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巧别致的筷子

赵德铭

关键词:筷子, 中国, 文化篇, 运用, 饮食, 诗人, 男女, 风格, 不平
摘要:在我国,人们一日三餐总离不开筷子,男女老少都能运用自如.筷子轻巧、别致,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因此,宾客们在丰盛的中国佳肴面前,用上一双精美的筷子,也是一件乐事.如果说,中国的饮食是一部灿烂文化篇章,那么,筷子更是如此.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这是明人程良规写的一首《咏箸》诗.诗人对竹箸的遭遇,颇为不平.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秋食蟹“十八忌”

    “秋风起,闸蟹肥”,这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正是人们品尝河蟹的佳时节.螃蟹是我国河蟹的总称,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其中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和河北胜芳镇的“胜芳蟹”为肥美,个大丰满,肉嫩黄香,饮誉全国.螃蟹营养丰富,味极鲜美,自古以来就深受美食者的青睐.民间有云“一蟹上席百味淡”.清朝李渔有言:“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据测定,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可见螃蟹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脂肪却是猪肉的1/10,比鸡、鸭等肉的脂肪含量都低,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维生素A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比一般鱼类高出2~4倍.另外,祖国医学认为螃蟹味咸,性寒,蟹肉有清热、滋阴、散血结、理经脉等功用.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下身”有异味 为何除不尽

    有位姑娘,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参加工作已有2年,早已过了“花季年龄”.可是,她遇到了“麻烦”.姑娘姓李,性格外向,长相可爱,是个快乐、自信又是受到周围朋友羡慕和喜爱的少女.可是,进入高三不久,在一个闷热的晚自习课的晚上,她感到自己的“下身”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使其感到心情紧张.下课以后,她逃也似地回了家.从此以后,她总是担心“下身”会发出异味,因此害怕与人相处.

    作者:小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娱自乐益健康

    人生步人老年以后,不免会有怅然和寂寞之感,再加上体力和精力减退,乃至疾病缠身,使得一些老年人精神萎靡,独居斗室.殊不知,这样一来心情更加郁闷,加速了身心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自娱.首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绪,要有乐观的态度.人老了,清闲了,心情就尽量坦然一些.古诗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应该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信条.不必太计较,不要找气生,气是百病之源.

    作者:许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病呻吟——成语新释之十一

    “无病呻吟”源出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着处》:“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原意是指没有生病却装出生病的样子,不停地哼哼唧唧、长吁短叹.后又引伸为文艺作品矫揉造作,缺乏真实的情感.朱自清对这两种含义都有评论,他在《论书生的酸气》一文中说:“无病呻吟,病是装的、假的,呻吟也是装的、假的.假装可以酸鼻的呻吟,酸而不苦,像是丑角扮戏,自然只能逗人笑了.”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漫谈老年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这些有胃病史的人以消化性溃疡病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病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而且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溃疡病疼痛部位不定,缺乏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所有的规律性上腹痛.另外,老年人以高位溃疡较多,疼痛可向背部及剑突下放射,有的患者还可向胸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二是并发症多,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

    作者:竹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四个汤头开药铺

    中医的处方一般称“方子”,也有叫“汤头”的,一个汤头一般有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也有一味即称一个汤头的,如“独参汤”等.汤头到底有多少呢?很难说准.在清朝康熙33年,有位叫汪昂的中医,著了一本《汤头歌诀》,收集中医常用汤头320个,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头的名称、组成药物、适应证、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简明扼要,便于诵读记忆,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作者:叶水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择优而食 抗衰防老

    民谚云:民以食为天.食物形形色色,而人的胃肠容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摄取量中获得大的保健效益呢?告诉你一个诀窍,择优而食之!补铁,黑木耳好.说起补铁,人们想到的不是菠菜就是动物肝脏.其实,黑木耳才是珍品,每100克黑木耳含铁达到98毫克之多,比猪肝高5倍,比菠菜高30倍.更为可贵的是,黑木耳所含之铁的吸收率也高于菠菜与动物肝脏.大家知道,铁是人体造血的原料之一,摄取不足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症,进而累及人的健康与发育,常吃黑木耳可有效地防止贫血.

    作者:吴圣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这么几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来了,将军的兽角弓坚硬得拉不开,铁铠甲冻得没有办法穿,大漠纵横交错着百丈坚冰,暗淡的阴云凝结在万里长天.……黄昏时分,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辕门,冻住的红旗连狂风也吹不展.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不当所致的不育

    经常过量饮酒.酒精可以干扰中枢神经对性兴奋激动反射的传递,使其受到抑制.酗酒后男子的血循环中,睾丸酮激素水平下降30~40%,长期饮酒还可引起肝脏内睾丸酮降解酶过于活跃,从而使睾丸酮的分解速度加快,不能被身体组织充分利用,导致生殖腺功能降低,抑制精子的生成.实验还证明:长期或大量酗酒,还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使70%左右的精子发育不良或失去活力.有的男子在酗酒后同房还可能出现阳痿或不射精.

    作者:大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奇妙的运动养生八法

    长期坚持运用反常养生法进行锻炼,可收到奇特的(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兹把常见的八种反常养生法介绍如下.一、倒立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和印度就已有这种养生法.我国《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公元196年就曾用此法治病和养生,並获神效,后为历代僧侣所效法.由于人久立易致内脏下垂、痔瘘、脚肿及脑供血不足等病症,而倒立改善了血液循环和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分配,並能增强内脏功能,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消除大脑疲劳,使人祛病延年.印度、美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盛行倒立健身法.

    作者:李育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蔬中圣品话萝卜

    秋冬时节,脆生生、水灵灵的萝卜又上市了,纷纷登上家常餐桌,让人品味.萝卜,又名芦菔、莱菔等,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汉初《尔雅》已有记载,此后北魏的《齐民要术》及唐代的《新修本草》已有记载,至北宋,南北各地均大量栽培.如今,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两大群类,论外型有长圆、圆锥、圆球等之别,论颜色有红、黄绿、白、青绿等之分,论块根用途,又有菜用萝卜、果用萝卜、腌制萝卜等类型之别.中国萝卜依栽培季节又分为秋冬型、冬春型、春夏型和夏秋型,其中以夏秋播种、秋冬收获者为佳,秋冬型萝卜主要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等.冬春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樱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春夏型萝卜主要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日红.夏秋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四季萝卜,主产于欧洲西部、美国及中国,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南京杨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在我国众多的萝卜品种中,以天津的沙窝萝卜、安徽的枞阳萝卜、广州的耙齿萝卜、江西南昌的涂州萝卜、山东的高脚青萝卜、南京的杨花萝卜、北京的心里美萝卜、青岛的大青皮萝卜等为著名.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常练的内功是“八段锦”——国医大师邓铁涛的长寿之道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今年已是98岁的高龄,但依然步履平稳,思维清晰,耳聪目明.邓老曾于1962年、1979年两次荣获广东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2005年6月,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邓老的高寿和他的“四养”及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作者:秦文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国茶名知多少

    俗话说:香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一、绿茶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茶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作者:谢康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的养生我做主 七乘六和四加三

    说起养生,每个人都自有一套.作为退休医生的我,有自己对养生的理解.我是西医内科医生,在我退休之前是很忙的医生,因为病人多,心血管病人看不完.病人看多了,我自己都快得心血管病了.每天忙啊忙的,自己的运动时间就少,晚上吃完饭,就想坐沙发上休息一下.但是50岁时,初冬的某一天,我得到了一个来自身体的一个警告:头晕、头胀、巅顶痛.血压高了?一量果然.

    作者:沈天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顺“疼”模瓜查病因

    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很可能表明你的身体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美国健康杂志近日对不容忽视的5种疼痛做出了总结.下颚疼痛 继发症状为张嘴和闭嘴时可以听到咔哒声.可能原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主要症状是当病人张嘴时的急性下颚痛.上臂疼痛 继发症状为失去平衡.可能原因:帕金森病.患上帕金森病的一个早期明显症状是双侧肱二头肌的长期疼痛.预防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男性患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下降40%.

    作者:晓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仓颉庙揽胜

    在陕西省白水县阳武村有座仓颉庙,它是后人为纪念仓颉而修建的.仓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人称仓公、仓圣、仓帝,尊为“文字始皇”,是形象文字的创造者.每逢谷雨节,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游人纷纷前往朝拜.仓颉庙何时始建,无有考证,但据庙内石碑记载,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就有相当规模了.《白水县志》记载:“仓颉庙,在黄龙山下,不知何年所建,宋有一碑,镌‘著作佐郎吕大仿偈’八字.”如今的仓颉庙,经过历代维修,建筑宏伟,占地17庙,主建筑有山门、前殿、戏楼、钟鼓楼、两侧厢房、中殿和仓颉墓冢.

    作者:范士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兴游无锡“东林书院”

    前不久,去无锡出差.出了火车站不远,看见“东林广场”的字样,心想此处莫非与闻名遐迩的明代“东林书院”有关?于是便询问路人,走进了名为“苏家巷”的小巷内,一会儿,“东林书院”四个字就映入眼帘,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进去参观.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南宋时荒废.

    作者:康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红楼梦》中的捶背养生

    在《红楼梦》中提及到不少养生之法,捶背就是其中之一.如在第五十三回中宝玉见晴雯将孔雀裘补完,已累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来替她捶背,捶打了一会,晴雯的精神才渐见好转.捶背,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很多老年人觉得腰酸背痛时,常会捶捶背,感觉轻松许多.中医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背部是人体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有多个与全身脏腑相关的穴位,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适当捶打背部,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作用.例如,捶打背部的肝俞穴,能缓解肝胃不和、腹胀、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捶打背部胆俞穴,则能防治胆囊炎、口苦及胁肋胀痛等病症.

    作者:泉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缓大脑衰退 远离老年痴呆

    美国老年健康专家斯莫尔在其专著《让我们的大脑年轻》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学会保养大脑,并有意识地去尝试更科学地用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就可以延缓大脑的老化过程,就可以使我们远离痴呆.医学专家总结出几种在生活中可以简单实践的强化大脑活性的方法,足以让我们远离痴呆,我们不妨在日常中逐渐培养这些习惯.

    作者:杨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人指甲要常剪

    人体上的指甲及趾甲的缝隙,是污垢之处,容易成为细菌的繁殖场所.指(趾)甲应当勤剪,甲缝处亦应刷洗干净.有些老人指甲留得很长,并常常用指甲去搔痒、掏耳,这是一种极不卫生的习惯.须知指甲里面的细菌很多,搔痒时往往会使皮肤破损,露出血痕,细菌就会乘机而人,在破损的部位造成感染.至于用指甲去挖耳朵,掏耵聍(耳秽),更容易使外耳道发炎,遭致病患.因此,老年人的指甲应剪短,并应修磨平整,以防指甲的断痕及毛刺刮伤皮肤.

    作者:雨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