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施;张赞华;李家乐
护理电子病历覆盖了医院内护士的所有工作内容,结合国内外新的护理理念和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信息化,让护士在护理病历管理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中取得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工作效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使用新的护理病历管理系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整与调整,使护理病历系统更加接近临床使用的需求,使护理病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病历质量.并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实时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苏学;贺秀君;罗何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就诊流程的优化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手术室就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流程管理理论与急诊科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急诊科实施规范化的就诊流程化管理.并评估优化就诊流程前后急诊科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将优化就诊流程运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上后,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由之前的79.56%提高到97.34%(P<0.05).结论: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发展.
作者:钱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该科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方面及医疗方面,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偏低,容易发生感染;泌尿外科的治疗常需要外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基于此,泌尿外科在科室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积极改善科室护理工作的情况,加大术前、术后的相关检查及监测,合理使用引流管及导尿管,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影响儿科住院患者戴腕识别带依从性因素,为提高其戴腕识别带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10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未戴腕识别带的46例,占30.67%.影响儿科住院患者戴腕识别带的主要因素有不了解戴腕识别带的作用、戴腕识别带非常不方便、戴腕识别带与未戴腕识别带没有区别、戴腕识别带过松、戴腕识别带会产生过敏、洗澡时会取下腕识别带等因素,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戴腕识别带的认识,规范腕识别带使用,加强护理宣教等,可有效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戴腕识别带的依从性.
作者:黄东梅;毛杨芳;胡丽娅;缪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实施1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观察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减轻(SAS、SD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提高(QL-Index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和QL-Index评分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哲和;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5例ICU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使用护理标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20% (P<0.05);观察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8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4.00% (P<0.05).结论:护理标识能减少ICU管道安全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患者高度认可.
作者:张雅婷;张秀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国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进行政策(即“双轨合一”)的全面推行,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实际,总结研究生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对策.研究生压力大和部门管理不协调成为研究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对策应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研究生自我管理,引入科学的循证管理研究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作者:单娥仙;王有文;张金涛;赵嬿;金亚菊;郭太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关怀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就医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疾病认知和就医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矛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小燕;楼群儿;吴维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转化医学正得到广泛重视.要进行中医转化医学研究,必须分析转化医学在中医学领域的内涵.文章回顾了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探讨了其核心诉求,进而指出中医学发展借鉴转化医学思路的必要性,以转化医学理念探讨中医研究领域的现象,提出了中医转化医学研究策略.
作者:钟非;赵阿丽;王乐;周鹍;石磊;林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采取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在各个治疗节点上所耗时间及患者的病情转归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自入院前就开始的全程规范化护理,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顾俊杰;黄金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5S现场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方案、目标,在骨科病房实施5S管理,对护理事件风险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在实施5S现场管理前,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05%和94.53%,实施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11%和96.40%,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现场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护理事件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夏晶晶;孙惠萍;朱艳丽;陈华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妇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内容的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妙;张丽香;甘雅丽;王淑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科学分析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与前景展望,为护理发展方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各种疾病患者临床资料111例作为A组,再选取同期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未接受中医护理的患者资料110例作为B组.A组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模式,同时增加中医护理的干预模式.B组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模式.结果:A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97.11±2.36)分,B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83.25±6.18)分,A组的总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B组(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99.09%,B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A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B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在于能够以人为本,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充分体现中医的辨证施护,应用中医护理模式能够广泛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总满意度评分.
作者:王智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妇科实施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适当建议.结果: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理制度不健全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士实习时间,增加了患者消费.结论: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在妇科护理上有很大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
作者:林飞云;赵欣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0名肝胆胰外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投诉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更高,投诉率更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性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应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将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设为观察组,根据对策进行置管操作,探讨干预对策的效果.结果:导致置管困难和异位的原因有忽略患者个体化差异,占36.67%;置管入路局限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占31.67%;未及时进行置管,占31.67%;采用针对性对策后,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由76.67%提高到98.83%(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包括入路选择狭窄、个体差异明显、患者认知欠缺等,采用针对性措施,考虑个体化差异,对患者普及相关知识,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王碧芸;陈世英;朱亚敏;沈月秀;阮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15年正式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门类中独立设置之后,面临医教协同、“双轨合一”的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新问题: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有矛盾,研究生课业压力增大等.必须采取修订培养方案、理顺管理体系、加强导师培训、完善监控体系等众多措施来保障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体系.
作者:白娟;朱志军;禄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2014~2015年统计上报的72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本临床资料,结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追溯诱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针对具体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所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胎龄、侵入性操作次数、体重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新生儿性别与院内感染相关性不大.结论:导致新生儿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防治中应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方案,将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郑筱蓉;李丹婷;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约束带使用率偏高的原因,总结使用约束带的安全隐患,提出要加强对神经外科使用约束带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欧阳李娜;丁晓珍;吴靖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