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和;叶小燕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15年正式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门类中独立设置之后,面临医教协同、“双轨合一”的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新问题: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有矛盾,研究生课业压力增大等.必须采取修订培养方案、理顺管理体系、加强导师培训、完善监控体系等众多措施来保障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体系.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采取综合护理管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辅助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叠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该科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方面及医疗方面,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偏低,容易发生感染;泌尿外科的治疗常需要外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基于此,泌尿外科在科室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积极改善科室护理工作的情况,加大术前、术后的相关检查及监测,合理使用引流管及导尿管,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论述“教学相长”与“教学相知”的内涵,阐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论证在中医教学中建立“教学相知”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中医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二平;朱光;刘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方案、目标,在骨科病房实施5S管理,对护理事件风险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在实施5S现场管理前,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05%和94.53%,实施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11%和9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现场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夏晶晶;孙惠萍;朱艳丽;陈华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内容的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妙;张丽香;甘雅丽;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管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恩泽医疗集团(中心)恩泽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和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医护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医护依从率为96%,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和82%(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陈丽;赵旭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将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员、督察员、组织员、协调员、评审员和心理辅导员等多元化的角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切实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
作者:梁晓伦;王艳杰;曲姗姗;肖炜;黄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妇科实施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适当建议.结果: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理制度不健全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士实习时间,增加了患者消费.结论: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在妇科护理上有很大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
作者:林飞云;赵欣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舟山医院进行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5人,对照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透析后出院后二个月进行随访并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透析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出院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平均水平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海红;邬燕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文书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2015年1~6月对8名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的管理干预模式,2015年7~12月则对其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分别抽取300份护理文书,评估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文书质量情况,及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书写总体要求、医嘱单书写部分、体温单书写部分、护理记录单书写部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均明显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文书质量,更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监控护理文书质量的积极性.
作者:陈娟;应可;方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儿科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提高用药合理性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金华中心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314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其中涉及抗生素应用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860例涉及到抗生素的使用,使用率65.45%.调查发现单独用药患者427例(49.65%),二联用药患者294例(34.18%),三联用药患者97例(11.27%),四联用药患者42例(4.88%).在这次调查中共涉及到抗生素类药物28个品种,使用的抗生素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结论:抗生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基本上趋于合理,但是仍有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管理,提高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0名肝胆胰外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投诉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更高,投诉率更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性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应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科学分析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与前景展望,为护理发展方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各种疾病患者临床资料111例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未接受中医护理的患者资料110例作为B组.A组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模式,同时增加中医护理的干预模式.B组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模式.结果:A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97.11±2.36)分,B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83.25±6.18)分,A组的总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99.09%,B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A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B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在于能够以人为本,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充分体现中医的辨证施护,应用中医护理模式能够广泛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总满意度评分.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导乐”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70名初产妇为导乐组,采取“一对一导乐”模式,由1名有经验的导乐助产士为产妇提供全程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和分娩指导.选取2015年1~7月分娩的70名初产妇为对照组,接受常规三班轮换的产时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和产妇满意度.结果:导乐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导乐”模式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提高产妇分娩效果,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周雪微;高聪颖;张茜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500例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和3例手术医生为研究对象.对白内障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引起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存在的感染进行控制,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白内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了眼内炎发生率,研究中患者均未发生化脓性眼内炎,即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0%.结论:通过完善围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封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ICU高危压疮监控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ICU高危压疮患者2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全面质量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高危压疮监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病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医院整理护理质量.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20例肝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110例.风险管理组分析护理危险因素,行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结果:风险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风险管理组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防止风险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麟宏;林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卫生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病案统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肯定,真实、准确的医疗数据成为制定医院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有效统计出全院各病区、各科室、乃至各医疗组数据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改进后的病区工作日报系统为突破口,探讨如何有效监测医院住院业务指标数据.
作者:周林玉;陈灵峰;金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