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珠
在我国,人们一日三餐总离不开筷子,男女老少都能运用自如.筷子轻巧、别致,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因此,宾客们在丰盛的中国佳肴面前,用上一双精美的筷子,也是一件乐事.如果说,中国的饮食是一部灿烂文化篇章,那么,筷子更是如此.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这是明人程良规写的一首《咏箸》诗.诗人对竹箸的遭遇,颇为不平.
作者:赵德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陈言(约1131-1189年),字无择,宋代青田人,宋代著名医学家.陈言一生著有《依源指治》(已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下简称《三因方》),曾评注《产育保庆集》.其主要著作《三因方》创立了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劳倦、金刃虫毒等为不内外因的三因理论,发展了仲景的病因学说.《三因方》虽未单独列章节专论养生,但作者认为,其“三因学说”对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卫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枕头是日常所需的必备之品,但现代人的枕头多是批量生产的商品,商场、杂货店随处皆可买到.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中药枕头,这既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量身定做其大小、高度,还可以根据体质或原有疾病进行合理配方,达到疗病养生之目的.此时节适合于药枕的使用,如养生著作《保生要录》中讲到:“立秋后至立春前,欲西其首,常枕药枕,胜于宝玉.”这是老祖宗的养生之道,他告诉我们立秋之后到立春之前,睡觉的方向宜朝向西面,重要的是,需要制作药枕来枕,这样养生之功效胜于枕着一块玉石宝物.药枕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么?下面先来听一则小故事吧.
作者:子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俗话说:香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一、绿茶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茶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作者:谢康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荡气回肠的乐章,始于无闻,终于无闻;湍急飞泻的瀑布,始于宁静,终于宁静;声势显赫的权势,始于落寞,终于落寞.形形色色的人生,始于平淡,终于平淡.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况味.生命的过程,本来就很平淡,如一片落叶.那挂在梢头的树叶,当初不过是一星鹅黄,继而碧绿,甚或泛红,后不知不觉地暗淡成褐色,化为泥土.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尘世闻所有生物轨迹.
作者:李美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一般来说,酷暑与严寒,都是比较难熬的日子.然而我却不然,因为我有以温制热,以温制寒的养生原则.所谓以温制热,就是不要用冰(冷)解热;所谓以温制寒,就是不要用热(烫)抗寒,保持热冷中和.离休后,有时间读书,学习养生之道.我从中医学上找到养生理念.《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生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懂得蓄阳保阴,阴阳平衡操作方法;懂得冬夏过多损耗阳气都会给生命健康造成损伤.养生要顺应季节,懂得天地万物都是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变化规律的.所以,要当生则生,当长则长,当收则收,当藏则藏.
作者:祝步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这些有胃病史的人以消化性溃疡病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病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而且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溃疡病疼痛部位不定,缺乏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所有的规律性上腹痛.另外,老年人以高位溃疡较多,疼痛可向背部及剑突下放射,有的患者还可向胸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二是并发症多,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
作者:竹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前不久,去无锡出差.出了火车站不远,看见“东林广场”的字样,心想此处莫非与闻名遐迩的明代“东林书院”有关?于是便询问路人,走进了名为“苏家巷”的小巷内,一会儿,“东林书院”四个字就映入眼帘,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进去参观.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南宋时荒废.
作者:康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人生步人老年以后,不免会有怅然和寂寞之感,再加上体力和精力减退,乃至疾病缠身,使得一些老年人精神萎靡,独居斗室.殊不知,这样一来心情更加郁闷,加速了身心的衰老.因此,老年人应该学会自娱.首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绪,要有乐观的态度.人老了,清闲了,心情就尽量坦然一些.古诗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应该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信条.不必太计较,不要找气生,气是百病之源.
作者:许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红楼梦》中提及到不少养生之法,捶背就是其中之一.如在第五十三回中宝玉见晴雯将孔雀裘补完,已累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来替她捶背,捶打了一会,晴雯的精神才渐见好转.捶背,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很多老年人觉得腰酸背痛时,常会捶捶背,感觉轻松许多.中医认为,捶背可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背部是人体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有多个与全身脏腑相关的穴位,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适当捶打背部,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作用.例如,捶打背部的肝俞穴,能缓解肝胃不和、腹胀、眼睛干涩等不适症状.捶打背部胆俞穴,则能防治胆囊炎、口苦及胁肋胀痛等病症.
作者:泉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金秋时节,桂花盛放,不仅将大自然打扮得分外妖娆,也为食苑王国平添几分韵味.桂花食用历史悠久,屈原在《九歌》中就有“援斗兮酌桂浆”之句,说明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把桂花制成佳酿了.东汉的《礼乐》中亦有“尊桂酒,宾入乡”的叙述.唐代时,民间已出现以鲜栗子肉为主料,配以桂花等煮烧而成的桂花鲜栗羹.宋代苏东坡称桂花酒风味不凡,在《桂酒颂》中写道:“以桂酒方授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清代《养小录》中有《餐芳谱》一章,在记载的20余种鲜花馔中就有“桂花栗子”.如今,以桂花加工而成的食品五花八门,足令人大饱口福.
作者:沃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陕西省白水县阳武村有座仓颉庙,它是后人为纪念仓颉而修建的.仓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人称仓公、仓圣、仓帝,尊为“文字始皇”,是形象文字的创造者.每逢谷雨节,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游人纷纷前往朝拜.仓颉庙何时始建,无有考证,但据庙内石碑记载,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就有相当规模了.《白水县志》记载:“仓颉庙,在黄龙山下,不知何年所建,宋有一碑,镌‘著作佐郎吕大仿偈’八字.”如今的仓颉庙,经过历代维修,建筑宏伟,占地17庙,主建筑有山门、前殿、戏楼、钟鼓楼、两侧厢房、中殿和仓颉墓冢.
作者:范士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长期坚持运用反常养生法进行锻炼,可收到奇特的(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兹把常见的八种反常养生法介绍如下.一、倒立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和印度就已有这种养生法.我国《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公元196年就曾用此法治病和养生,並获神效,后为历代僧侣所效法.由于人久立易致内脏下垂、痔瘘、脚肿及脑供血不足等病症,而倒立改善了血液循环和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分配,並能增强内脏功能,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消除大脑疲劳,使人祛病延年.印度、美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盛行倒立健身法.
作者:李育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什么是幸福?一般人会说:吃得香,睡得着;而饱受便秘折磨的人却说是,睡的香,解的快.的确,口腹之欲还只是对滋味的咀嚼享受,而痛快排便,才是一种淋漓的幸福.饮食进出的顺畅无阻,不仅是我们,也是其他生物健康快乐的根本保证啊!人常说,十人九痔.对于老人而言却是十人九便秘,他们多以虚性便秘为主,以气虚、血虚、肠燥为多.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种,因体弱多病,活动量过少,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再有就是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作者:卓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人到老年,在颜面、手背等处皮肤常常会出现一些扁平的黑褐色斑块,人称老年斑,俗称“寿斑”.原来认为寿斑的出现只不过是衰老的信号和有碍美观而已,但现在看来并非完全如此.寿斑发生的原因虽并未完全搞清楚,但它是人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的表现之一,这是为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当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与脂质作用后,可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积聚可变成脂褐质.脂褐质在皮肤中沉着,被真皮层中色素细胞吞噬,积蓄在皮肤下,即成为褐色的老年斑.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严重的是这种脂褐质还可在人体其他组织细胞内沉积,如果它沉积于大脑的神经细胞中,便会使人患上老年性痴呆症,故老年斑不仅仅是一种皮肤改变,而且是人体生理性衰退在皮肤上的表现.
作者:严余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很可能表明你的身体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美国健康杂志近日对不容忽视的5种疼痛做出了总结.下颚疼痛 继发症状为张嘴和闭嘴时可以听到咔哒声.可能原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主要症状是当病人张嘴时的急性下颚痛.上臂疼痛 继发症状为失去平衡.可能原因:帕金森病.患上帕金森病的一个早期明显症状是双侧肱二头肌的长期疼痛.预防方法: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男性患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下降40%.
作者:晓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同疾病作斗争的工具,自从被认识后,它就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用药物治病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手段,如果人们能用调节生活、增强体质等方法调整机体与外界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关系,就没有必要去求助乃至依赖药物.
作者:文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秋冬时节,脆生生、水灵灵的萝卜又上市了,纷纷登上家常餐桌,让人品味.萝卜,又名芦菔、莱菔等,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汉初《尔雅》已有记载,此后北魏的《齐民要术》及唐代的《新修本草》已有记载,至北宋,南北各地均大量栽培.如今,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两大群类,论外型有长圆、圆锥、圆球等之别,论颜色有红、黄绿、白、青绿等之分,论块根用途,又有菜用萝卜、果用萝卜、腌制萝卜等类型之别.中国萝卜依栽培季节又分为秋冬型、冬春型、春夏型和夏秋型,其中以夏秋播种、秋冬收获者为佳,秋冬型萝卜主要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等.冬春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樱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春夏型萝卜主要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日红.夏秋型萝卜主要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四季萝卜,主产于欧洲西部、美国及中国,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南京杨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在我国众多的萝卜品种中,以天津的沙窝萝卜、安徽的枞阳萝卜、广州的耙齿萝卜、江西南昌的涂州萝卜、山东的高脚青萝卜、南京的杨花萝卜、北京的心里美萝卜、青岛的大青皮萝卜等为著名.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所谓“五余”指的是余年、余闲、余力、余热、余寿.能不能珍视、善待“五余”,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更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质量.一、余年青春留不住,年龄不饶人,不知不觉间人变老了,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在家赋闲,此谓之“余年”、“晚年”.消极者视余年为“垂暮之年”,感到孤独、寂寞与无聊.这种伤老的心理使人活力降低,心理能力下降、情绪消沉,意志衰退,加速生理上的老化或导致新的疾病.积极者视余年如“发之有冬,日之有夜,晴之有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足怪也.石崇说:“高歌凌云兮乐余年.”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第二青春从60岁开始”.生命的衰老固然无法抗拒,但老年人完全可以做到“人老心不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免疫功能主要受大脑皮层机制制约,年轻化的心态会促使免疫力功能年轻化、使它增强活力,从而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巩固和提高.
作者:胡玉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由于人在日常活动中,大都是前后左右上下这类直线活动,却很少旋转活动,大脑对接受旋转信息刺激不多,因此旋转锻炼可以弥补其他活动的不足而提高大脑功能.旋转锻炼时间、场地根据自身适应条件可以任意选择,旋转越圆越好.每日旋转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或分多次每日60分钟以上.旋转姿势:一般可站立(即原地旋转),包括走、跑、跳打圆圈旋转;站立困难或病后恢复期体虚者可坐位,也可边看电视边转;年老体弱或者有心脑血管病或其他慢性病者可睡在床上练习旋转.
作者:虞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