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筱蓉;李丹婷;吴露霞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内容的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妙;张丽香;甘雅丽;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方案、目标,在骨科病房实施5S管理,对护理事件风险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在实施5S现场管理前,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05%和94.53%,实施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11%和9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现场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夏晶晶;孙惠萍;朱艳丽;陈华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将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员、督察员、组织员、协调员、评审员和心理辅导员等多元化的角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切实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
作者:梁晓伦;王艳杰;曲姗姗;肖炜;黄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15年正式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门类中独立设置之后,面临医教协同、“双轨合一”的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新问题: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有矛盾,研究生课业压力增大等.必须采取修订培养方案、理顺管理体系、加强导师培训、完善监控体系等众多措施来保障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体系.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关怀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就医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疾病认知和就医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矛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小燕;楼群儿;吴维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状况,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以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应该进行婚检人数及实际婚检人数进行统计,并对婚检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结果:浙江省绍兴市2015年应该进行婚检人数约为15万人,实际进行婚检人数约5万人,婚检率约为33.33%;检出疾病包括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占比分别为10.00%、0.17%、0.33%和0.17%.结论:婚前医学检查男性疾病总检出率高于女性总检出率,生殖系统疾病均占比较大,婚前检查是对自己及婚配对象的负责任表现,可以有效提高婚孕质量,避免婚姻矛盾产生,做到优生优育.
作者:陆佳丽;黄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管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恩泽医疗集团(中心)恩泽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和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医护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医护依从率为96%,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和82%(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陈丽;赵旭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呼吸科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12月之间呼吸科护士护理用药过程中医嘱处理、药物配制、执行用药三个重要环节中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对该类事件影响因素的类型、来源和处理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共发生846例次护理中断事件,按照影响因素类型分类,前三位分别为意外因素、主观因素、损毁因素,占42.4%、26.1%和22.8%;按照影响因素来源分类,前三位分别为环境因素、家属因素、医生因素,占26.7%、25.5%和15.7%;对处理结局进行分析,其中医嘱处理环节出现意外的积极处理率高,占15.9%,执行用药环节消极处理率高,占97.4%.结论:影响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处理结局多以消极处理为主,应当加强护士的相关培训,强调用药护理的重要性,总结影响因素,避免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顾亚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使用自制的问卷,收集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0.77%,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1.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周玉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神经内科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性化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芳萍;李卫琴;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1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年龄、家族史、孕前体质指数及心理情绪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对产妇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加强自我锻炼,及时进行产前体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王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在中医骨伤临床医师考核模式方面所做出的具体实践;解析了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型.
作者:王彬;牛伟刚;吕振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层级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新护士带教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0例消化内科新护士,作为观察组,根据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的特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消化内科护理带教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开展层级培训,应用医院自制理论及技能考核试卷,旨在提高新护士的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并选取30例消化内科新护士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两组新护士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带教护士对新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及教师对新护士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实现新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升,推动了消化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蓉;夏云;徐佳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呼吸科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呼吸科患者特点的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新策略,比较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前的2014年和实施后的2015年的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风险管理新策略后,呼吸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5% (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并有效落实,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小芳;李丹;陈智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改造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充分考虑患者的就诊需求,改善就诊体验.结果: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后,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给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心、舒适的就医环境,患者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7.4%提高到了98.9%.结论: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管理流程的改善,能够有效优化整体流程,更符合患者的就诊需求,减少了流程因素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飞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对老年患者用药各个方面的研究讨论,对老年患者用药不规范现状的分析,来切实关注老年患者用药,提出老年患者用药的规范与建议,关爱老年患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楠;俞巧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护理电子病历覆盖了医院内护士的所有工作内容,结合国内外新的护理理念和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信息化,让护士在护理病历管理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中取得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工作效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使用新的护理病历管理系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整与调整,使护理病历系统更加接近临床使用的需求,使护理病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病历质量.并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实时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苏学;贺秀君;罗何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采取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在各个治疗节点上所耗时间及患者的病情转归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自入院前就开始的全程规范化护理,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顾俊杰;黄金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实施1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观察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减轻(SAS、SD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提高(QL-Index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和QL-Index评分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哲和;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ICU高危压疮监控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ICU高危压疮患者2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全面质量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高危压疮监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病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医院整理护理质量.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