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林飞云;赵欣梅

关键词:妇科, 整体护理, 问题, 建议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妇科实施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适当建议.结果: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理制度不健全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士实习时间,增加了患者消费.结论: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在妇科护理上有很大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鄞州六院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以在鄞州六院内科病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6年1月14日~3月14日内科病区医院感染人数有19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50%,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50%、1.00%、0.00%、1.50%、1.50%、1.00%;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2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他发生率分别为23.81%、23.81%、9.52%、14.29%、28.57%;内科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白色念球菌感染率、支原体感染率、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分别为40.00%、40.00%、20.00%;调查当天,200例患者中有125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预防用药50例,治疗用药60例,预防加治疗用药15例,抗生素使用率为62.50%,在抗生素联合应用中,单独用药比例为92.00%,二联用药比例8.00%,三联用药比例0.00%.结论:对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预防院内感染,使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郑胤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妇产科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260例产妇,根据产妇是否应用健康教育,将其分为健康教育组130例和常规护理组130例,前者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向产妇宣讲妇产科相关知识等;后者即行常规护理,未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方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健康教育组产妇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融入健康教育,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赢得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

    作者:林巧;葛青;应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的探讨

    目的:对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为加强患者围术期管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4年4月开始对内窥镜微创治疗的患者实施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抽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之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P<0.05).而实施之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前有了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强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玲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儿科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目的:对儿科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提高用药合理性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金华中心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314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其中涉及抗生素应用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860例涉及到抗生素的使用,使用率65.45%.调查发现单独用药患者427例(49.65%),二联用药患者294例(34.18%),三联用药患者97例(11.27%),四联用药患者42例(4.88%).在这次调查中共涉及到抗生素类药物28个品种,使用的抗生素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结论:抗生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基本上趋于合理,但是仍有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加强对抗生素类药物的管理,提高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目的: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房42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妇产科病房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和护理因素有关,患者自身因素有年龄、体质及基础疾病因素,手术因素有手术时间、非主刀医师缝合、预防用药及切口消毒不完全等因素,护理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过长、病室感染、围术期用药和康复教育等因素.结论:针对导致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晓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的:探讨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妇科实施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发生进行分析,提出适当建议.结果:妇科整体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护理制度不健全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护士实习时间,增加了患者消费.结论: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在妇科护理上有很大优势,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克服.

    作者:林飞云;赵欣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我院中药房用药咨询汇析和对策

    目的:分析宁海县第一医院中药用药咨询情况,剖析咨询内容的侧重方向,更好提供药学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5月197人次咨询内容结果:中草药与饮片的辨别占到28%,中草药的煎服法占13%,忌口占到10%.结论:咨询内容对药材鉴别与药理作用相对重视,应从多种渠道满足患者咨询要求.

    作者:童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评价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神经内科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个性化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芳萍;李卫琴;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儿科患儿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与建议

    目的:对儿科患儿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提高儿科输液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8月~2015年3月在儿科进行静脉输液3天以上的860名患儿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表,对儿科患儿家属静脉输液安全需求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表总共分为10项内容,每项内容按照实际情况以1~5分给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家属对该项的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越高.结果:在这次调查中发现,静脉输液安全需求排在前5名的分别为担心护士一次穿刺未能成功、担心患者穿刺过程中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担心护士给药发生差错、担心药物使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及担心患儿输液过程中不听话易动.结论:儿科患者家属对静脉输液安全需求相对较高,需要全面加强儿科护士的培训力度,提高儿科护士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全面落实查对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切实满足患儿家属的静脉输液安全需求.

    作者:陈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前馈控制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前馈控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心内科健康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前馈控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安全意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前馈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更好的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王超群;杜晓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创伤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创伤外科护理记录缺陷和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4月~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创伤外科120份病历为对照组,分析创伤外科护理记录缺陷,针对护理记录缺陷,制定管理对策,2014年4月~2015年3月创伤外科的120份病历为实验组,实验组对护理记录缺陷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病历缺陷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病历内容不完整、不全面、缺乏连续性和字迹潦草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创伤外科护理记录缺陷采用积极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将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其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设为观察组,根据对策进行置管操作,探讨干预对策的效果.结果:导致置管困难和异位的原因有忽略患者个体化差异,占36.67%;置管入路局限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占31.67%;未及时进行置管,占31.67%;采用针对性对策后,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由76.67%提高到98.83%(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包括入路选择狭窄、个体差异明显、患者认知欠缺等,采用针对性措施,考虑个体化差异,对患者普及相关知识,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王碧芸;陈世英;朱亚敏;沈月秀;阮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患者用药规范性研讨

    通过对老年患者用药各个方面的研究讨论,对老年患者用药不规范现状的分析,来切实关注老年患者用药,提出老年患者用药的规范与建议,关爱老年患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楠;俞巧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探究有效提高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水平的方法.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对策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深化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加强对各项设备、仪器的管理,规范各项操作流程,才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黄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

    护理电子病历覆盖了医院内护士的所有工作内容,结合国内外新的护理理念和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信息化,让护士在护理病历管理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中取得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工作效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使用新的护理病历管理系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整与调整,使护理病历系统更加接近临床使用的需求,使护理病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病历质量.并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实时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苏学;贺秀君;罗何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80名肝胆胰外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投诉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更高,投诉率更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柔性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应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关怀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就医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疾病认知和就医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矛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小燕;楼群儿;吴维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2014~2015年统计上报的72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本临床资料,结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追溯诱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针对具体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所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胎龄、侵入性操作次数、体重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新生儿性别与院内感染相关性不大.结论:导致新生儿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防治中应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方案,将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郑筱蓉;李丹婷;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应用品管圈管理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活动实施10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心理康复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观察组患儿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方面的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减轻(SAS、SDS评分降低),生活质量提高(QL-Index评分升高),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的降低和QL-Index评分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改进癫痫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哲和;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预防眼科患者白内障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500例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和3例手术医生为研究对象.对白内障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引起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存在的感染进行控制,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白内障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了眼内炎发生率,研究中患者均未发生化脓性眼内炎,即眼内炎的发生率为0.00%.结论:通过完善围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封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