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
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营养不足、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不健康是人体罹患疾病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医学研究揭示,体内毒素的积存也是人们罹患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过量摄取营养物质导致体内毒素蓄积的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杀手”。清毒重于进补的保健观念日渐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专家们认为,人们若能像打扫环境那样经常对体内进行大扫除,及时清除毒素和多余的物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成语“薏苡明珠”源出《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方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援生前喜食薏苡,这本是平常之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平常之事在他死后却造出如此大的一场风波来,差点弄得他家破人亡。把发现当罪过、把草药当珠宝,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后世不少作品中皆以此为惊、为叹、为奇、为鉴,演变出“薏苡明珠”、“明珠薏苡”、“薏苡冤”、“薏苡谤”、“薏苡谗”、“遭薏苡”、“薏苡之嫌”等多种说法,并广为引用:“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朱彝尊)、“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贝琼)、“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胡曾)、“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陈子昂)、“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坡”(白居易)、“巧语屡曾遭薏苡,瘦辞聊复托芎”(苏东坡)。在文人们的炒作下,普通的薏苡真的成了药中的明珠了!文人中也有受薏苡之益者,辛稼轩就是其中之一。据张师正《倦游录》载:辛稼轩曾忽患疝疾,形大如杯、重坠疼痛。有一道长教他一法,即以薏苡与黄土共炒,然后水煮为膏服之。果然效果不凡,只服用了几次,疝核就消了。他又把此法传给患有此病的程沙,亦有同样的效果。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到了老年,不仅躯体向老化方向发展,而且心理也会衰老,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大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了,脑血流量的减少,使脑摄取氧量减少,神经细胞萎缩,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于是心理功能也衰老了。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各人不一样。有的人虽到了高龄,但记忆力还很好,思维还很敏捷、深刻,精力充沛。可有的人,刚步入老年,记忆力就不好,思维迟钝,精力不足。
作者: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鲤鱼、鲫鱼、鲢鱼、黄花鱼以及有“抗癌珍膳”美称的甲鱼、有“鱼参”美称的银鱼等数十种鱼类,是人们常食的肉类之一,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1、B1、B2、D、碳水化合物、核酸、烟酸、氨基酸、软骨素、骨胶原以及矿物质钙、铁、铜、锌、磷、碘、硒等,不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以做成多种美味佳肴,而且用其配伍药材、食物等做成鱼膳,其食疗效用相当好。既可以滋润肌肤,美容养颜,又可以滋补强身,益寿抗衰,防癌抗癌,防病治病。尤其是对防治妇科病,效果更为显著。这里特介绍美容、治妇科病鱼膳多款,供大家在中医师指导下参考应用。
作者:郑心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清澄的心灵涌碧涛;清白的一生德性浩。清晰的思路多良谋;清旷的襟怀胆气豪。清甜的言语惹人迷;清楚的理念给力高。清新的空气远离疾;清洁的房间多打扫。清净的环境宜养生;清苦的生活杂念少。清淡的饮食壮体魄;清静的原野无烦恼。清悠的歌声增情趣;清纯的情义受奖褒。清香的烟酒切勿沾;清远的志向扬妙招。清闲的时光堪珍惜;清醒的头脑不抛锚。清亮的眼睛眺望远;清爽的身体勤洗澡。清廉的社会风气美;清和的邻里百年好。
作者:彭乡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93岁仍然自理生活的宋奶奶近来有点“烦”,几位刚退休的邻居总是缠着她,让老人介绍自己的长寿秘诀。老人说自己从没有想到长寿这回事,就是心平气和地度过每一天。她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可能正是因为我没有把能否长寿的事情放在心上,所以随缘顺情地活到今天。假如非要我说说我有什么独特习惯的话,我爱喝茶,我爱笑,如此而已,真没有什么新鲜的做法啊。
作者:船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有句俗话“老者顺行”,说的是人老了,也要老得健康。人要老得健康,对周期养生的重要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后天的保养,中年人的寿命要在青少年时开始调养,高龄老年人的寿命则要在整个生命周期,节节打下基础,才有长寿的可能。男性16至24岁,女性14~21岁是青少年时期,这时天癸初现,是人体生长发育高峰期,这时因为在幼童期间,得到了母体的抚养,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各方面发育都比较好,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和其他脏腑功能一样,逐渐成熟,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心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精神饱满,记忆加强,思想活跃,充满幻想,一味追求学业、前程,胜利到达壮年时间,所以,这个时期的人体大多健壮。
作者:祝步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双美丽健康的眼睛,在孕妇妊娠早期,就应重视这个问题。妊娠期间如患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常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或其他先天性畸形。据报道,妊娠3个月内得了风疹时,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约为50%,如在2个月内得了风疹,其发病率可达100%。因此,孕妇应避免与患风疹的人接触。甚至有人建议在妊娠前3个月内患风疹者,应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作者:容小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寿养生除了关注时事,随时了解自己生存地立体污染的新动态外,还要在内心为自己树立几个学习的榜样,认认真真,不打折扣地向他们学习。首先是向孩子们学习。学习他们拥有一个单纯透明的心境。人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美丽的,殊不知,这种天真无邪,单纯快乐的情绪正是我们长寿养生的基础所在,它能使我们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挫折,确保我们的精神防线不被晦暗的阴霾攻破。保持童心不仅能让大脑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并得以休息,还可以造就我们开朗乐观的性格,为防病健身和延年益寿制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作者:卓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柳是报春的使者,俗话说“春来柳先知,水暖鸭先知”。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风和日丽的时刻。当春姑娘迈着娇柔的步伐姗姗而来时,柳树已吐出嫩芽,展露出翠绿的身姿,将粒粒嫩芽抽成万缕丝条,婀娜多姿。婆娑枝条,随风摇曳,似少女起舞,风情万种。青翠欲滴的柳叶,不仅为含苞欲放的桃杏花增添了艳丽,更给人以意气奋发的青春气息,恰似春光一曲,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吴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急性肝炎(乙型或丙型)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者,称为慢性肝炎。有的乙型肝炎起病隐匿,待临床发现疾病时已成慢性。一般,人们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将其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1.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变均不严重,常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区轻微疼痛,偶尔出现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可中等硬,轻微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ALT升高或反复升高,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蛋白代谢大致正常。其主要病理变化特点为汇管区的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很少。肝实质内可见少量肝细胞变性或点状坏死。但肝小叶完整,没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因而不会发展成肝硬变,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王岱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的活动包括三个方面:躯体活动、心理活动和思想活动。因此,人的健康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躯体健康,第二层次心理健康,第三层次思想健康。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统一构成人体完整的健康体系。躯体健康是低、浅层次的健康,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是高、深层次的健康。然而现在许多人一提到健康,却只单纯的关心躯体健康,这当然是重要的,但却忽略了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这未免有些以偏盖全了。其实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是更重要的健康,许多疾病就是由于心理不健康或思想不健康所导致的。没有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就没有身体的整体健康,因而也就没有身体的真正健康。
作者:李家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饮茶和喝酒,已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盏清茶也醉人。已故的著名老作家艾煊先生就曾在文章中写道,茶和酒是千岁老友,但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是豪爽、勇猛、讲义气的汉子,一个是文静、宽厚、重情谊的书生。你可知道,这对千岁老友也有同名的趣闻。沱茶与沱酒。沱茶是一种经过蒸压而成的碗臼式圆块状茶,形似窝窝头。沱茶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用绿茶作原料的沱茶有云南沱茶和重庆沱茶,它们属于绿茶类的茶;用普洱散茶作原料蒸压成的沱茶是云南普洱沱茶,则属于黑茶类的茶。沱茶的重量规格分100克、250克、500克三种。现存人们大胆创新,生产出小沱茶,如糯米香沱茶,每个重约7克、七彩云南小金沱系列产品迷你型颗粒用金箔纸包装,每个小沱茶只有3克重,既彰显时尚又便于携带、冲泡。沱酒是四川省射洪县沱牌曲酒的简称。射洪在唐朝时有“春酒”,到了明朝又有了“谢酒”,清朝时可谓“射洪春酒美,谢酒称佳酿”。民国时期,射洪已酿造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由于引龙澄山沱泉水为酿酒用水,当地人取“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将此曲酒命名为“沱牌曲酒”。沱酒甘爽、醇厚、绵软,属浓香型大曲酒,酒度有38度和54度。
作者:程柱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有一套利用睡觉前后在床上健身的方法。坚持锻炼可使气血通,四肢灵活,腿脚有力精神爽。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可选择一段一节习练。习练时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两眼微闭,眉心舒展,面带微笑。一、干洗脸干梳头。干洗脸:搓热双手托住下巴颏,中指压住鼻翼迎香穴,上行至内眼角中指并拢上到眉心,由眉心上行到发际,大姆指压紧太阳穴。到了发际指变梳。干梳头:从前梳到后发际两手按双耳,从耳下去抱紧颈前行,出颈双手合十。合十以后再分开托住下颌,旋转一周为一次。使头脑清醒,面色红润,预防中风、高血压。
作者:袁先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身之主宰,统领五脏六腑。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弱者病,守神者健。在养生益寿方面,中医把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来促进健康,称作养神治身。中医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七种,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即能伤身,《黄帝内经》具体描述为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生活中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衰弱等,均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疑虑、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变动,更易诱发疾病。一项癌症回顾性调查表明,受查560例,发现89.3%的病人有长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有严重精神创伤、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的历史。对刚退休的老人讲,养神治身尤显重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雀粥治脏腑虚羸,阳气乏弱。雀(五枚,治如常,细切)葱白(三茎,去根切)小米(一合)上将雀炒入酒一合煮少时,入水一大盏半,下米作粥,欲熟下葱及五味,空腹食。骨汁煮饼治虚损昏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笔者熟识的一位老中医擅长针灸,九十三岁高龄仍坚持出诊为病人治疗,其身体健壮、头脑敏捷可见一斑,他的养生之道是常年坚持做“一拍三揉”:拍胸部、揉腹部、揉耳朵、揉膝关节。拍膻中(即拍胸部):膻中穴位置在两乳中间,两手合拢轻轻拍打五六十下或七八十下都可以,膻中穴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通过拍打使上焦气机通畅。
作者:许力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武术谚语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此语点明了武术基本功对武技学练成败与否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武术,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门各派都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练程序。传统武术中各门各派的练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训练原则上,却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习武原则。这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武术基本功的学练,先培补元气,消除体内脏腑的虚亏之处,疏导血脉中的瘀阻,在锻炼的过程中,使身体由一般的“健”的程度,终能够达到“壮”的程度。这就是说,只有练好健身之法,才能掌握防身之术。
作者:张晓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容易疲劳常见于以下的情况:一是体质先天不足,精力较差,稍有活动,包括体力或脑力活动,就会感到疲劳不堪;二是病后未康复的时候,体力一般也是较差,一方面是疾病消耗了大量的体能,二来疲劳是大脑自我调整,提醒你加强休息,不要强行工作的信号;后,就是进入中老年之后,大多容易疲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老了,不中用了,手脚干不了活了!
作者:大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洛阳市南12公里处,有东、西两座峻峭的青石山对峙,荡漾的伊水从中间流过,两岸杨柳轻拂,花红草绿,远远望去犹如一座景色秀丽的天然门阙,这就是有名的龙门。伊水两岸的青石山崖上,有密如蜂房的无数洞窟,南北绵延1公里,这就是蜚声中外、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它与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龙门石窟以其大量珍贵的古代佛教造像和精湛的石雕艺术而著名,是中华民族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1500年来为中外无数游人所赞叹。
作者:安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