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王垂杰;卢虹
[目的]通过微观辨证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主要病机以及活血化瘀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合并胃黏膜机械损伤方法制作CAG大鼠模型.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剂阻癌胃泰进行预防和治疗给药,观察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变化,同时检测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在血液中的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结果]活血化瘀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黏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黏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中药治疗后TXB2、、GMP-140水平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6-keto-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瘀是CAG主要病机之一,活血化瘀中药可以广泛应用于CAG,不必拘泥于经典的血瘀证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岩;王垂杰;卢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各种慢性损伤后发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其特征是以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结构组成发生紊乱,并在肝内过量沉积[1,2].
作者:韩琳;都广礼;陈德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56例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以56例确诊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黄疸、脾大等为主要指标,结合胃镜诊断及溃疡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溃疡以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为主;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为多见,易被肝硬化的症状掩盖.[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能鉴别出血原因,并能在胃镜下及时止血.在制酸、保护胃黏膜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心得安有利于溃疡灶的愈合.
作者:官纯寿;罗树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川连止泻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UC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1.0 g/次,4次/d;川连止泻胶囊3 g/次,3次/d,饭前服用,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柳氮磺吡啶片减半服用,川连止泻胶囊间隔7 d,按原用药量继续第2个疗程.对照组只采用治疗组柳氮磺吡啶片的治疗方法.2组均为2个疗程.随访1 a判定复发情况及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治愈率56.67%;对照组分别为80.00%,2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 a随访中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连止泻胶囊对UC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宪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 L extract,Ecr)和西沙比利对大鼠小肠动力作用的影响,并进行对比观察,为开发Ecr促胃肠动力作用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旋转蒸发的方法制备Ecr后,以1 ml/kg(每1 ml折合生药约57 g)的剂量灌胃给药,同时设立西沙比利对照组和0.85%氯化钠对照组.应用小肠肌电测定和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进行标记的方法,测定给药前后大鼠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Interdigestive myoelectrical complex,IMC)的变化和小肠推进比.[结果]Ecr对小肠推进有明显促进作用,IMC周期显著缩短,活动期单位时间内快波数明显增加,且与西沙比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与0.85%氯化钠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r对大鼠小肠动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果与西沙比利相近.
作者:王伟;王景杰;夏德雨;颜云龙;蒋全德;黄裕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胃疡平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观察胃疡平颗粒对利血平所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以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结果]胃疡平颗粒口服给药后,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胃溃疡指数(P<0.05),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和总酸排出量(P<0.05),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胃疡平颗粒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抗溃疡和消炎作用.
作者:奚肇宏;夏军权;陆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应用人类肝细胞肝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肝脏原位肝癌模型,及抑癌基因PTEN在该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应用Bel-7402肝癌细胞株建立裸小鼠皮下-肝脏原位肝癌模型48只,12只正常裸小鼠作对照;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的表达.[结果]4周后解剖结果证实成模率100%;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动物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肝脏和脾脏明显增大(P<0.05或<0.01).瘤体积与模型生存时间负相关,与脾指数正相关(P<0.01).模型表现出明显的肝脏炎症反应和瘀胆.肝内肿瘤转移率80.0%,肺内肿瘤转移率10.4%.PTEN基因表达强度: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癌组织(P<0.01).[结论]该模型用于研究人类原发性肝癌,造模时间短、成瘤率高,生物学行为与人类肝癌接近,肿瘤体积过大是瘤鼠致死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保国;张诗军;刘泳冬;尹丽荣;陈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22荷瘤小鼠为模型,观察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的抗肿瘤作用,并分别计算抑瘤率和观察瘤体组织学形态及检测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氨转肽酶(γ-GT)值.[结果]相当于生药0.4、0.8、1.2 g/kg的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均在48%以上,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方斑蝥胶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瘤体AFP、γ-GT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肝癌H22荷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黄廷荣;费新应;余珊珊;沈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高效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培养和保存方法.[方法]固体培养基采用空肠弯曲菌琼脂加混合抗生素的马血清,利用固体培养基,在微需氧条件下,37℃培养2~3 d,培养出Hp;菌株采用保存液保存于低温液氮条件下,复苏.[结果]成功培养出Hp,且增菌迅速;菌珠保存可成功复苏.[结论]采用固体培养和保存液低温液氮保存,能够较好培养出细菌,且保存后复苏率高.
作者:邸振福;熊益群;谢谨琳;刘心亮;徐绍刚;穆桂萍;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结肠水疗联合艾灸提高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12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治疗组,31例,予结肠水疗,每周2~3次,其中以便秘为主者,每周2次;以腹泻为主者,每周1次;均予以艾灸治疗,局部取穴以中脘、关元、气海、天枢、神阙为主,远道取穴以足三里为主,灸法选清艾条温灸,每日1次,每次30~40 min,B、C、D组为对照组,其中B组患者30例,子结肠水疗治疗,方法同A组,C组32例,予艾灸治疗,方法同A组,D组33例,予药物单纯对症处理.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患者均予以心理疏导及饮食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A组有效率为83.9%,明显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结肠水疗联合艾灸治疗IBS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IBS的可行方案.
作者:黄重发;金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DG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中药汤剂联合胃复安治疗,对照组用胃复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GP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毛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地榆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自制加味地榆散治疗)41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37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地榆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磊;何中平;欧阳松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occult HBV)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538例ALT正常、HBsAg阴性人群血清中HBV-DNA水平.[结果]538例人群中HBV-DNA阳性率为15.6%,男性(22.8%)显著高于女性(7.8%)(P<0.01),≥50岁(16.7%)与<50岁(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21.9%)高于无输血史(14.1%)(P<0.05),且HBV-DNA水平均<103.6 copies/ml.[结论]ALT正常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且与输血史和性别有关.提示临床进行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异体成分治疗时,在检测ALT和HBV标志物的同时,应结合灵敏度高的FQ-PCR方法检测HBV-DNA,以杜绝隐匿型HBV传播的可能性.
作者:赵友云;高应林;王春香;乐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归脾、胃经具有调理气机功能的莱菔子、大腹皮、白术、小茴香、莪术,香附、蒲公英等7味中药对豚鼠体外胃纵行肌条的收缩作用,探讨其促胃动力作用规律.[方法]制备豚鼠胃底、胃体平滑肌条,以0.85%氯化钠(NS)和乙酰胆碱(ACh)作对照,观察7味中药对豚鼠体外胃纵行平滑肌的收缩效应.[结果]7味中药对胃底胃体纵行肌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作用.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Ch标化实验数据,莱菔子的收缩作用强,与大腹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5味中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术、蒲公英、小茴香的作用次之,无论在胃体还是胃底,莪术和香附的收缩作用均稍弱,分别与其他5味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味中药均有较强的促胃动力作用,其中莱菔子、大腹皮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从脾胃论治,结合气机升降理论开展促胃肠动力中药筛选是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田琳;魏睦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高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化痰活血方,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观察2组治疗3周后的有效率、血脂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随访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58.0%(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对高脂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疗效,并能降低血脂.
作者:石拓;叶勇;时昭红;李轶西;刘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2)及P53在门脉高压大鼠舌下异常络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Cl4注射法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CPH)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门静脉部分结扎制备肝前型门脉高压症(PHPH)模型,以假手术大鼠为对照;不同时点观察舌下络脉形态、颜色,并测定门静脉压力;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方法检测大鼠舌下血管VEGF、VEGFR2及P53的表达.[结果]随着门静脉压力的升高,CPH组和PHPH组大鼠舌下血管出现明显形态学和颜色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舌下血管未见VEGF、VEGFR2及P53的表达,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7 d出现VEGF的微量表达,余时点均为阴性;CPH和PHPH大鼠术后不同时点可见VEGF、VEGFR2及P53蛋白表达,并持续存在.[结论]门静脉压力变化可能是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舌下血管内皮上VEGF、VEGFR2及P5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邓伟哲;程彬彬;凌昌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安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15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口服安中汤;对照组30例,口服思密达、谷维素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安中汤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肯定.
作者:王立春;姚雪芬;周亨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证实经验方剂益气软肝方(PGS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53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肝纤维化组(15只)、保护组(15只)和治疗组(15只).用人清蛋白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转氨酶等;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测定参照郑少雄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苏木精-伊红、嗜银和VG染色分别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分布和成纤维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肝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汇管区、纤维间隔以外窦周梭形细胞的变化.[结果]PGSL可降低死亡率,降低转氨酶、HA、LN、HYP、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增生程度、TGF-β1,减少激活肝星状细胞的数目及抑制炎细胞浸润.[结论]PGSL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死亡率,保护肝细胞,延缓和抑制肝纤维化.
作者:段志军;李吉彦;谭晨;白长川;胡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其中以乙型肝炎(乙肝)居首.治疗病毒性肝炎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的治疗,仍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但在药物的选择和疗效上有许多不理想的方面.
作者:赵振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危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实施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危ERCP实施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恶性胆管梗阻21例,引流满意8例(38.1%)、效果一般12例(57.1%),因胰头癌侵犯十二指肠,致其降部变形,操作失败1例;胆石症11例,结石取尽9例,行内引流姑息治疗2例.轻型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5%(2/31)、25.8%(8/31),无出血和穿孔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胆道梗阻不断加重,又不能施行手术的高危患者,ERCP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平;江军;马晓燕;吉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