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预防

杨榕;金洪国

关键词: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高危因素,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8月舟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且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对32例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在于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及泌尿道.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医院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高危感染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策,以降低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共计200例,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不确定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及不确定感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其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周旻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结核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结核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医院收治的100例结核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成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结核科患者的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认知,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如平;张维;余丹;方丽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改进外科病房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改进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常规临床检查、手术注意事项、疼痛评估与管理、饮食与营养、早期活动与锻炼等各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结论:改进外科病房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药剂科在规范医院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各科室在对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到抗生素,抗生素可有效治疗患者疾病.但在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多,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会给患者疾病治疗带来不良后果.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监管部门,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处理.作者就药剂科在规范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作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病房高峰期护士职业压力情况分析与干预建议

    目的:探讨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并给出干预建议,为提高义乌市中心医院病房高峰期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义乌市中心医院160名护士病房高峰期职业压力进行调查.结果:病房高峰期护士感到中度到重度压力的比例高达88.1%,将各种压力源按照造成压力的程度进行排序,工作量及排班制度方面造成的压力大,其次是患者及家属方面,职称专业方面,人际交往和管理方面,病房软硬件设施方面.病房高峰期护士应对压力的方法中自我疏导、向他人求助及合理化建议占比高达82.4%,而自我逃避、臆想和自责仅占17.6%.结论:作者认为通过做好高峰期预测管理、弹性排班制度、加强护理的细节管理、注重高峰期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和探索跨部门人员调度的可能性等干预措施可有助于减轻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

    作者:虞文青;赵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的实施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老年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综合病房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老年综合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控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林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现状与干预建议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现状,并探讨对应的干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神经内科工作的3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现状实施对应干预措施.结果: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掌握评分为(58.7±2.0)分,医护人员康复护理态度评分为(73.1士3.4)分,康复护理现状评分为(58.5±3.1)分;影响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知识认知、康复护理态度、康复护理活动现状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年龄和工作年限等.结论: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日常康复护理比较积极,然而对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康复护理活动较少,所以科室应强化医护人员业务培训和健康知识宣教,从而提高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建立完善护理人才体系.

    作者:武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两种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快测法与烘干法测定水分时的相关性.方法: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含水量的测定的比较.结果:卤素快速水分测定法在温度为140℃,判别时间为40s时,其测得值与烘干法测得值为接近.结论:卤素快速水分测定仪在温度为140℃,判别时间为40s的条件下,可以代替烘干法进行水分的测定.

    作者:王欢;廖芳;陈纬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普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调查与预防管理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普外科术后的感染风险.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感染、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明确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术后感染预防措施.结果:8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34例,感染率4.15%.其中,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及类型、住院天数和抗生素滥用是普外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治疗相关情况为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术后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消毒,合理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明雷;王兴海;任唯杰;李宝龙;周正;赵凯;黄素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换位思考在肿瘤放化疗科护理沟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在肿瘤放化疗科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于2015年1月起开始在临床护理沟通过程中实施换位思考的护理方法,比较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实施前后1年肿瘤放化疗科患者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换位思考方法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P<0.01).结论:换位思考护理方法,可以使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为患者更好地提供包括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护理服务,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洁琼;陈燕;谢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探讨中医经典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承

    《金匮要略》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的院校教育在《金匮要略》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着不足.妇人病篇开创了中医妇科学的先河,文章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基于传承中医经典中的隐性知识,探讨院校教育与传统师徒传承教育结合的模式.

    作者:王东军;崔钟寅;柴可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住院患者输血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宣教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寻找合理的临床宣教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选医院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住院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状况需求差异显著(P<0.05);不同科室患者对输血知识的健康教育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知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分别教育,以提高输血知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王超;王信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基层医院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基层医院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0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DOC理论指导下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在DOC理论指导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与护送人员交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和基本生命支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致残率、ARDS、MOF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DOC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并改善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项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措施和成效.方法:将医院收治并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术后的护理手段.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降低出院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成效.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转变护理观念、强化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工作模式、重视护理记录、丰富宣教方式、改变排班模式等,统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1.40%提升到了98.90%,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串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和成效.方法:设计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肾内科专科知识、开展肾内科专科知识讲座、实行导师制带教、进行新护士阶段工作总结、设立专科知识讨论平台等,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系统化培训前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由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往培训模式(P<0.05).结论: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获得了新护士和导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董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以JCI评审标准为基础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6年期间,检验科JCI标准实施前的2011~2013年与JCI标准实施后的2014~2016年检验样品,比较和分析其差错率及满意度.结果:与JCI标准实施前相比,JCI标准实施后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检验科的信任度.

    作者:杨燕娜;林奇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研究完善流程管理对于降低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2016年3~9月收治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完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俏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谈慢病管理与药学服务

    目的:研究药师应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慢病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使慢病管理工作更完善,慢病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角色分析,提出药师在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中注重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任重而道远.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杭州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共105名3年内低年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值(1.53±0.94)分,处于轻度压力水平;离职倾向总均分为(2.45±0.74)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进而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孙雪平;胡敏;李国芬;范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