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剑平
经常过量饮酒.酒精可以干扰中枢神经对性兴奋激动反射的传递,使其受到抑制.酗酒后男子的血循环中,睾丸酮激素水平下降30~40%,长期饮酒还可引起肝脏内睾丸酮降解酶过于活跃,从而使睾丸酮的分解速度加快,不能被身体组织充分利用,导致生殖腺功能降低,抑制精子的生成.实验还证明:长期或大量酗酒,还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使70%左右的精子发育不良或失去活力.有的男子在酗酒后同房还可能出现阳痿或不射精.
作者:大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人生步人老年以后,不免会有怅然和寂寞之感,再加上体力和精力减退,乃至疾病缠身,使得一些老年人精神萎靡,独居斗室.殊不知,这样一来心情更加郁闷,加速了身心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自娱.首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绪,要有乐观的态度.人老了,清闲了,心情就尽量坦然一些.古诗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应该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信条.不必太计较,不要找气生,气是百病之源.
作者:许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同疾病作斗争的工具,自从被认识后,它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用药物治病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手段,如果人们能用调节生活、增强体质等方法调整机体与外界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关系,就没有必要去求助乃至依赖药物.
作者:文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秋冬时节,脆生生、水灵灵的萝卜又上市了,纷纷登上家常餐桌,让人品味.萝卜,又名芦菔、莱菔等,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汉初《尔雅》已有记载,此后北魏的《齐民要术》及唐代的《新修本草》已有记载,至北宋,南北各地均大量栽培.如今,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两大群类,论外型有长圆、圆锥、圆球等之别,论颜色有红、黄绿、白、青绿等之分,论块根用途,又有菜用萝卜、果用萝卜、腌制萝卜等类型之别.中国萝卜依栽培季节又分为秋冬型、冬春型、春夏型和夏秋型,其中以夏秋播种、秋冬收获者为佳,秋冬型萝卜主要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等.冬春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樱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春夏型萝卜主要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日红.夏秋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四季萝卜,主产于欧洲西部、美国及中国,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南京杨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在我国众多的萝卜品种中,以天津的沙窝萝卜、安徽的枞阳萝卜、广州的耙齿萝卜、江西南昌的涂州萝卜、山东的高脚青萝卜、南京的杨花萝卜、北京的心里美萝卜、青岛的大青皮萝卜等为著名.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这么几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来了,将军的兽角弓坚硬得拉不开,铁铠甲冻得没有办法穿,大漠纵横交错着百丈坚冰,暗淡的阴云凝结在万里长天.……黄昏时分,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辕门,冻住的红旗连狂风也吹不展.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贾铭,字文鼎,自号“华山老人”,海宁(今属浙江)人.养生学家.生于南宋末年,经元代至明初.贾铭对饮食养生很有研究,甚有心得,并身体力行,享年106岁.明太祖朱元璋闻知贾铭是一位养生有道的老人,特意召见了他,询问长寿之法,贾铭回答说:“无它,只是注意饮食而已.”同时,将他所著的《饮食须知》一书呈现给这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深知这是难得的老寿星的养生体会,乃令左右详加研究,并嘱咐在皇家膳食中照此办理.
作者:黄根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民谚云:民以食为天.食物形形色色,而人的胃肠容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摄取量中获得大的保健效益呢?告诉你一个诀窍,择优而食之!补铁,黑木耳好.说起补铁,人们想到的不是菠菜就是动物肝脏.其实,黑木耳才是珍品,每100克黑木耳含铁达到98毫克之多,比猪肝高5倍,比菠菜高30倍.更为可贵的是,黑木耳所含之铁的吸收率也高于菠菜与动物肝脏.大家知道,铁是人体造血的原料之一,摄取不足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症,进而累及人的健康与发育,常吃黑木耳可有效地防止贫血.
作者:吴圣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医的处方一般称“方子”,也有叫“汤头”的,一个汤头一般有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也有一味即称一个汤头的,如“独参汤”等.汤头到底有多少呢?很难说准.在清朝康熙33年,有位叫汪昂的中医,著了一本《汤头歌诀》,收集中医常用汤头320个,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头的名称、组成药物、适应证、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简明扼要,便于诵读记忆,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作者:叶水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什么是幸福?一般人会说:吃得香,睡得着;而饱受便秘折磨的人却说是,睡的香,解的快.的确,口腹之欲还只是对滋味的咀嚼享受,而痛快排便,才是一种淋漓的幸福.饮食进出的顺畅无阻,不仅是我们,也是其他生物健康快乐的根本保证啊!人常说,十人九痔.对于老人而言却是十人九便秘,他们多以虚性便秘为主,以气虚、血虚、肠燥为多.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种,因体弱多病,活动量过少,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再有就是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作者:卓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人到老年,在颜面、手背等处皮肤常常会出现一些扁平的黑褐色斑块,人称老年斑,俗称“寿斑”.原来认为寿斑的出现只不过是衰老的信号和有碍美观而已,但现在看来并非完全如此.寿斑发生的原因虽并未完全搞清楚,但它是人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的表现之一,这是为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当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与脂质作用后,可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积聚可变成脂褐质.脂褐质在皮肤中沉着,被真皮层中色素细胞吞噬,积蓄在皮肤下,即成为褐色的老年斑.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严重的是这种脂褐质还可在人体其他组织细胞内沉积,如果它沉积于大脑的神经细胞中,便会使人患上老年性痴呆症,故老年斑不仅仅是一种皮肤改变,而且是人体生理性衰退在皮肤上的表现.
作者:严余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躁、紧张、惊恐、激动、胸闷气急、心慌心悸,并可由此产生幻觉、妄想和牵连观念.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常伴有窒息感和濒死感,往往急切求救.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然后会逐渐缓解.老年慢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持续较长时间,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
作者:孙豪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一般来说,酷暑与严寒,都是比较难熬的日子.然而我却不然,因为我有以温制热,以温制寒的养生原则.所谓以温制热,就是不要用冰(冷)解热;所谓以温制寒,就是不要用热(烫)抗寒,保持热冷中和.离休后,有时间读书,学习养生之道.我从中医学上找到养生理念.《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生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懂得蓄阳保阴,阴阳平衡操作方法;懂得冬夏过多损耗阳气都会给生命健康造成损伤.养生要顺应季节,懂得天地万物都是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变化规律的.所以,要当生则生,当长则长,当收则收,当藏则藏.
作者:祝步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已越来越多地贯彻到人们的日常养生保健活动中去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则是人们闲暇的时间,也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了,另一则是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广泛.当然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人口年龄结构情况.现在,已有很大的一个人群数进入到了50~60年龄阶段.
作者:沈肖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我国,人们一日三餐总离不开筷子,男女老少都能运用自如.筷子轻巧、别致,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因此,宾客们在丰盛的中国佳肴面前,用上一双精美的筷子,也是一件乐事.如果说,中国的饮食是一部灿烂文化篇章,那么,筷子更是如此.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这是明人程良规写的一首《咏箸》诗.诗人对竹箸的遭遇,颇为不平.
作者:赵德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美国老年健康专家斯莫尔在其专著《让我们的大脑年轻》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学会保养大脑,并有意识地去尝试更科学地用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就可以延缓大脑的老化过程,就可以使我们远离痴呆.医学专家总结出几种在生活中可以简单实践的强化大脑活性的方法,足以让我们远离痴呆,我们不妨在日常中逐渐培养这些习惯.
作者:杨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秋风起,闸蟹肥”,这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正是人们品尝河蟹的佳时节.螃蟹是我国河蟹的总称,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其中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和河北胜芳镇的“胜芳蟹”为肥美,个大丰满,肉嫩黄香,饮誉全国.螃蟹营养丰富,味极鲜美,自古以来就深受美食者的青睐.民间有云“一蟹上席百味淡”.清朝李渔有言:“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据测定,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可见螃蟹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脂肪却是猪肉的1/10,比鸡、鸭等肉的脂肪含量都低,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维生素A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比一般鱼类高出2~4倍.另外,祖国医学认为螃蟹味咸,性寒,蟹肉有清热、滋阴、散血结、理经脉等功用.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前不久,去无锡出差.出了火车站不远,看见“东林广场”的字样,心想此处莫非与闻名遐迩的明代“东林书院”有关?于是便询问路人,走进了名为“苏家巷”的小巷内,一会儿,“东林书院”四个字就映入眼帘,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进去参观.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南宋时荒废.
作者:康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秋前夕,一位亲戚带着她的宝贝女儿莹莹来到了我家.莹莹在外企单位工作,是一位白领,月收入“五位数”.年龄已过三旬,尚未结婚,男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人流”也做过几次,如今成了“剩女”.前一段时期,因为月经不来,看了医生,用过西药,也服过中药汤汁,可月经还是不来,有位医生说她子宫内膜沙化,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可能还会影响生育.于是,这一天,他们母女俩来到了我家.想咨询一下,子宫沙化是怎么回事,怎么会造成的,还有没有什么治疗方法,将来是否真的会影响生育……
作者:冯桃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很可能表明你的身体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美国健康杂志近日对不容忽视的5种疼痛做出了总结.下颚疼痛 继发症状为张嘴和闭嘴时可以听到咔哒声.可能原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主要症状是当病人张嘴时的急性下颚痛.上臂疼痛 继发症状为失去平衡.可能原因:帕金森病.患上帕金森病的一个早期明显症状是双侧肱二头肌的长期疼痛.预防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男性患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下降40%.
作者:晓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今年已是98岁的高龄,但依然步履平稳,思维清晰,耳聪目明.邓老曾于1962年、1979年两次荣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2005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邓老的高寿和他的“四养”及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作者:秦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