家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序进行.

    作者:陈广涛;苏菁;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中药制剂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广元市中医院制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淘汰,大部分西药制剂逐步痿缩、消亡,中药制剂成了医院制剂的主打品种,其特点是从实践中产生,贴近临床,方便、实用、高效,而且都属市场无供应品种,是临床有效验方向新药过渡的桥梁,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其发展方向应注重规范化,科学化.解决好处方用药、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医院制剂健康发展.

    作者:敬玉锡;蒲碧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谈慢病管理与药学服务

    目的:研究药师应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慢病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使慢病管理工作更完善,慢病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角色分析,提出药师在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中注重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任重而道远.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换位思考在肿瘤放化疗科护理沟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在肿瘤放化疗科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于2015年1月起开始在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实施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比较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实施前后1年肿瘤放化疗科患者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换位思考方法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P<0.01).结论: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可以使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为患者更好地提供包括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护理服务,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洁琼;陈燕;谢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以JCI评审标准为基础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6年期间,检验科JCI标准实施前的2011~2013年与JCI标准实施后的2014~2016年检验样品,比较和分析其差错率及满意度.结果:与JCI标准实施前相比,JCI标准实施后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检验科的信任度.

    作者:杨燕娜;林奇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探讨中医经典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承

    《金匮要略》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的院校教育在《金匮要略》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着不足.妇人病篇开创了中医妇科学的先河,文章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基于传承中医经典中的隐性知识,探讨院校教育与传统师徒传承教育结合的模式.

    作者:王东军;崔钟寅;柴可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外科护理中护士避免护患纠纷的思考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多媒体宣教在中药合理煎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为了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门诊患者掌握合理煎药知识,减少患者因煎药方法不当导致有效物质成份不能煎出或者损失,降低临床疗效延误疾病治疗.方法:制作中药煎药多媒体宣教视频,在中药等候区循环播放,便于患者学习.结果:患者煎煮中药的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该宣教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大范围应用推广.

    作者:方瑞华;马天红;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目的:探讨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管理对策,提高患者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中,有效随访1733例,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无人应答33例、电话号码错误54例、无效交流59例、拒绝回答31例、无电话252例,共反映了178项住院期间问题,其中房间设施78例、护理服务40例、医疗服务35例、收费19例、其他6例.结论:针对电话随访中反映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整改措施,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亚珍;边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谈共情服务与医院护理质量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可以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重视,需切身体会患者的感受在医疗服务中也更加重要,因此共情是一种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纽带,文章简述了共情和共情服务的内容,以及共情服务与医院护理质量的关系.

    作者:唐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评估分析与随访

    目的:研究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状况及随访管理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的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84例,对患儿的听力状况进行评估,观察记录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初诊年龄、DPOAE和ABR结果、40Hz-AERP检测结果及声导抗图结果,对患儿进行管理,记录随访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中,患儿初诊年龄为2~8个月,接受复诊的患儿占比28.57%.DPOAE和ABR结果14.29%不一致,56例患儿做了40Hz-AERP检测,接受声导抗图检查20例.结论: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进行听力评估和随访管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改变患儿听力状况,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安全评估表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评估表在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评估表对住院期间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两组住院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各项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应用安全评估表可有效降低住院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