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
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使用高危药品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自2014年7月在心血管内科患者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应用护理标识,在应用前后分别选取820例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应用之后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之前,而应用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之前(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使用高危药品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用药的差错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了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
作者:邱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就诊流程的优化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手术室就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流程管理理论与急诊科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急诊科实施规范化的就诊流程化管理.并评估优化就诊流程前后急诊科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将优化就诊流程运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上后,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79.56%提高到97.34%(P<0.05).结论: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发展.
作者:钱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芬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卫生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病案统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肯定,真实、准确的医疗数据成为制定医院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有效统计出全院各病区、各科室、乃至各医疗组数据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改进后的病区工作日报系统为突破口,探讨如何有效监测医院住院业务指标数据.
作者:周林玉;陈灵峰;金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研究探讨患者对放射科技师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加强放射科检验质量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放射科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而放射科技师的临床检验技术水平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基础,但影响患者对放射科技师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除放射科技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有服务态度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到患者对放射科技师的满意度评估.因此应当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加强放射科技师与临床相关科室的联系和沟通,还有放射科技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能,努力提高放射科技师的检验质量及服务水平.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呼吸科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呼吸科患者特点的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新策略,比较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前的2014年和实施后的2015年的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风险管理新策略后,呼吸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5% (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并有效落实,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小芳;李丹;陈智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5例ICU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使用护理标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20% (P<0.05);观察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8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4.00% (P<0.05).结论:护理标识能减少ICU管道安全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张雅婷;张秀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对老年患者用药各个方面的研究讨论,对老年患者用药不规范现状的分析,来切实关注老年患者用药,提出老年患者用药的规范与建议,关爱老年患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楠;俞巧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20例肝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110例.风险管理组分析护理危险因素,行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结果:风险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风险管理组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防止风险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麟宏;林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层级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新护士带教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0例消化内科新护士,作为观察组,根据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的特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消化内科护理带教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开展层级培训,应用医院自制理论及技能考核试卷,旨在提高新护士的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并选取30例消化内科新护士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两组新护士的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带教护士对新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综合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及教师对新护士满意度都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实现新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升,推动了消化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蓉;夏云;徐佳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介绍疝外科手术日间病房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日间病房在外科手术中的前景.方法:结合作者在上海华东医院疝外科进修期间,对日间手术操作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日间病房管理的理想方案.结果:日间病房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减缓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社会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患者、医院和社会三方均带来了一定益处,更适应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结论:日间手术既是一种概念上的革新,也是医疗上的新挑战,随着相应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更能满足中国医疗环境,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缓解了医院床位不足的局面,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叶丽珍;马柏强;胡巧美;李绍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舟山医院进行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5人,对照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透析后出院后二个月进行随访并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透析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出院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平均水平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海红;邬燕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500例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和3例手术医生为研究对象.对白内障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引起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存在的感染进行控制,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白内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了眼内炎发生率,研究中患者均未发生化脓性眼内炎,即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0%.结论:通过完善围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封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该科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方面及医疗方面,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偏低,容易发生感染;泌尿外科的治疗常需要外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基于此,泌尿外科在科室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积极改善科室护理工作的情况,加大术前、术后的相关检查及监测,合理使用引流管及导尿管,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146例消化内科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温馨提示卡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条件、疾病与治疗知识、医护配合常识、饮食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其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特检流程介绍、出院流程介绍、出院指导、宣教方法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有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等诸多优势.
作者:李展锋;江建颖;沈美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实施1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观察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减轻(SAS、SD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提高(QL-Index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和QL-Index评分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哲和;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肿瘤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嘱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化疗患者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和日常自我健康护理常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日常饮食等健康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在护理应用中,对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具有显著意义,能缩短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日常护理效率.
作者:宫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国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进行政策(即“双轨合一”)的全面推行,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实际,总结研究生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对策.研究生压力大和部门管理不协调成为研究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对策应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研究生自我管理,引入科学的循证管理研究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作者:单娥仙;王有文;张金涛;赵嬿;金亚菊;郭太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妇产科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260例产妇,根据产妇是否应用健康教育,将其分为健康教育组130例和常规护理组130例,前者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向产妇宣讲妇产科相关知识等;后者即行常规护理,未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方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健康教育组产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教育,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赢得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
作者:林巧;葛青;应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