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花;胡丽华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择期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10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术前采集并贮存自身血液,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回收出血.观察pH、PO2、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前10 min、采血后10 min、术中及输注术前贮血后10 min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前贮血量、术中失血量、回收血量及输注自体血总量.结果: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后和采血前相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O2、、K、Na、APTT、PT及PLT在输注术前贮血后10 min和采血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Hct和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值在正常范围.围手术期未输注异体血.结论:择期脊柱侧弯患者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在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同时,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血源性传染病以及输血反应.
作者:薛彩霞;常世卿;赵俊桃;曹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DM)患者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175例DM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变化.血清Cys C和hs-CRP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结果: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的血清Cys C、HCY、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较对照组血清Cys C、HCY水平升高显著(P<0.01),血清Cys C、HCY、hs-CRP水平随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结论:血清Cys C、HCY和hs-CRP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祁艾红;韩卫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介绍1例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骨髓转移的确诊方法.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骨髓转移瘤细胞种类,以协助诊断原发肿瘤.确诊转移瘤细胞为NB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可协助确诊骨髓转移瘤的类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8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下缘皮肤淤斑2个月,头痛恶心5d,于2012年3月30日入住我院.
作者:姚新洁;甄萍;高志红;胡景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尿毒症,肾性贫血急需血液透析入住我院,有输血史,贫血申请输注ABORh(D)同型悬浮红细胞2U,输血科在进行交叉配血时,盐水法相合、凝聚胺法主侧有凝集,次侧相合.经Rh血型系统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等检测判断为该患者产生IgG抗-E、抗-c抗体,筛选出ABO血型同型Rh血型系统无E抗原和c抗原,经盐水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均相合的悬浮红细胞2U,输注后无输血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付军;雷畅;李路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冷藏血液离开冰箱后于室温(22~24℃)条件下,血液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各环节血液质量.方法:使用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 h后,取出置于室温环境下,将测温探头置于模拟血袋中或2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结果:200 ml规格的血液室温中升温速度和到达10℃时间均比400 ml规格血液升温快及到达10℃的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离开冷藏冰箱,200 ml规格与400 ml规格血液在室温状态下不应超过30和50 min,以确保血液质量.
作者:李芳;王新梅;宋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rs3923113-GRB14,rs1802295-VPS26A,rs7178572-HMG20A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2型糖尿病(T2DM)及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小片段基因分型方法检测300例T2DM者及300例健康体检者3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各SNP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rs231362(KCNQ1)的风险基因C患病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058倍(P=0.012,OR=1.058,95%CI:1.012~1.106).rs231362 (KCNQ1)的3种基因型(TT、CT、CC)在T2DM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7%、19.9%、75.6%和2.7%、25.6%、71.7%,2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该位点在其隐性模型中(CC VS CT+TT),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OR=1.11,95%CI:1.01~1.22).rs3923113-GRB14、rs7178572-HMG20A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未见显著性差异.我们分析了对照组血糖血脂与各SNP位点基因型之间的关系,rs3923113在显性模型[(TT+GT)/GG]下TT+ GT组总胆固醇(TC)值低于GG组;TT+GT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 1.07(0.90~1.19) mmol/L低于GG组1.21(1.02~1.41) mmol/L,P值分别为0.017与0.036.结论:rs231362-KCNQ1可能与中国人群T2DM发病有关.rs3923113-GRB14与TC及HDL-C升高有关.
作者:杨桂;谢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国内不同品牌的TP-ELISA试剂盒对梅毒的检测性能,并探讨性能差异的原因.方法:选取上海科华、北京万泰、珠海丽珠3种不同品牌的试剂盒,检测155例梅毒阳性标本和100例梅毒阴性标本,采用McNemar x2检验,以TPPA法为标准,评价这3种试剂盒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期值、阳性预期值和总符合率.然后把丽珠阴性而万泰和科华阳性的标本8例进行系列稀释后重新检测.结果:万泰和科华的结果与TPPA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丽珠结果与TPPA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试剂盒之间敏感度、阴性预期值、总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丽珠试剂盒因方法学的原因导致了在检测过程中能产生钩状效应.结论:科华和万泰的试剂盒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适合献血前或输血前梅毒感染的筛查.丽珠的试剂盒因方法学的缺陷,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度不高,不适合用于献血前或输血前梅毒感染的筛查.
作者:袁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医院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治疗已成为针对血细胞成分丢失病种的常规治疗手段.临床输血科不仅担任贮血、供血、配血等技术实施,还须进行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即合理利用血资源,掌握输血适应证,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相关研究调查表明,临床输血治疗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输“安慰血”、“人情血”的情况偶有发生.从我科目前的日常工作来看,对于临床合理用血的指导还有进一步延伸的空间.
作者:曹涛;刘久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站发现1例标签为O型的悬浮红细胞与多个O型患者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合,遂对此袋悬浮红细胞做了相应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确定此献血者的ABO血型为Bx型.1试剂与方法1.1试剂抗-A、抗-B、抗一H和抗-AB、抗体筛选细胞(美国Immucor公司);Ac、Bc、Oc(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LISS/Coombs卡(抗-IgG+C3d,瑞士达亚美).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集中化检测的开展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357个采供血机构开展集中化检测的时间、范围、项目等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共有67家市地级以上采供血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区域性集中化检测工作,有3个省、2个自治区实现全部或部分采供血机构的跨区集中化检测;直辖市中仅上海实现了对区县级血站的集中化检测;检测的项目全部含有酶免4项,ALT、ABO血型、RH(D)血型的检测各机构稍有差异.结论:集中化检测模式是发展趋势,我国应根据各省、区自身条件,开展循序渐进的集中化检测模式.
作者:孟庆丽;张丽;高勇;安万新;梁晓华;宋文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透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及硝酸还原酶法对50例CRF患者进行血透前后ET-1和NO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与5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血透前CRF患者较对照组ET-1明显增高,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透后CRF患者ET-1水平较血透前明显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后CRF患者NO水平较血透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患者存在高ET血症和低NO血症.血透可以降低CRF患者血浆ET-1水平,升高NO浓度.但血透只能部分替代肾功能,不能彻底纠正CRF患者的血凝亢进和血栓形成,故ET-1及NO较对照值仍有较大差异,不能得到正常人水平.
作者:陈琦;杨明建;卢朝霞;叶青跃;张明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几年,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得到广泛应用,血常规结果快速,但异型淋巴细胞(以下简称“异淋”)识别欠准确,必须借助显徽镜人工准确识别异淋.由于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病情变化,因此血液病和发热性疾病通过手工阅片进行白细胞分类、分析异淋比值在治疗上至关重要.异淋细胞质较多,胞膜边染色比较蓝,染色质致密、粗糙,偶见核仁.异淋在机体受病毒感染或高热后,产生一种病理细胞.
作者:章燕;冯传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现状与流行趋势,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03-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海宁市献血人群总体梅毒阳性率为0.52%,且呈逐年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结论:为保障输血安全,必须加强无偿献血,尤其是年轻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和献血前咨询,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严格检测,保证血液安全.
作者:高翔;李雅琴;冯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9例,将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26例)和糖尿病并发肾病组(2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2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并与24 h尿白蛋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肾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肾病组的CysC和24 h白蛋白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中,中晚期肾病亚组的CysC和24 h尿白蛋白显著高于早期肾病亚组,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与24 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0.751,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血中CysC的浓度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聂心教;彭兆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临床输血病历检查数据,探讨输血病历检查在节约临床用血方面的作用.方法;2012年每天随机抽取前1日10%的输血病历,全年共抽取814份,就输血病历合理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2012年全年的输血病历检查工作,回顾统计比较分析2011年、2012年各个季度临床用血情况.结果:2012年4个季度合格输血病历分别为55%、58.75%、72.96%、82.14%.人均输血量2012年与2011年相比:第一季度增长0.82U,第二季度降低0.90U,第三季度降低2.46U,第四季度降低3.03 U.2011年人均输血量为11.39U,2012年人均输血量为10.05 U.结论:通过加强输血病历检查力度,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使临床血量不断降低,为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任俊泉;赵云;吕本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输血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内容涉及面很广.由前几年的血库到今天的输血科,其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学校教育的深化,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将来从医的必经桥梁.实习对学生将来独立从医的性格、习惯养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进血库实习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都只接受过1~2课时的输血知识简略介绍,对这部分内容不甚了解,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是一片空白[1].
作者:李学慧;杨学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血液中心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回顾性分析,了解ABO血型正反不符引起的报废血状况,探索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献血者血液的处理对策.方法:对河北省血液中心检验科送检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样本进行ABO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等试验,记录结果,以查找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结果:在241例ABO正反不符的样本中,ABO亚型69例,占标本总数的28.63%;假凝集(冷凝集)27例,占标本总数的11.20%;抗体筛查阳性48例,占标本总数的19.92%;抗体减弱或缺失78例,占标本总数的32.37%;正常血型19例,占标本总数的7.88%.结论:引起ABO正反不符的原因主要是ABO亚型,血样中存在假凝集或冷凝集,ABO以外抗体影响,抗A或抗B抗体弱4种情况.对于这些ABO正反不符的献血者血液如何处理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将血液报废,献血者淘汰.其中,部分血液能否经过处理后用于临床,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刘敬闪;戚海;何路军;张虹;田亚娟;赵倩;赵志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组织因子凝血活性(TF-PCA)、血浆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仪器法对63例AMI患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全血TF-PCA和血浆DD及BNP水平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全血TF-PCA、血浆DD和BN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F-PCA、DD和BNP对AMI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明;王文怡;周有利;张明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体检人群中筛选可排除诊断为糖尿病及ACS的受检者33例为对照组、从住院患者中筛选临床确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47例、无糖尿病的ACS患者101例及ACS并发糖尿病患者52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分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ACS非糖尿病组、ACS并发糖尿病组ApoB/ApoA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86±0.18、0.87±0.20、0.89±0.23):(0.76±0.15),均P<0.05.但3个患病组之间ApoB/ApoA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ApoB/ApoA1组(上4分位组)与低ApoB/ApoA1比较,BMI、FPG、TG、TC、LDL-C、hsCRP水平,糖尿病、高血压及ACS患病率均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则无显著变化.ROC曲线显示,ApoB/ApoA1较LDL-C具有更好的ACS诊断性能.结论:ApoB/ApoA1比值能较准确、灵敏地反映从糖尿病到ACS病程中脂代谢紊乱,并可用于对糖尿病预后及ACS发病风险的评估.
作者:姜伟超;张德太;张科;梁涛;石伍和;涂启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自愿无偿献血是献血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市于2000年全部转向自愿无偿献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无偿献血.1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2008-2012年我站无偿献血106250份记录及计算机系统统计数据.其中18~30岁35 968份(33.85%),31~40岁43 211份(40.67%),41~50岁20 047份(18.87%),51~60岁7024份(6.61%).我市自愿无偿献血者人群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年轻特征,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全部自愿无偿献血人群比例的74.52%.
作者:罗丽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