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外科手术日间病房的护理管理

叶丽珍;马柏强;胡巧美;李绍杰

关键词:疝外科手术, 日间病房,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介绍疝外科手术日间病房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日间病房在外科手术中的前景.方法:结合作者在上海华东医院疝外科进修期间,对日间手术操作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日间病房管理的理想方案.结果:日间病房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减缓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社会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为患者、医院和社会三方均带来了一定益处,更适应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结论:日间手术既是一种概念上的革新,也是医疗上的新挑战,随着相应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更能满足中国医疗环境,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缓解了医院床位不足的局面,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舟山医院进行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5人,对照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腹膜透析后采用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透析后出院后二个月进行随访并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透析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具有显著差异,出院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得分平均水平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延续护理管理措施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基础治疗后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海红;邬燕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2014~2015年统计上报的72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本临床资料,结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追溯诱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针对具体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所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胎龄、侵入性操作次数、体重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新生儿性别与院内感染相关性不大.结论:导致新生儿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防治中应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方案,将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郑筱蓉;李丹婷;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应用品管圈管理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实施1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观察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减轻(SAS、SD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提高(QL-Index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和QL-Index评分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哲和;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肿瘤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嘱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医嘱护理的基础上,对化疗患者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和日常自我健康护理常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日常饮食等健康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在护理应用中,对家属进行饮食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管理具有显著意义,能缩短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日常护理效率.

    作者:宫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移动信息技术在门诊输液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改造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充分考虑患者的就诊需求,改善就诊体验.结果: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后,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和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给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心、舒适的就医环境,患者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7.4%提高到了98.9%.结论: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管理流程的改善,能够有效优化整体流程,更符合患者的就诊需求,减少了流程因素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飞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内容的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妙;张丽香;甘雅丽;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期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产房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心理舒适度及生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舒适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助产质量及产妇身心舒适度,降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紫美;周临;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措施与效果.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100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管理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教育管理前的血压水平(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还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质量,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

    作者:陈春梅;杨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化就诊流程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就诊流程的优化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手术室就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流程管理理论与急诊科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急诊科实施规范化的就诊流程化管理.并评估优化就诊流程前后急诊科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将优化就诊流程运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上后,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79.56%提高到97.34%(P<0.05).结论: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发展.

    作者:钱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放射科技师如何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思考

    研究探讨患者对放射科技师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加强放射科检验质量管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放射科质量管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而放射科技师的临床检验技术水平是确保检验质量的基础,但影响患者对放射科技师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除放射科技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有服务态度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到患者对放射科技师的满意度评估.因此应当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加强放射科技师与临床相关科室的联系和沟通,还有放射科技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能,努力提高放射科技师的检验质量及服务水平.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成效

    目的:探讨用药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成效.方法:将24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用药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用药管理水平得分、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药依从性、用药知识及用药管理水平得分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9.23±1.01)mmHg、(75.30±0.96)mmHg,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管理能增加社区老年患者用药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利于血压控制.

    作者:杨燕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146例消化内科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温馨提示卡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条件、疾病与治疗知识、医护配合常识、饮食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其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特检流程介绍、出院流程介绍、出院指导、宣教方法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有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等诸多优势.

    作者:李展锋;江建颖;沈美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加强神经外科使用约束带患者的安全管理

    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约束带使用率偏高的原因,总结使用约束带的安全隐患,提出要加强对神经外科使用约束带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欧阳李娜;丁晓珍;吴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在乳腺外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在乳腺外科出院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护理方面在患者出院后仍实施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建立整体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出院后1、2、6、12个月时的健康教育知识、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随着院外延续护理的进行,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着延续护理的进行逐渐提升,终达到100%.结论:延续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院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了患者的主动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调查与干预建议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妇科实施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适当建议.结果: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理制度不健全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士实习时间,增加了患者消费.结论: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在妇科护理上有很大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

    作者:林飞云;赵欣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管理在骨科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采取综合护理管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辅助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叠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前馈控制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前馈控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心内科健康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前馈控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安全意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前馈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更好的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王超群;杜晓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ICU高危压疮监控中的应用成效

    目的: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ICU高危压疮监控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ICU高危压疮患者2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全面质量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高危压疮监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病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医院整理护理质量.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风险管理在EICU护士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EICU护士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EICU实习的177名护士,按照是否采取风险管理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的带教方式.比较两组护生KAP各项得分、护理差错、职业暴露、无不良记录者、投诉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护生护理差错、职业暴露、投诉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纪录者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EICU护士实习带教中,可显著降低护生护理差错、职业暴露、投诉事件,提高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无不良纪录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施;张赞华;李家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