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的作用

陶树平;金春飞

关键词: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护患关系, 信任度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并填写护患关系信任度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两组患者在护患关系信任度中,观察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护患信任度和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和成效.方法:设计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肾内科专科知识、开展肾内科专科知识讲座、实行导师制带教、进行新护士阶段工作总结、设立专科知识讨论平台等,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系统化培训前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由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往培训模式(P<0.05).结论: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获得了新护士和导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董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中药房的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作者对所在地区基层医院中药房药品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现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期提高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服务.

    作者:王海萍;万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JCI标准下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目的:探究JCI标准下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措施.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实施JCI标准管理,结合口腔科门诊工作的特殊性,在JCI标准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内容包括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工作计划、规范制度操作、加强感控培训、实施特征管理等,以2014年全年工作成效为对照,比较实施JCI标准管理前后的工作成效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门诊在感控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和手卫生依从率上均有提高,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口腔科门诊的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消毒灭菌管理、废弃物管理、医护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JCI标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

    作者:项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目的:探讨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管理对策,提高患者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医院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2例骨科出院患者中,有效随访1733例,电话随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无人应答33例、电话号码错误54例、无效交流59例、拒绝回答31例、无电话252例,共反映了178项住院期间问题,其中房间设施78例、护理服务40例、医疗服务35例、收费19例、其他6例.结论:针对电话随访中反映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整改措施,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刘亚珍;边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中药制剂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广元市中医院制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淘汰,大部分西药制剂逐步痿缩、消亡,中药制剂成了医院制剂的主打品种,其特点是从实践中产生,贴近临床,方便、实用、高效,而且都属市场无供应品种,是临床有效验方向新药过渡的桥梁,具有相当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其发展方向应注重规范化,科学化.解决好处方用药、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医院制剂健康发展.

    作者:敬玉锡;蒲碧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流程管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精神科保护约束管理中开展流程管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保护性约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伤人、自残及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类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管理加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化医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苏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预防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8月舟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且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对32例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在于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及泌尿道.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医院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高危感染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以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榕;金洪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有毒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改善对策.方法:将未经炮制的蟾蜍与炮制过的蟾蜍制成溶液,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样品溶液中的有毒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黑龙江、河北、青海、云南等四个地区的两组样品溶液中均检测到脂蟾毒配基、蟾蜍灵、华蟾毒它灵、华蟾毒配基等有毒成分;且经过炮制的蟾蜍饮片与未经炮制的蟾蜍药材中所含的有毒成分非常接近,说明炮制过程并没有起到降低有毒成分的作用.结论:我国有毒中药饮片炮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炮制设备落后、炮制过程不严谨、缺乏统一的炮制标准、环境卫生问题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改善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设备、提高炮制队伍的专业水平、制定统一的炮制标准等方面来进行改进.

    作者:陈瀚宇;盛红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共105名3年内低年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值(1.53±0.94)分,处于轻度压力水平;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45±0.74)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孙雪平;胡敏;李国芬;范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中药技能大赛的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文章结合中药技能大赛,对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在调剂的各环节融入比赛的形式、评分要素和赛项规则,再配以任务驱动、角色扮演、课堂翻转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黎黎;郭彩娥;林璞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药科研档案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科技资源,其创新活动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医药科研档案作为整个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对创新活动意义重大,但目前质量却参差不齐.作者结合多年科研经历和调查研究,从科研归档切入,分析归档主体、归档范围和质量控制对档案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加强依法治档、做好顶层设计、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考核机制等建议,为中医药科研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王纪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五常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明确ICU护理管理的现状,采用五常法管理ICU的环境、药品、物品、仪器.医院从2014年开始应用五常法进行ICU临床护理管理,观察和比较应用前的2013年与应用后的2014年过期药品的种类、需重新消毒的物品的件数、环境整理每天所需时间、取仪器物品所需时间.结果:应用五常法前过期药品4种,需重新消毒的物品77件,每天环境整理花费(32.45±4.23) min、每天4人配合抢救1例危重患者时取仪器物品花费(80.45±2.46)s;应用后分别为0种和9件,时间为(14.32±2.31) min和(28.97±2.41)s(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应用五常法,可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黄淑娥;温正旺;郭黄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疾病得到准确治疗的关键,在患者用药环节中,药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药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对药品的鉴定能力相对于其他诊治医师较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参与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者就目前临床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回顾性分析,对药师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罗永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实行“腾空间、调结构、提效益”的实践探讨

    随着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医院根据《意见》的精神,实行“腾空间、调结构、提效益”的改革新政策,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利用腾出空间提高纯医疗服务收入;同时降低各项支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彬彬;吴奕;陈灵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专项检查评分标准为要求提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从组织评价、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统计工作、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浙江省病案统计专项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深度剖析,规范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作者:王玺;章霞琴;陈春华;孟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建议

    目的:对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给出相应建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某一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200例,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和抗生素的给药方式及药物联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抗生素使用频率调查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使用的多,概率分别为44.50%和43.00%,且所有抗生素均为广谱抗生素,抗细菌药物居多;同时,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比例分别为62.00%和54.00%;药物联用调查中,二联的数量多,比例为54.5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多为广谱抗生素,对疾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加强基层内科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相关培训,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赵李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揭示话语转型的性质和程度.方法:从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两个方面对中医话语跨文化演变现象进行考察.结果:中医话语体系正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结论:中医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现代化必须通过中医原有优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

    作者:谢苑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医临床研究生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中医临床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应缩短在校课程学习时间的问题,借助天津市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并结合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网络平台,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状况,进行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得出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保证国家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有序进行.

    作者:陈广涛;苏菁;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的实施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综合病房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老年综合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控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林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