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身”有异味 为何除不尽

小桃

关键词:异味, 性格外向, 姑娘, 自信, 少女, 年龄, 加工, 大学, 毕业
摘要:有位姑娘,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参加工作已有2年,早已过了“花季年龄”.可是,她遇到了“麻烦”.姑娘姓李,性格外向,长相可爱,是个快乐、自信又是受到周围朋友羡慕和喜爱的少女.可是,进入高三不久,在一个闷热的晚自习课的晚上,她感到自己的“下身”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使其感到心情紧张.下课以后,她逃也似地回了家.从此以后,她总是担心“下身”会发出异味,因此害怕与人相处.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漫谈老年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这些有胃病史的人以消化性溃疡病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病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而且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溃疡病疼痛部位不定,缺乏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所有的规律性上腹痛.另外,老年人以高位溃疡较多,疼痛可向背部及剑突下放射,有的患者还可向胸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二是并发症多,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

    作者:竹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这么几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来了,将军的兽角弓坚硬得拉不开,铁铠甲冻得没有办法穿,大漠纵横交错着百丈坚冰,暗淡的阴云凝结在万里长天.……黄昏时分,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辕门,冻住的红旗连狂风也吹不展.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四个汤头开药铺

    中医的处方一般称“方子”,也有叫“汤头”的,一个汤头一般有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也有一味即称一个汤头的,如“独参汤”等.汤头到底有多少呢?很难说准.在清朝康熙33年,有位叫汪昂的中医,著了一本《汤头歌诀》,收集中医常用汤头320个,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头的名称、组成药物、适应证、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简明扼要,便于诵读记忆,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作者:叶水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的养生我做主 七乘六和四加三

    说起养生,每个人都自有一套.作为退休医生的我,有自己对养生的理解.我是西医内科医生,在我退休之前是很忙的医生,因为病人多,心血管病人看不完.病人看多了,我自己都快得心血管病了.每天忙啊忙的,自己的运动时间就少,晚上吃完饭,就想坐沙发上休息一下.但是50岁时,初冬的某一天,我得到了一个来自身体的一个警告:头晕、头胀、巅顶痛.血压高了?一量果然.

    作者:沈天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运动养生中膝关节的保护

    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已越来越多地贯彻到人们的日常养生保健活动中去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则是人们闲暇的时间,也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了,另一则是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广泛.当然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人口年龄结构情况.现在,已有很大的一个人群数进入到了50~60年龄阶段.

    作者:沈肖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顺“疼”模瓜查病因

    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很可能表明你的身体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美国健康杂志近日对不容忽视的5种疼痛做出了总结.下颚疼痛 继发症状为张嘴和闭嘴时可以听到咔哒声.可能原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主要症状是当病人张嘴时的急性下颚痛.上臂疼痛 继发症状为失去平衡.可能原因:帕金森病.患上帕金森病的一个早期明显症状是双侧肱二头肌的长期疼痛.预防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男性患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下降40%.

    作者:晓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是药三分毒 无虚不可补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同疾病作斗争的工具,自从被认识后,它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用药物治病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手段,如果人们能用调节生活、增强体质等方法调整机体与外界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关系,就没有必要去求助乃至依赖药物.

    作者:文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择优而食 抗衰防老

    民谚云:民以食为天.食物形形色色,而人的胃肠容量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摄取量中获得大的保健效益呢?告诉你一个诀窍,择优而食之!补铁,黑木耳好.说起补铁,人们想到的不是菠菜就是动物肝脏.其实,黑木耳才是珍品,每100克黑木耳含铁达到98毫克之多,比猪肝高5倍,比菠菜高30倍.更为可贵的是,黑木耳所含之铁的吸收率也高于菠菜与动物肝脏.大家知道,铁是人体造血的原料之一,摄取不足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症,进而累及人的健康与发育,常吃黑木耳可有效地防止贫血.

    作者:吴圣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奇妙的运动养生八法

    长期坚持运用反常养生法进行锻炼,可收到奇特的(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兹把常见的八种反常养生法介绍如下.一、倒立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和印度就已有这种养生法.我国《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公元196年就曾用此法治病和养生,並获神效,后为历代僧侣所效法.由于人久立易致内脏下垂、痔瘘、脚肿及脑供血不足等病症,而倒立改善了血液循环和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分配,並能增强内脏功能,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消除大脑疲劳,使人祛病延年.印度、美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盛行倒立健身法.

    作者:李育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国茶名知多少

    俗话说:香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一、绿茶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茶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作者:谢康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人指甲要常剪

    人体上的指甲及趾甲的缝隙,是污垢之处,容易成为细菌的繁殖场所.指(趾)甲应当勤剪,甲缝处亦应刷洗干净.有些老人指甲留得很长,并常常用指甲去搔痒、掏耳,这是一种极不卫生的习惯.须知指甲里面的细菌很多,搔痒时往往会使皮肤破损,露出血痕,细菌就会乘机而人,在破损的部位造成感染.至于用指甲去挖耳朵,掏耵聍(耳秽),更容易使外耳道发炎,遭致病患.因此,老年人的指甲应剪短,并应修磨平整,以防指甲的断痕及毛刺刮伤皮肤.

    作者:雨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平淡才是真

    荡气回肠的乐章,始于无闻,终于无闻;湍急飞泻的瀑布,始于宁静,终于宁静;声势显赫的权势,始于落寞,终于落寞.形形色色的人生,始于平淡,终于平淡.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况味.生命的过程,本来就很平淡,如一片落叶.那挂在梢头的树叶,当初不过是一星鹅黄,继而碧绿,甚或泛红,后不知不觉地暗淡成褐色,化为泥土.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尘世闻所有生物轨迹.

    作者:李美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不当所致的不育

    经常过量饮酒.酒精可以干扰中枢神经对性兴奋激动反射的传递,使其受到抑制.酗酒后男子的血循环中,睾丸酮激素水平下降30~40%,长期饮酒还可引起肝脏内睾丸酮降解酶过于活跃,从而使睾丸酮的分解速度加快,不能被身体组织充分利用,导致生殖腺功能降低,抑制精子的生成.实验还证明:长期或大量酗酒,还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使70%左右的精子发育不良或失去活力.有的男子在酗酒后同房还可能出现阳痿或不射精.

    作者:大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蔬中圣品话萝卜

    秋冬时节,脆生生、水灵灵的萝卜又上市了,纷纷登上家常餐桌,让人品味.萝卜,又名芦菔、莱菔等,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汉初《尔雅》已有记载,此后北魏的《齐民要术》及唐代的《新修本草》已有记载,至北宋,南北各地均大量栽培.如今,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两大群类,论外型有长圆、圆锥、圆球等之别,论颜色有红、黄绿、白、青绿等之分,论块根用途,又有菜用萝卜、果用萝卜、腌制萝卜等类型之别.中国萝卜依栽培季节又分为秋冬型、冬春型、春夏型和夏秋型,其中以夏秋播种、秋冬收获者为佳,秋冬型萝卜主要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等.冬春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樱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春夏型萝卜主要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日红.夏秋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四季萝卜,主产于欧洲西部、美国及中国,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南京杨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在我国众多的萝卜品种中,以天津的沙窝萝卜、安徽的枞阳萝卜、广州的耙齿萝卜、江西南昌的涂州萝卜、山东的高脚青萝卜、南京的杨花萝卜、北京的心里美萝卜、青岛的大青皮萝卜等为著名.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平常心看老年斑

    人到老年,在颜面、手背等处皮肤常常会出现一些扁平的黑褐色斑块,人称老年斑,俗称“寿斑”.原来认为寿斑的出现只不过是衰老的信号和有碍美观而已,但现在看来并非完全如此.寿斑发生的原因虽并未完全搞清楚,但它是人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的表现之一,这是为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当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与脂质作用后,可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积聚可变成脂褐质.脂褐质在皮肤中沉着,被真皮层中色素细胞吞噬,积蓄在皮肤下,即成为褐色的老年斑.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严重的是这种脂褐质还可在人体其他组织细胞内沉积,如果它沉积于大脑的神经细胞中,便会使人患上老年性痴呆症,故老年斑不仅仅是一种皮肤改变,而且是人体生理性衰退在皮肤上的表现.

    作者:严余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陈言三因学说对养生的指导意义

    陈言(约1131-1189年),字无择,宋代青田人,宋代著名医学家.陈言一生著有《依源指治》(已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下简称《三因方》),曾评注《产育保庆集》.其主要著作《三因方》创立了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劳倦、金刃虫毒等为不内外因的三因理论,发展了仲景的病因学说.《三因方》虽未单独列章节专论养生,但作者认为,其“三因学说”对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卫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兴游无锡“东林书院”

    前不久,去无锡出差.出了火车站不远,看见“东林广场”的字样,心想此处莫非与闻名遐迩的明代“东林书院”有关?于是便询问路人,走进了名为“苏家巷”的小巷内,一会儿,“东林书院”四个字就映入眼帘,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进去参观.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南宋时荒废.

    作者:康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娱自乐益健康

    人生步人老年以后,不免会有怅然和寂寞之感,再加上体力和精力减退,乃至疾病缠身,使得一些老年人精神萎靡,独居斗室.殊不知,这样一来心情更加郁闷,加速了身心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自娱.首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绪,要有乐观的态度.人老了,清闲了,心情就尽量坦然一些.古诗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应该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信条.不必太计较,不要找气生,气是百病之源.

    作者:许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金秋食蟹“十八忌”

    “秋风起,闸蟹肥”,这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正是人们品尝河蟹的佳时节.螃蟹是我国河蟹的总称,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其中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和河北胜芳镇的“胜芳蟹”为肥美,个大丰满,肉嫩黄香,饮誉全国.螃蟹营养丰富,味极鲜美,自古以来就深受美食者的青睐.民间有云“一蟹上席百味淡”.清朝李渔有言:“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据测定,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9毫克.可见螃蟹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脂肪却是猪肉的1/10,比鸡、鸭等肉的脂肪含量都低,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维生素A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比一般鱼类高出2~4倍.另外,祖国医学认为螃蟹味咸,性寒,蟹肉有清热、滋阴、散血结、理经脉等功用.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下身”有异味 为何除不尽

    有位姑娘,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参加工作已有2年,早已过了“花季年龄”.可是,她遇到了“麻烦”.姑娘姓李,性格外向,长相可爱,是个快乐、自信又是受到周围朋友羡慕和喜爱的少女.可是,进入高三不久,在一个闷热的晚自习课的晚上,她感到自己的“下身”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使其感到心情紧张.下课以后,她逃也似地回了家.从此以后,她总是担心“下身”会发出异味,因此害怕与人相处.

    作者:小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