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刘冬英;邹志辉;李文武
目的 探讨hsa-miR-499(miR499)和hsa-miR-608(miR608)成熟体常见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3746444 T→C和rs4919510 C→G)的遗传变异与中国南方人群鼻咽癌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原发性鼻咽癌患者612例和正常对照612人,采用TaqMan技术检测miR499和miR608成熟体单核苷酸多态(rs3746444 T→C和rs4919510 C→G)基因型,运用SAS 9.13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分析基因多态与鼻咽癌发病关系.结果 以rs3746444 TT基因型为参照,携带变异基因型(TC+ CC)的个体发生鼻咽癌危险增加44%(OR=1.44,95%CI=1.13~1.82);而携带rs4919510(GC+ GG)基因型个体发生鼻咽癌风险是携带rs4919510 CC基因型的1.58倍(OR=1.58,95% CI=1.21 ~2.07);且rs3746444C和rs4919510 G变异的等位基因个数与鼻咽癌发病风险均存在明显剂量反应关系(P<0.01).结论 人miR499(rs3746444 T--→C)和miR608(rs4919510 C→G)成熟体遗传变异可明显增加南方人群鼻咽癌发病风险.
作者:丘福满;杨小蓉;杨荣荣;吕嘉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适合湖北武汉城市圈重大疾病流行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Delphi法构建指标体系,甄选16名省内外专家和武汉城市圈9大城市的18名管理和工作人员参与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实证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武汉城市圈重大疾病预警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1项三级指标组成,专家权威系数和熟悉程度均>0.90,总指标体系和一级指标的克朗巴哈α系数及半分信度系数分均>0.80,三级指标与所属一级指标相关系数均数>0.51,大于它与其他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重要性评分与综合评分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 Wa =0.730(P <0.05).结论 预警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权重系数设置合理.
作者:荣幸;田祎;刘增艳;聂绍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郊区成年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具有率和技能掌握率,为开展郊区传染病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效区5 307名18 ~ 59岁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传染病相关的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和技能掌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预防流感有效措施”、“甲肝传播途径”、“乙肝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和“发热判断标准”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51.4%(2 684/5 221)、43.5%(2 294/5 276)、22.8%(1 212/5 307)、37.7%(1 999/5 307)和34.0%(1 802/5 299);“陪流感样病例去医院戴口罩”、“注射流感疫苗”、“就餐注意餐馆卫生”和“不共用毛巾”的行为具有率较低,分别为22.0%(1 165/5 304)、11.9% (631/5 281)、53.8%(2 848/5 291)和58.2%(3 085/5 297);“能快速获得传染病知识”和“能看懂简单的化验单”的技能掌握率较低,分别为55.5% (2 940/5 297)和36.9%(1 957/5 301).结论 北京市郊区成年居民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行为具有率和技能掌握率仍较低,学历较低应作用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作者:李海月;吴双胜;杨鹏;张奕;黎新宇;王全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添加剂三氯生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生理毒性作用.方法 以泥鳅为受试对象,观察三氯生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泥鳅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生理毒性作用,分别观察染毒后泥鳅死亡数,计算红细胞微核率和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三氯生染毒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延长,红细胞微核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浓度为2.765 mg/L时,微核率达到大,染毒后12、24、48、72 h微核率分别为(0.0206±0.0006)‰、(0.0293±0.001 5)‰、(0.0406±0.001 1)%、(0.0443±0.001 5)‰,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泥鳅肝脏中GOT和GPT活性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其敏感期出现在浓度为1.92 mg/L时.结论 三氯生对泥鳅有显著的遗传毒性与生理毒性.
作者:陈建军;豆晓飞;刘海津;杨雪洁;潘春梅;常重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制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胃癌量表QLASTCM-Ga并对其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程序化决策方式(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和量表开发理论分别研制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二者结合形成量表,并通过240例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对量表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评价,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配对t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量表及各领域的重测信度在为0.90~0.94,各领域内部一致性α值为0.86 ~0.93;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较好的结构效度;与QLQ-STO 52为效标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已知组比较显示较好的临床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与QLQ-STO 52接近.结论 QLASTCM-Ga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
作者:杨铮;陆金根;花永强;尤圣富;万崇华;郑培永;宋毅;柳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工作条件逐步完善,省会城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科研能力逐步提高,各种科研文章和成果开始大量涌现.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载体,其发表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对已公开发表的科技文献的统计分析可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反映一定时期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评价科研成果的传播与应用程度,以及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和发展状况[1].
作者:蒋宝婕;谭晓东;刘梦凡;王莹;陈萌;狄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RFA+ PEI)治疗2种方式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肝癌患者的倾向指数并按照倾向指数进行组间卡钳匹配,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有Child分级、HBsAg携带情况、年龄、肿瘤疾病史、甲胎蛋白含量和治疗方式;匹配前,肝癌患者的年龄、Child分级、肿瘤疾病史、HBsAg携带情况及甲胎蛋白含量等因素在2组患者中分布不均衡,RFA组和RFA+ PEI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0.896和0.924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43.9%和47.8%,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钳匹配后,共有140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率为52.7%,RFA组和RFA+ PEI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0.690和0.898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32.7%和47.7%,2组患者生存曲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48,P=0.001).结论 RFA+ PEI治疗方式对肝癌的治疗效果优于RFA治疗;在肝癌的治疗效果评价中,组间卡钳匹配法可有效控制混杂因素.
作者:石福艳;孟维静;安洪庆;王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呕吐与3种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的关系.方法 样本人群来自于安徽者马鞍山市出生队列,以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机构孕早期建卡并随访到分娩记录的5 084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不同呕吐程度与3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队列中4 653名单胎活产儿母亲在孕早期发生剧吐的有175人,占3.8%;轻微呕吐有2 937人,占63.1%,无呕吐有1 541人,占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发生轻微呕吐是发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RR=0.66,95%CI=0.45~0.96);孕早期剧呕是发生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RR =2.76,95%CI=1.51 ~5.05).结论 孕早期轻微呕吐和剧吐对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有不同影响.
作者:王磊;陶芳标;郝加虎;苏普玉;孙蕾;严双琴;徐叶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居民吸烟现况及现在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状况,为制定控烟政策及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城区的成年居民1 993人,对其吸烟情况、尼古丁依赖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6.2%,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6.0%,女性现在吸烟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02,P<0.01);青年人现在吸烟率(19.0%)低于中年人(39.5%)和老年人(39.0%);文化程度越低吸烟率越高,小学及以下居民的现在吸烟率高达41.0%,大专及以上居民仅为17.7%;现在吸烟者尼古丁依赖评测量表(FTND)平均得分为(3.92±2.72)分,中年吸烟者尼古丁依赖严重,平均得分为(4.41±2.86)分;文化程度低、开始吸烟年龄小、家庭或工作场所对吸烟没有限制、吸烟频率高的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较严重(P<0.01).结论 天津市居民吸烟现况及尼古丁依赖状况不容乐观;采用FTND定量分析现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健康干预.
作者:陈金彪;马骏;李长平;崔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岭南、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被居民用作凉茶的日常配料,《中国药典》[1]指出其干燥果穗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夏枯草具有降压、降糖、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甲状腺肿大、肺结核、淋巴结核、高血压等[2].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夏枯草临床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正逐步深入,但对其相关作用机制尚不太了解[3].目前对夏枯草食用和药用的安全性以及量效关系研究较少,迫切需要明确其安全性及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本文对夏枯草对人体各系统的功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芒果叶总黄酮(ML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方法提取芒果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评价芒果叶总黄酮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 芒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8.35%,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维生素C和芒果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546 9、2.973 9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0.253 0、3.861 2 mg/mL,清除能力与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芒果叶总黄酮浓度(x)与抑制率(y)之间拟合曲线,得出回归方程为:y=5.263 9 ln(x)+50.947,R2=0.982 1,表明芒果叶总黄酮在1~10 mg/mL剂量范围内能有效抑制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结论 芒果叶总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作用.
作者:王晓波;刘冬英;邹志辉;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卵泡生长发育和性激素分泌影响,探讨DEHP对未成年雌性小鼠卵巢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60只未成年(3周龄)清洁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100、400、1 600 mg/kg),每组15只,采用灌胃方式染毒,染毒容量为0.1 mL/kg,每天1次,每周5d,连续6周;染毒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取出小鼠卵巢组织连续切片观察卵巢各级卵泡数目构成比.结果 高剂量DEHP组血清中FSH水平为(0.72±0.04) mIU/mL高于对照组的(0.58 ±0.30) 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74±0.17) pg/mL]比较,低、中剂量DEHP组小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1.62±0.18)、(1.69±0.16)pg/mL]均降低,高剂量组[(2.11 ±0.04) pg/m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染毒组LH和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HP暴露对未成年雌性小鼠的卵巢发育具有毒性作用.
作者:刘瑾;蔡军;张晓霓;李昱辰;朱建林;叶萍英;张文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离子液体是一类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室温下呈液态的新型溶剂,因具有不挥发、热稳定等优势,曾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在化工合成中广泛应用[1].但是,其水溶性很强,极可能通过工业污水排放、废液残留等途径进入水体中,从而对环境产生潜在威胁[2].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较广,易于饲养,是理想的水生生物毒理学试验材料[3].研究表明鱼类的胚胎期和仔鱼期是整个生活史中对各种药物为敏感时期[4-6].本研究通过观察离子液体氯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 mim] Cl)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及仔鱼的毒性影响,旨在为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南平;燕帅国;王琼琼;杜启艳;常重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苯并[a]芘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损伤及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苯并[a]芘低、中、高剂量组(1.0、2.5、6.25mg/kg),每组8只,腹腔注射染毒13周;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1、mGluR2、mGluR3)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苯并[a]芘中、高剂量组大鼠平均潜伏期[(18.34±7.09)、(24.0±12.76)s]明显延长(P<0.05),高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9.00±3.64)s]与穿越平台次数[(4.11±1.36)次]明显减少(P<0.01),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大鼠海马组织mGluR1、mGluR2蛋白表达增高,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mGluR1、mGluR2蛋白表达[(1.09±0.29)、(0.85±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56±0.13)、(0.5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GluR3蛋白表达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慢性苯并[a]芘暴露可导致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代谢性谷氨酸受体表达增高,这可能是引发学习记忆能力受损的机制之一.
作者:段蕾;阎智伟;刘莹;聂继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武汉市13个行政区26个街道/乡镇抽取的15 ~ 69岁居民共5 495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数进行评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指数为(0.62±0.17)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指数分别为(0.69±0.18)、(0.55 ±0.20)、(0.60 ±0.24)分,不同地区、文化程度和年龄人群的健康素养综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汉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文化程度、年龄和经济收入.结论 武汉市人群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影响因素主要是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年龄、经济收入和婚姻状况.
作者:涂忆桥;李俊林;黄远霞;李毅琳;王磊;张玲;彭丽;钱尼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情况及网络使用行为特点,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3 571名中学生进行网络成瘾倾向问卷调查.结果 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6.9%,男生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22.1%)高于女生(11.7%) (x2 =55.338,P=0.000);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越高,上网年限>5年、频率>1次/d和上网时间>9h/次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23.1%、32.8%和48.5%;上网地点在网吧和上网目的玩游戏者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1%和2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在网吧上网、上网玩网络游戏、每周上网次数≥1次、上网时间≥1h/次是网络成瘾倾向的危险因素,上网获取信息是网络成瘾倾向的保护因素.结论 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需引导其改善网络使用相关行为.
作者:张宛筑;邓冰;黄列玉;王加好;田艳;王凤;谢舍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民族地区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测健康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91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医学生的总体健康得分为(6.13±2.52)分,3个维度中生理健康得分高,为(6.86±2.69)分,心理健康得分低,为(4.76±2.15)分;在过去1年负性生活事件中发生频率高的是人际关系,频率为69.12%,得分为(3.71±1.82)分,其次是学习压力,频率为60.47%,得分为(3.27±1.14)分;男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丧失和健康适应事件上应对方式好于女生,不同民族、年级以及生源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医学生在负性生活事件及其应对方式上亦不同;负性生活事件更容易使医学生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人际关系β=0.24、受惩罚β=0.11、丧失β=0.09、健康适应β=0.13、其他β=0.06),而消极应对不利于健康(β=0.28).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医学生健康有影响,应加强对医学生的相应指导.
作者:刘寿;王兆芬;张发斌;杜文琪;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甘肃省及河西走廊地区乙型脑炎(乙脑)疫区变迁趋势,探讨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特征.方法 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8-2010年疫情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局部地区调查,分析1980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前后甘肃省乙脑发病率和疫区地理分布变化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结果 1958-1980年,甘肃省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5/10万;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到2010年,发病降至0.13/10万,未出现乙脑较大流行;发病率较高的县(市、区)分布于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发病趋势与全省平均发病趋势基本一致,是甘肃省乙脑防控的重点地区;1958-1980年,河西走廊累计报告乙脑病例88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1981年以来,仅张掖市甘州区报告1例非本地发病乙脑病例;2011年8月调查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区、市)县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例,共发现疑似脑炎病例587例.结论 甘肃省在使用乙脑疫苗后,乙脑发病水平明显降低,东南部地区是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河西走廊是否存在乙脑病例尚需进一步调查并进行全面监测.
作者:王旭霞;王平贵;王芳;张晓曙;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居民在疫情不同时期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未接种原因,为今后应对大流行积累经验.方法 于2009-2010年分3次采用电话问卷对中国9个地区进行调查.结果 居民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10.67%(1 158/10 853),高于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的7.43%(806/10 853)(P<0.05);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调查时期公众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中,62.53% (6 786/9 695)是因未接到接种通知,而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人群中,62.22% (6 753/10 047)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接种.结论 流感大流行阶段,居民对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了解甚少,接种意识不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较好,居民接种意愿较高,疫苗优先接种政策的执行情况较好.
作者:刘增艳;荣幸;谭莉;程丽薇;田祎;许奕华;聂绍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黄曲霉毒素(Aspergillus flavus toxin,AFT)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P1、Q1、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B1、B2、G1、G2是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存在的主要形式[1].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划定为Ⅰ类致癌物,主要作用于肝脏,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强[2].
作者:王坤;胡骁飞;王耀;李文君;裴亚峰;邓瑞广;侯玉泽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