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目的:了解普外科平均住院日管理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浙江省荣军医院普外科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对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和手术次数进行分析,总结普外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管理建议.结果:2012年出院1598人,平均住院(8.4±2.3)天,床位使用率87.6%,手术次数1013例次;2015年出院2468人,平均住院(6.4±1.5)天,床位使用率98.0%,手术次数1316例次,4年间出院人数、床位使用率和手术次数逐渐增加,但平均住院日逐渐缩短.结论:影响普外科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较多,建议从加强门诊管理、完善住院流程、应用电子病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推广护理新技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改善普外科医疗服务治疗,提高医疗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欧阳秋菱;朱宇;叶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消化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使用自制的问卷,收集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0.77%,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1.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周玉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模式将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员、督察员、组织员、协调员、评审员和心理辅导员等多元化的角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切实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
作者:梁晓伦;王艳杰;曲姗姗;肖炜;黄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鄞州六院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以在鄞州六院内科病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6年1月14日~3月14日内科病区医院感染人数有19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50%,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50%、1.00%、0.00%、1.50%、1.50%、1.00%;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2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他发生率分别为23.81%、23.81%、9.52%、14.29%、28.57%;内科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白色念球菌感染率、支原体感染率、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分别为40.00%、40.00%、20.00%;调查当天,200例患者中有125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预防用药50例,治疗用药60例,预防加治疗用药15例,抗生素使用率为62.50%,在抗生素联合应用中,单独用药比例为92.00%,二联用药比例8.00%,三联用药比例0.00%.结论:对内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预防院内感染,使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患者的痛苦并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郑胤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管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分值,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得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FMA量表、ADL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L-90量表中焦虑、抑郁、敌对等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调节心理状态.
作者:邵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疼痛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P>0.05);采取综合护理管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辅助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更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叠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呼吸科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呼吸科患者特点的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新策略,比较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前的2014年和实施后的2015年的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风险管理新策略后,呼吸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5% (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并有效落实,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小芳;李丹;陈智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2014~2015年统计上报的72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基本临床资料,结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追溯诱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针对具体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所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胎龄、侵入性操作次数、体重等均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新生儿性别与院内感染相关性不大.结论:导致新生儿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防治中应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防治方案,将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至低.
作者:郑筱蓉;李丹婷;吴露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随着卫生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病案统计信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肯定,真实、准确的医疗数据成为制定医院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有效统计出全院各病区、各科室、乃至各医疗组数据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改进后的病区工作日报系统为突破口,探讨如何有效监测医院住院业务指标数据.
作者:周林玉;陈灵峰;金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护理电子病历覆盖了医院内护士的所有工作内容,结合国内外新的护理理念和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信息化,让护士在护理病历管理与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中取得了更加有效、便捷的工作效率.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使用新的护理病历管理系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整与调整,使护理病历系统更加接近临床使用的需求,使护理病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病历质量.并可以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与实时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起到有效作用.
作者:苏学;贺秀君;罗何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小儿科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小儿科102例就诊患者基本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就诊或住院治疗期间给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治疗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儿科推行健康宣教后,患者满意度达到9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患者预后效果良好,无再次复发.结论:在小儿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积极推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疾病预防和护理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杜晓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宁海县第一医院中药用药咨询情况,剖析咨询内容的侧重方向,更好提供药学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5月197人次咨询内容结果:中草药与饮片的辨别占到28%,中草药的煎服法占13%,忌口占到10%.结论:咨询内容对药材鉴别与药理作用相对重视,应从多种渠道满足患者咨询要求.
作者:童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呼吸科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12月之间呼吸科护士护理用药过程中医嘱处理、药物配制、执行用药三个重要环节中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对该类事件影响因素的类型、来源和处理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共发生846例次护理中断事件,按照影响因素类型分类,前三位分别为意外因素、主观因素、损毁因素,占42.4%、26.1%和22.8%;按照影响因素来源分类,前三位分别为环境因素、家属因素、医生因素,占26.7%、25.5%和15.7%;对处理结局进行分析,其中医嘱处理环节出现意外的积极处理率高,占15.9%,执行用药环节消极处理率高,占97.4%.结论:影响呼吸科临床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处理结局多以消极处理为主,应当加强护士的相关培训,强调用药护理的重要性,总结影响因素,避免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顾亚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12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家属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高,为(4.03±0.65)分,其次为对冠心病知识认知水平的(3.23±0.54)分及对出院指导认知水平的(2.34±0.24)分.影响因素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属的态度有关.同时,79.43%的家属表示迫切需要与很需要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且85.72%的家属对健康教育者的选择上倾向于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和帮助.结论:了解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认知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隐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芸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前馈控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心内科健康安全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前馈控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安全意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前馈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更好的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王超群;杜晓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期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产房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心理舒适度及生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舒适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助产质量及产妇身心舒适度,降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紫美;周临;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在乳腺外科出院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护理方面在患者出院后仍实施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建立整体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出院后1、2、6、12个月时的健康教育知识、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随着院外延续护理的进行,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着延续护理的进行逐渐提升,终达到100%.结论:延续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院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了患者的主动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措施与效果.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100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管理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教育管理前的血压水平(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还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质量,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
作者:陈春梅;杨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降低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病房42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妇产科病房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和护理因素有关,患者自身因素有年龄、体质及基础疾病因素,手术因素有手术时间、非主刀医师缝合、预防用药及切口消毒不完全等因素,护理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过长、病室感染、围术期用药和康复教育等因素.结论:针对导致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晓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关怀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疾病的认知、就医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疾病认知和就医配合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关怀性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时的焦虑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因护患沟通不到位引发的矛盾,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小燕;楼群儿;吴维焦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