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张雅琴;冯艳萍;沈静红

关键词:无缝隙质量管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手术室的160例患者,根据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及格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应激,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以JCI评审标准为基础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6年期间,检验科JCI标准实施前的2011~2013年与JCI标准实施后的2014~2016年检验样品,比较和分析其差错率及满意度.结果:与JCI标准实施前相比,JCI标准实施后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检验科的信任度.

    作者:杨燕娜;林奇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单区域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单区域中心152例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52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SPB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存在SPB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存在SPB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过重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单区域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负担得分范围为(36.78±6.14)分,88例存在SPB,处于中重度水平,得出尿毒症患者SPB评分与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系统缺乏、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脱离社会群体等呈正相关.对于88例存在SPB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过重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PB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专科护士系统了解腹膜透析患者SPB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其SPB.

    作者:江碧艳;朱虹;孙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代煎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煎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由于中药饮片质量、中药调剂、浸泡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药人员素质、煎药操作流程等因素均会给煎药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采用无线手持设备对接方、审方、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送货等流程进行有效管控,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跟踪.结果:无线手持设备在配方煎药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加强了煎药全过程的管理,有效提高煎药质量,提高患者对煎药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无线手持设备适合在中药煎药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方坤;章龙;岳显可;葛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观察组,该组孕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加入追踪管理法.另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医院产科的孕产妇中选取13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未开展追踪管理法,仅以传统监督方式进行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追踪管理法,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项轶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普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调查与预防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加强手术患者管理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1042例.将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发生感染58例,感染率5.57%.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18.97%,血液17.24%,下呼吸道15.52%.影响普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分别年龄≥60岁、合并营养不良及基础疾病、手术时间>2h、合并侵入性操作、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d、手术切口为Ⅱ~Ⅲ类、切口长度为3~10 cm.其中,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合并侵入性操作、手术切口Ⅱ~Ⅲ类、应用抗菌药物为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科医生应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综合处理,大程度地降低术后感染.

    作者:沈连强;张庆;高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士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药事管理工作的水平,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护士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在药品管理、用药医嘱执行、患者用药告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护士作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药事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结论:从参与意识、药学基础、工作流程、监管制度、质量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利用多学科合作,切实提高护理团队参与药事管理工作的水平,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袁美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病房高峰期护士职业压力情况分析与干预建议

    目的:探讨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并给出干预建议,为提高义乌市中心医院病房高峰期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义乌市中心医院160名护士病房高峰期职业压力进行调查.结果:病房高峰期护士感到中度到重度压力的比例高达88.1%,将各种压力源按照造成压力的程度进行排序,工作量及排班制度方面造成的压力大,其次是患者及家属方面,职称专业方面,人际交往和管理方面,病房软硬件设施方面.病房高峰期护士应对压力的方法中自我疏导、向他人求助及合理化建议占比高达82.4%,而自我逃避、臆想和自责仅占17.6%.结论:作者认为通过做好高峰期预测管理、弹性排班制度、加强护理的细节管理、注重高峰期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和探索跨部门人员调度的可能性等干预措施可有助于减轻病房高峰期护士的职业压力.

    作者:虞文青;赵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专项检查评分标准为要求提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从组织评价、硬件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统计工作、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对照“浙江省病案统计专项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深度剖析,规范病案统计管理工作.

    作者:王玺;章霞琴;陈春华;孟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并同时选取2015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对照组.出科时完成考核评估,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和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5.45±4.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科考核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及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护生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护生更好地适应泌尿科护理.

    作者:周丽珍;张伟丽;李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我院医德考评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文章重点介绍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在实施医德考评中,为了使医德考评工作客观化、数学化、公正化,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实施、结果的应用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沈少卿;寿清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与建议

    目的:对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给出相应建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某一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200例,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和抗生素的给药方式及药物联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抗生素使用频率调查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使用的多,概率分别为44.50%和43.00%,且所有抗生素均为广谱抗生素,抗细菌药物居多;同时,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比例分别为62.00%和54.00%;药物联用调查中,二联的数量多,比例为54.5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多为广谱抗生素,对疾病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加强基层内科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相关培训,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赵李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探讨中医经典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承

    《金匮要略》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的院校教育在《金匮要略》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存在着不足.妇人病篇开创了中医妇科学的先河,文章以《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为例,基于传承中医经典中的隐性知识,探讨院校教育与传统师徒传承教育结合的模式.

    作者:王东军;崔钟寅;柴可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普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调查与预防管理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普外科术后的感染风险.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0例为研究对象,对术后感染、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明确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术后感染预防措施.结果:82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34例,感染率4.15%.其中,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及类型、住院天数和抗生素滥用是普外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治疗相关情况为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术后感染预防意识,严格消毒,合理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明雷;王兴海;任唯杰;李宝龙;周正;赵凯;黄素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药剂科在规范医院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各科室在对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到抗生素,抗生素可有效治疗患者疾病.但在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多,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会给患者疾病治疗带来不良后果.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监管部门,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处理.作者就药剂科在规范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作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隐患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管理的安全隐患,并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分析归纳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再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产科病房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为两类,一类是护理人员问题,一类是孕产妇及家属问题,采取的防范对策有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工作责任心;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它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论:针对产科病房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有效避免母婴创伤,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兰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完善流程管理对减少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研究完善流程管理对于降低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2016年3~9月收治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完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俏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和成效.方法:设计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肾内科专科知识、开展肾内科专科知识讲座、实行导师制带教、进行新护士阶段工作总结、设立专科知识讨论平台等,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系统化培训前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由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往培训模式(P<0.05).结论: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获得了新护士和导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董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势病种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建设探讨

    目的:探讨优势病种诊疗、协作、研究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方法:通过梳理优化阳痿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文本,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将一系列特殊专科病历信息及中西医临床症状/证候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录入平台,决策模型库将其量化后系统会自动提呈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初步建成阳痿病协作诊疗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整套效率、规范的临床信息化管理方案.结论:建设完成的平台推动了优势病种的协作、诊疗、研究管理,有利于阳痿病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并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良好工具.

    作者:张高岳;黄晓军;王文志;赵剑锋;陈刚;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手术室的160例患者,根据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及格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应激,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雅琴;冯艳萍;沈静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