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珍;王锋;杨剑;陈青山
目前,中国有高达1亿4千万的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1].由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收入低、工作、生活条件和健康意识差,感染结核病的风险高于城市常住人口.由于流动人口的移动,当前出现了结核病高疫情地区向低疫情地区扩散的趋势[2].为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006年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尝试探讨向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提供补助(交通补助和营养补助)对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效果.本研究于2008年6 - 10月采用定性研究(个人访谈),从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领导人员、结核病防治业务人员对向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提供补助这一举措的认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慧;姜世闻;王黎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 MSM)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HSV-2)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8-12月在北京市招募962名MSM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静脉取血进行HIV、梅毒和HSV-Ⅱ检测.结果 在调查的962人中,近6个月有91.27%( 878/962)的人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平均与3(范围1 ~413)名男性发生过性行为,有74.60%( 655/878)在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49.66%(436/878)近6个月在与男性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HIV感染率为6.34%( 61/962),梅毒感染率为17.67%(170/962),其中活跃期梅毒感染率为9.88%(95/962),HSV-2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5.30%(51/9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HIV、活跃期梅毒、HSV-Ⅱ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分别是:非北京市户籍、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3人和活跃期梅毒;大专以下学历、HIV阳性和HSV-2阳性;年龄>25岁、大专以下学历、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3人、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活跃期梅毒.结论 北京市MSM人群HIV、梅毒及HSV-2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高彦杰;于明润;李书明;张政;李东亮;闫莉;姜桂艳;肖冬;罗凤基;阮玉华;邵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深入了解中央专项经费分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分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红河州建水县、蒙自县及保山市龙陵县各级从事艾滋病防治中央专项经费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资金拨付时间过长,统一物资招标采购过程漫长等因素影响中央专项经费的拨付;二次分配使得基层对经费信息掌握不全面,计划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的差异导致经费不足,预算制定缺少后勤保障经费将直接影响防治活动的实施,工作中临时增添的活动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等因素影响中央专项经费的使用.结论 解决艾滋病防治中央专项经费分配存在的问题,需要合理制定计划工作量和经费预算,激励地方财政投入配套经费,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作者:吴迪;崔岩;周洪梅;张恒;单多;张雄伟;李田舒;姚新蕾;孙江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全科医生面向居民提供着方便、连续、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家庭和个人健康的保护人和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生在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在回顾欧美全科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欧美主要国家的全科医生制度的经验,以期对中国全科医生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作者:任伟;姚岚;冯友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用于检测黄病毒属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 从GenBank中检索黄病毒属代表株的全基因序列,通过DNAstar进行序列比对和blast进行保守序列搜索和分析,用Beacon Designer 7.0软件进行引物和TaqMan探针设计,以乙脑毒株MB090509 RNA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并应用于现场蚊虫标本检测.结果 确定黄病毒属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为:45℃15 min,95℃10 min,95℃10 s→54℃45s,40次循环,引物和探针终浓度为200 nmol/L.灵敏度为常规RT-PCR方法100倍,检出限2.9×10-3噬斑形成单位(PFU)/mL,与甲病毒属、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布尼亚病毒属均无交叉反应.从161份现场蚊虫标本中检测出11份阳性标本,经病毒分离、测序均被证实为乙脑病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黄病毒属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郭金金;孙肖红;燕清丽;方艳辉;杨鹏飞;魏莲;张晓龙;姚李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生活方式对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通过多级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18 ~ 80岁社区居民21 951人,调查其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结果 社区居民平均年龄为(47.5±15.8)岁,其中男性10 689人,占48.7%;女性11 262人,占51.3%;吸烟率为29.4%(6 446人),饮酒率为28.3%(6 203人),高血压现患率为22.0% (4 797人),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34.8%(7642人)、10.0%(2 192人),被调查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随BMI 水平上升而增高;各种生活方式中吸烟、盐摄入>6 g/d者患病风险较高;超重、肥胖者在吸烟、饮酒、盐摄人>6 g/d、不积极运动的情况下更易患高血压.结论 虽然肥胖人群有较高的患高血压病风险,但如果能采取戒烟、限酒、低盐摄入和积极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患病可能性将会降低.
作者:王媛;郭剑;芦文丽;李永乐;万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脂肪酸处理体外培养的3T3-L1成熟脂肪细胞,观察处理前后脂联素(adiponectin)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一定浓度脂肪酸处理后,脂联素及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棕榈酸(PA)在低浓度(25μmol/L)时能明显上调脂联素及PPARγ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增加53% (P <0.05),其余浓度均呈表达下降;油酸(OA)和亚油酸(LA)则在浓度为25、50、100μmol/L时上调脂联素及PPARγ mRNA的表达,在50 μmol/L时上调作用为明显,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脂联素表达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浓度越高,表达越低.结论 油酸和亚油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上调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基因表达,棕榈酸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在很低浓度(25 μmol/L)时也上调脂联素表达;脂联素基因表达与PPARγ基因表达相关.
作者:林杰义;张奕;罗玮;查龙应;毛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7种纳米Ag-SiO2含量不同的聚氨酯材料的抗菌性能.方法 制备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0%、0.5%、1.0%、1.5%、2.0%、2.5%、5.0%的7种聚氨酯材料;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为受试菌种,使用贴膜法测定各样品中的活菌数,并计算出各样品的抗菌率,对各样品的抗菌性能进行评级.使用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1.0%、2.5%的聚氨酯材料进行抑菌圈实验,分别测定1、3、7d的抑菌圈直径,测定材料的抗菌持久性.结果 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0.5%、1.0%、1.5%、2.0%、2.5%、5.0%的聚氨酯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均>90%,并且随着纳米Ag-SiO2含量的增高,抗菌率逐渐增高;1、3、7d材料抑菌圈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Ag-SiO2含量增高,抗菌作用增强,且具有较持久的抗菌性,可以作为理想的抗菌材料应用于生活与医疗.
作者:徐帅;李师思;史福军;邹兆伟;黄宗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喹诺酮类耐药的基因的方法.方法 应用Oligo 6.0设计12对引物、54条探针,构建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多重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膜芯片检测结核耐药基因的方法,并对52株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 12对引物分4个反应管建立了同一条件下PCR反应体系,54条探针组成的膜芯片中包含36条野生型检测探针、16条突变型检测探针、阳性和阴性对照探针各1条;利用膜芯片检测结核杆菌耐药性的灵敏度为95.4% (41/43),特异度为100%,与药敏试验耐药种类的完全一致率为53.5% (23/43).结论 多重PCR联合膜芯片技术能有效地检测结核杆菌耐药基因,并有助于结核杆菌耐药性判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应用.
作者:韦世录;何敏;何晓;蒙江明;王祖恩;银春莲;张志勇;仇小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群组抽样方法,抽取江苏某市和安徽某市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匿名自填方式共调查2 136人,并采用SAS 9.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总体风险认知率为26.9%,对日常急救、化学中毒急救、放射急救、食物中毒急救、烈性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1.8%、6.2%、5.1%、13.3%和10.5%;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对农村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是经济水平(0.723)、文化程度(0.690)、公共卫生知识水平(0.560)、风险认知水平(0.449)、年龄(0.167)、婚姻状况(0.152)和性别(-0.047).结论 应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风险认知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
作者:程庆林;胡连鑫;李杰;徐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12种肿瘤相关抗原(TAA)微阵列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4例肺癌患者和92名正常人群血清中的12种TAAs的抗体水平,应用流行病学筛检试验的指标对TAAs微阵列的结果进行评价;用ROC曲线来确定佳的微阵列组合,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来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每种TAA的抗体水平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个TAA检测的灵敏度在12.6% ~27.0%;12种TAAs微阵列检测的灵敏度增加到72.4%,特异度达到91.3%,正确指数为0.637,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63.6%,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结论 联合12种TAAs微阵列对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
作者:陈俊林;王鹏;闫平平;柴玉荣;代丽萍;王凯娟;张建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纯化及鉴定抗鳙鱼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重组鱼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 parvalbumin)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融合免疫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NS -1,半固体培养基法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采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抗体,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鉴定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以及与其他过敏源的交叉反应性;采用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型.结果 共获得抗parvalbumin细胞株7株,1G1,1B5,1A5,2B9,1H4,1B7,1G3.1G1、1B7、1A5、1H4和1G3效价均高于1:400000,P/N >2.1;1B5效价高于1:200 000,2B9效价较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所有抗体均能识别parvalbumin;抗体亚类为IgG1型,1G1,1A5,2B9,1H4,1B7特异性结合parvalbumin,与其他种类过敏原无交叉反应,1G3和1B5与虾和大豆过敏原有交叉反应性,P/N >2.1.结论 获得高效价抗体5株,发现parvalbumin与虾、大豆过敏原存在交叉反应性,为建立parvalbumin检测体系提供依据.
作者:张强;赵郭存;邹菊;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中编码MMPL4蛋白的Rv0450c基因以及编码该蛋白一个161氨基酸的膜内区域(I161)和一个371氨基酸的膜外区域(O371)的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MMPL4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功能性研究以及抗体制备提供依据.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Rv0450c基因片段,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质粒中,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原核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 1(DE3) pLysS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结果 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H37 RvDNA中成功扩增出Rv0450c基因及编码I161/O371的DNA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b-Rv0450c,pET28b-I161和pET28b-O371重组MMPL4蛋白和I16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不明显,而膜外区域O371以包涵体形式高表达.结论 Rv0450c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可以成功构建并在大肠杆菌内较好表达,为进一步MMPL4功能研究和抗体制备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吴俐健;李嵚;孙美秋;邹傅;贾本智;苍保宏;王笑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甲醛致细胞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采用A54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设对照组、0.1 mmol/L甲醛染毒组,姜黄素组(0.1 mmol/L甲醛+2.5~20.0 mg/L姜黄素),检测A549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甲醛染毒组A549细胞SOD、NOS和GSH-Px活性分别为(21.79±1.13)、(1.88±0.16)与(27.83±0.2)U/mgprot,与对照组比较,SOD、NOS和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3.87±0.153.87) nmol/mgprot]明显升高(P<0.05).与甲醛染毒组比较,各姜黄素组GSH-Px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40 mg/L姜黄素组GSH-Px活性、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提高A549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陈鑫;江中发;李宁;石玉琴;隋妍;张本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对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并与脂阿拉伯甘露糖抗原( LAM)及结核蛋白芯片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表达、纯化重组目的蛋白,分别以此蛋白和LAM为抗原包板,以酶标抗体为二抗,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肺外结核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比较敏感性、特异性等,评价其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LAM、血清及酶标抗体的佳工作稀释度分别为1、0.5 μg/mL,1∶100、1∶4000;分别用ESAT6-38kDa-16kDa和LAM检测761份结核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76.9%、77.4%,特异性为89.2%、8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检测68份肺结核病血清标本融合蛋白,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与芯片检测结果有极高一致性.结论 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作为抗原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泮结超;石君帆;丁建祖;漏磊君;宋广忠;杨明瑾;范超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对大鼠胫骨骨折模型骨质变化影响.方法 6周龄SD(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刺老苞根皮黄酮高、中、低剂量组(30、20、10 mg/kg)和对照组、模型组,连续灌胃28 d,分别于灌胃第4、7、14、21、28 d进行骨代谢相关参数(碱性磷酸转移酶、骨钙素、羟脯氨酸以及总胶原蛋白)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碱性磷酸转移酶(245.7±20.9)U/L、骨钙素(3.12±1.10)U/L、羟脯氨酸(8.69±1.81)μg/mL含量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刺老苞根皮黄酮组骨折28d骨碱性磷酸转移酶活性(292.3±23.2) U/L、骨钙素(3.88±1.15) U/L、羟脯氨酸(14.01±3.01) μg/mL含量均升高(P<0.01).结论 刺老苞根皮黄酮可以改善大鼠胫骨骨折骨代谢状况,有利骨折愈合修复.
作者:裴凌鹏;郑玲玲;尹霞;白岩;李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六黄合剂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致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六黄合剂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结果 六黄合剂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浓度(2 hB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P<0.01).结论 中药复方六黄合剂能够增强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何晓明;王玉勤;于晓婷;吴晓岚;张广新;崔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单纯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攸县3个自然村≥15岁居民4 021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普查,对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 70%者进行心电图和x光片检查,对COPD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4 003人,有效率为97%;检出COPD患者213例,患病率为5.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8.7%,女性为2.2%,男性高于女性(x2=84.838,P<0.05),随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渐上升(P<0.05),随受教育程度增高患病率逐渐下降;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8)、男性(OR=14.16),吸烟(OR=1.79),被动吸烟(OR=10.73),父系无慢性肺部疾病家族史(OR =0.09),经常下厨(OR =5.73),烹饪或取暖使用煤、柴草燃料(OR =3.44),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OR=6.16),受教育程度(OR =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湖南省农村COPD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洪秀琴;戴爱国;尹培生;罗曼;刘岚;冉丕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药膳食对严重烫伤大鼠肠源性感染防治效果,探索临床防治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新方法.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n=30)和对照组(n=10);药膳、肉汤、常规组于伤后第1、3、7d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检测肠粘膜病理形态学、血浆内毒素含量、细菌移位率、盲肠膜菌群、肠黏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伤后药膳、肉汤、常规组细菌移位率、内毒素水平升高、酵母菌及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多,肠道sIgA水平由(59.31±8.66) μg/mL降至(38.12±4.49) μg/mL、双歧杆菌数量由(7.6 ±0.6)log CFU/g降至(6.3±0.5) log CFU/g(P <0.05);与肉汤、常规组比较,药膳组细菌移位率、内毒素水平降低、酵母菌及大肠杆菌明显减少,肠道slgA水平升高至(53.06±5.23) μg/mL,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严重烫伤破坏了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引起细菌、内毒素移位,应用中药膳食干预,能有效预防肠源性感染.
作者:罗锦花;詹剑华;游浩元;朱童;孙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膳食蛋白质、牛奶及奶类制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2007 - 2009年施行BPH手术,年龄在55~90岁的360例男性;对照为与病例年龄相同的360例患其他疾病的男性,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用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调查研究对象膳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研究因素与BPH关系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病例组居住农村者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3% (102/360)和16.7% (60/36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及热能的摄入量后,总蛋白质的摄入量与BPH呈负相关(x2=8.567,P=0.036);与摄人量低四分位数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高四分位数者的OR值明显降低(OR =0.615,95% CI =0.014~0.930);动物性蛋白质、牛奶及奶类制品的摄人量与BPH呈负相关关系(分别为x2=10.572,P=0.014和OR =0.731,95% CI =0.545 ~0.981),但随着每日摄入量的增加,BPH发病的危险性并不呈一致性的降低,与摄入量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高四分位数者的OR值增加(分别为OR =0.638,95% CI =0.418 ~0.972和OR =0.636,95% CI =0.292~0.835).结论 膳食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可使BPH的危险性降低,而摄入过多动物蛋白却使这种保护性作用降低.
作者:卢智泉;张黎月;文娟;齐建军;闫佳;张迪;孙文慧;姜腾轩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