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白娟;禄保平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和ISO9001标准建立供应室质量体系,比较实施ISO9001前后的消毒供应服务质量、灭菌物品供应服务效率、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5.2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3.51% (P<0.05);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灭菌物品的供应效率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丽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医用耗材在医院医疗收支中的比重与日俱增,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适应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建立二级库管理是医用耗材管理的趋势,文章对医院建设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马文娟;吴临军;陈群;陈华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农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就诊行为及医疗负担,提出减轻农村患者的医疗负担和提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浙江省长兴县农村中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5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走访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的就诊行为及医疗负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6.7%的农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选择农村及乡镇医院进行就诊治疗,52.1%的患者选择市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且市级及以上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要远高于乡镇医院.结论: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单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农村患者合理就医,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对慢性疾病的保障水平,可减轻农村患者的医疗负担和提高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作者:葛爱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代煎中药是医院中药药事管理的新型服务模式,但由于目前尚存许多监管盲点,目前代煎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有效的监管模式,才能既方便病患,又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内涵,在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制,改善护士工作模式,采取弹性排班,开展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开展护理延伸服务,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前后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除外病区管理维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谢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寻影响急诊输液室医疗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由医生、护士、配置中心、药房药剂师、后勤工作人员、医务处等共同制定急诊输液室的医疗安全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方案.结果:通过医院各部门的积极参与,规范了急诊输液室的制度,降低了急诊输液室患者的安全隐患.结论:急诊室输液室应注重团队合作,医疗全过程注重团队合作,方能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金双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目前影响我国医学生幸福感存在的相关因素及未来解决途径.方法:在大学生和医学生是共性个性的关系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影响大学生及医学生幸福感相关因素的异同点,针对上述因素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出系统的解决思路.结果:影响医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校园内外多重因素,因此解决思路也同样具有多维性.结论:我们应当从分析影响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出发,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制定针对相关因素的合理方案,从而促进医学生个人幸福感的提升.
作者:叶海勇;白璐;沈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医院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中医医院中的急诊科,需全面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以适应新医改的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俊;丁邦晗;唐光华;刘云涛;奚小土;叶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角色代入法”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角色代入”和常规教学法教学的学生各30名.比较在“角色代入”教学研究后半年内2组平均出科成绩,记录成绩优良和合格人数,“角色代入”教学组学生半年后进行调查问卷,并将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教学方法出科成绩优良人数无差异,且“角色代入法”教学组半年内的平均出科成绩优良的人数,大于常规教学组;成绩优良人数与“角色代入法”教学方法具有相关性(OR=1.833,P<0.01).其中“角色代入法”教学组学员调查问卷分数高分中成绩优良的较多.统计显示在“角色代入”教学组中,成绩优良与问卷高分有相关性(OR=4.677,P<0.01).结论:“角色代入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作者:张毅;张敏;刘晨萍;程亚男;邵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陈璐;颜双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助产士是在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由于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助产士可能面临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理、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职业危害.助产士应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适当调节工作强度,确保身心健康,避免各种职业性损伤.
作者:范如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输液巡视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查找静脉输液巡视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有效对策.结果:通过半年的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静脉输液巡视的改善率达到81.1%,实现了预期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静脉输液的巡视率,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钟小容;潘雨萍;孙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ICU肿瘤危急重症患者在严重感染后的综合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并受到感染的ICU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ICU感染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总时间,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消失、ICU治疗总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度.
作者:朱张洁;沈彩芳;徐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文章探讨了共识议题的概念、形成方式,以及学习目标和共识议题的异同,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共识议题的形成低年级阶段可以教师拟定为主,高年级阶段可自主讨论拟定,目的是使共识议题更能结合教学大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王洪武;蔡青;李德杏;田露;袁卫玲;王玉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病房的28名护理人员与入住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名护理人员和34例患者,分别采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医生、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考核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基础护理落实率、危重护理落实率、护理文件书写达标率等护理质量评估指标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满意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护人员的协作关系.
作者:章维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针对丙肝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丙肝患者80例,均为浙江省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丙肝患者,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总遵医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P<0.05).结论:针对收治的丙肝患者,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提高遵医依从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戴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模式与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病人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0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个性化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其中个性化护理组共48人,其中女28人,男20人,循证护理组共42人,其中女26人,男16人,分别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及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情况.结果:个性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8%,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性化护理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循证护理组相当,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性化护理组的情感功能明显优于循证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的整体健康以及躯体功能明显优于个性化护理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个性化护理都可以有效控制肝胆外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个性化护理措施更侧重于解除肝胆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循证护理措施则能更好解决患者整体健康及躯体功能问题.个体化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均有利于肝胆外科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两种护理模式各有优势,可在临床实际中结合应用.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胃癌术后留置管道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胃癌术后留置管道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判,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完善管道管理制度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后,胃癌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出现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脱落、堵塞及并发症等意外情况的概率较实施风险管理方法之前具有明显的降低(P<0.01).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发生意外护理事件的概率,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Spec服务模式在体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管理体会.方法:在体检过程中实施Spec服务模式,顺畅体检流程,分解细化体检全过程,体现护理服务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结果与结论:Spec服务模式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创造性、联动性和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能够丰富查体服务内涵,促进体检工作的有序发展.
作者:李欣;阎晓然;张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以在慈溪市人民医院产科工作的38名助产士的临床工作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做出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助产士发生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的目的.结果: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头刺伤、羊水污染、血液污染、体液等其他污染,分别占比35.90%、25.64%、12.82%、25.64%;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的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危险率分别为85.71%、14.29%、0.00%;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士及其他职位的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危险率分别为0.00%、14.29%、85.71%,说明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助产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职位有关,且工作年限越长、职位越高的助产士发生危险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全面提高助产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完善必要的防护措,保证助产士的人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沈利娜;胡慧红;陈红儿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