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铁兵;朱晓博;顾东黎
目的:对皮肤科护士临床用药中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安全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杭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科患者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用药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加强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力度,采取有效地安全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皮肤科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加强用药中的安全监护,提高护士的用药水平对于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医院考勤不仅是计发员工工资奖金及福利补贴的基础证据,还与医院的质量管理、患者的满意度息息相关.传统的手工考勤管理模式存在多方面不足.请休假、排班、上下班考勤是考勤管理的主要板块,从这几方面人手,实行考勤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黄水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探讨有效心理保健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出社区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采用发放及填写自制问卷的形式,详细分析其心理状态.结果:社区总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其中较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约有67.5%的患者属于轻、中度问题,17%的患者属重度问题.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发生心理问题.故社区应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保健对策,促进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其尽早康复.
作者:陈金友;高越;王晓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98.32±1.68)分,高于对照组的(81.23±5.12)分(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柳玉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文章对中医儿科发展现状、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任玉梅;朱珊;侯江红;单海军;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的用药形式,是中药饮片的有益拓展形式.市场的扩容、临床的需求,期待中药配方颗粒扩大准入区间,文章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优势、现状、政策监管等进行分析,探索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策略.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饮片具有显著优势,合理放开市场准入势在必行,同时实现有效监管,提出若干监管建议,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良性竞争发展,服务中医临床需求.
作者:李建会;张霄潇;荆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引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建立“医疗特色”护理责任小组,加强基础护理,完善患者健康教育体系,优化护理排版模式,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护理安全.并评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心内科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1);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之前的84.51%上升到了96.72%,患者满意度也较之前的82.43%上升到了95.62% (P<0.05).结论: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确保了护理安全,增进了护患和谐.
作者:陈婷婷;金建芬;孙红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分析前,对采血标本质量控制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应对策略.方法:收集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一年来有分析误差的血液标本及其血常规检验资料102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观察在不同采血部位和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常规的后检验结果有何影响.结果:不同部位采血及不同检测时间,是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且应根据问题实施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结论:提高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减少标本误差,对检验准确度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强鑫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掌握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问卷对某三甲医院ICU护士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ICU护士在MDRO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得分为(23.52±2.23)分,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无差异,不同年资、培训次数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结论: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知识的认知仍需进一步加强,需重点加强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作者:卓彩平;曹拂晓;李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医专业床边教学作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重视临证经验的传授,重视“望、闻、问、切”的技能培养.针对现阶段在中医床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中医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一定成绩,为高等中医教育顺应医教协同新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刘萍;耿赟;薛轶燕;吴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甚至已经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也随之到来,但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机遇.文章对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建设现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作者:林升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用药中安全隐患的具体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湖州市2012~2013年12家医院手术室发生的38起用药安全事故资料,并对上述事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对策.结果:经过数据收集和调查统计,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没有依据相关规范用药;护理人员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医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人员素质不足等.结论:为进一步控制手术室用药中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重视用药安全管理;规范、加强用药行为;提高人员药理知识的学习;重视医生、麻醉师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患者手术中用药安全.
作者:陆梦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形式,提出有效建议,促进优生优育.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浙江省嵊州市400名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60%的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有所了解,其中65%的孕妇的知识来自于图书、报刊.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量很高,其中孕产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优生优育知识、孕产期日常保健等9项保健知识的需求量高,希望通过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专辑和医护人员获取.结论:浙江省嵊州市孕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比较低,需求比较高,保健机构应对孕妇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作者:郑幽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探讨中医疼痛科护士长的工作管理经验和技巧.文章对护士长管理岗位中护理理念的创立,护理发展方向的确定、通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技巧和方法,如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做一阐述,为培养中医院疼痛科优秀护士长提供经验和方法.
作者:丁晓医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制定相关干预对策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学习并了解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采用每月定期随机抽样法对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安全考核,并结合每次考核结果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评价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及技能水平情况,并对潜在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结果:经过随机考核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相似或各异的护理安全问题,如医疗环境问题、安全制度不落实、护理人员问题等.结论:通过此次回顾性抽查考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确实存在一些潜在护理安全问题,通过对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及相关护理制度的完善,加强医护合作,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效率,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詹建华;马亚红;俞叶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参与活动的增多,女性的生存压力逐渐加大,各种各样的压力引发了诸多疾病,在这之中,妇产科的肿瘤病情尤其引入关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更好预防和治疗妇产科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当今主流医学中关于妇产科肿瘤治疗方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减少患者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陈红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类专业必修课,政策性强,法规性的用语严谨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实现学生基本素质及执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束雅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儿科医生防控医疗纠纷的技巧,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和家属的住院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5月浙江省一些医院儿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于2014年6~12月实施相应管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儿科住院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2013年12月~2014年5月,儿科共收治468例患者,其中住院满意度差为32件,发生率为6.83%;2014年6~12月实施相应管理干预措施期间,儿科共收治476例患者,其中住院满意度差为16件,发生率为3.36%.干预后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科医疗纠纷出现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科住院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茅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胃肠外科胃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为临床采取更合理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7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胃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胃癌手术患者对疾病诱因、并发症、药物使用及饮食治疗等缺乏了解.82.4%的患者表示强烈需求饮食、心理上的指导,并对治疗常识也有极强的要求,72.3%的患者强烈需求出院方面的指导.健康教育执行者中,患者希望是医护人员合作.患者愿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床旁个体化指导.结论: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上存在缺陷,对健康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护理人员应增强自我健康教育水平,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树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医嘱护理,观察组在实施急诊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到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降低急诊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邱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