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劳绍贤;林华欢;马剑颖;李合国;梅武轩
[目的]观察中药正肝方治疗肝硬化伴高甲胎蛋白(AFP)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肝炎后肝硬化伴高AFP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以中药正肝方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每日服1剂,分2次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FP、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正肝方能改善肝硬化伴高AFP血症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0.01),降低血清AFP水平(P<0.01),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正肝方能有效降低肝硬化伴高AFP血症患者血清AFP水平,并具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大国;邓欣;李知玉;吴其恺;李晓良;聂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食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口服消食散治疗,对照组51例口服多潘立酮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9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食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较多潘立酮疗效为佳.
作者:彭乔发;江运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中探讨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TFFl)、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Hp阴性CSG患者(脾胃湿热组27例,脾虚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经临床检查、胃镜取标本、病理学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黏膜炎症程度及TFFl、ICAM-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镜下脾胃湿热组胃黏膜充血水肿较脾虚证明显.炎症程度:脾胃湿热组>对照组(P<0.01),脾虚组>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组稍重于脾虚组.TFFl蛋白表达:脾胃湿热组>脾虚组>对照组.ICAM-1蛋白表达:脾胃湿热组>脾虚组稍高于对照组.ICAM-1蛋白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P<0.01).TFFl与ICAM-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时TFFl、ICAM-1蛋白均呈高表达.提示脾胃湿热证中TFFl可能与机体正气抗邪状态有关;ICAM-1可能参与湿邪致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林坚;劳绍贤;林华欢;马剑颖;李合国;梅武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消痰散结方和化疗(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中医症状疗效、生存质量、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结果]2组部分中医症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能降低血清C;EA水平(p<0.05),组间CEA降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痰散结方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采用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东来;魏品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程度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IV型胶原(IV-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RIA分别检测正常人(对照组)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30例(按病情程度分为Chil-PugA级9例、B级11例、C级10例)的血清PDGF、HA、LN、PⅢNP、Ⅳ-C水平.[结果]肝硬化各组患者PDGF及所测血清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GF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并与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水平正相关(均P<0.05).[结论]PDGF与肝硬化程度相关,可能是促进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加重的原因之一.
作者:钟基大;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垂盆草干预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2(IL-2)、IL-10的改变,探讨垂盆草是否对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经肛灌人TNBS/乙醇,对照组灌入0.85%氯化钠.造模后干预组给予垂盆草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0.85%氯化钠,检测炎症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组织学损伤指数(TDI)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结肠TGF-β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10.[结果]干预组结肠TGF-β1表达平均光密度(0.21±0.02)较模型组(0.19±0.01)升高;干预组血清IL-10浓度(34.00±6.56)pg/ml较模型组(27.61±4.28)pg/ml升高;干预组血清IL-2浓度(66.70±3.51)pg/ml较模型组(66.70士3.51)pg/ml降低(均P<0.05).干预组大鼠的DAI、CMDI及TD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垂盆草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分泌TGF-β1、IL-2、IL-10等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作者:葛相栓;吴正祥;吴强;杨枫;杨彩虹;姚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期间每日灌服清热祛湿法代表方清香散,6周后,观察清热祛湿法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清热祛湿法能明显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数目(P<0.01).[结论]清热祛湿法能明显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抗凋亡效应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或肝星状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实现.
作者:文彬;贺松其;罗显荣;杨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防治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的损害.[方法]6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2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前7天开始服用疏肝健脾中药,介入治疗后随症加减.2组在第1、2次介入前和第2次介人后4周分别检查吲哚靛青绿15 min潴留率(ICGR15).[结果]第1次介入前ICGR15:观察组为(11.23±7.26)%,对照组(11.83±7.16)%;第2次介入前ICGR15:观察组(11.62±5.01)%,对照组(14.88±9.36)%,P<0.05;第2次介入后1个月ICGR15:观察组(12.08±6.30)%,对照组(18.20±10.15)%,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防治肝癌介入后所引起的肝储备功能损害.
作者:张海;赵增虎;刘秀芳;李成云;雒书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促胃液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A)组;其余44只用2%水杨酸钠和30%乙醇的混合溶液灌胃,大鼠日常饮用0.1%氨水、并结合饥饱失常等因素,造成CAG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B)组,维酶素(C)组,加味四逆泻心汤(D)组.分别给予0.85%氯化钠、维酶素、加味四逆泻心汤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GAS、血浆MOT水平,光镜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D组血清GAS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MOT水平较B、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味四逆泻心汤能明显改善CAG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并使异常的GAS和MOT水平向正常恢复,提示该方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而达到有效治疗CAG的目的.
作者:吴彦莉;王宗柱;谢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ROU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给予口炎清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及溃疡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20.0%及70.0%(P<0.01及<0.05).[结论]口炎清治疗ROU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
作者:黄明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加味欣胃汤对更年期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更年期妇女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给予加味欣胃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加斯清)治疗,每次5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2.5%,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及75.0%(均P<0.05).[结论]加味欣胃汤对更年期妇女FD的治疗效果优于莫沙比利.
作者:何玲;甘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科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IB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国为之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并一度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精神心理因素(情志因素)与IBS的关系倍受关注,笔者就近十年来IBS与情志因素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金斗;孙志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鸡卵清清蛋白(Alb)致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鸡卵清Alb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匹维溴胺)组,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小容量阂值及不同扩张容量下腹壁肌电活动的变化,研究逍遥散的干预作用.[结果]腹腔注射鸡卵清Alb致IBS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增高(P<0.01).而逍遥散能降低结、直肠扩张引起INS大鼠腹部收缩反射的小容量阈值,降低IBS大鼠不同扩张容量下的腹壁肌电活动(P<0.05,<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腹腔注射鸡卵清Alb致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逍遥散可降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
作者:石君杰;戴玉英;徐发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泰魄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和药理效果.[方法]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不含蒽醌类泻下药的泰魄颗粒治疗,并与麻仁丸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观察泰魄颗粒对动物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泰魄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83.34%,治愈率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4%,治愈率10.0%.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泰魄颗粒并能改善长期服用刺激性泻下药患者的肠电图异常现象.动物实验证明该药能提高小鼠小肠推进速度,呈明显量-效关系,长期给药未产生耐受现象.[结论]泰魄颗粒是不含刺激性的泻药,能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对刺激性泻药耐受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棣兰;孙晓进;任爱农;施正华;郭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FD诊断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证候总积分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FD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142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辉;张卓;刘国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调中颗粒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促胃液素(GAS)、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3种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通过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混合R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调中颗粒组、半夏泻心汤组、西沙必利组、模型组、正常组,1周后同时分别给予调中颗粒、半夏泻心汤、西沙必利和0.85%氯化钠,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食管黏膜GAS、NOS和VIP的水平.[结果]混合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GAS水平显著降低,而NOS和VIP显著升高;用调中颗粒治疗后食管黏膜GAS水平升高,而NOS与VIP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中颗粒通过调节食管黏膜GAS、NOS和VIP水平治疗混合RE.
作者:冯云霞;时昭红;张介眉;郝建军;陈洲;张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 ricrhythm,BER)的起搏者,其突起形成的网络可传播BER.作为壁内神经信息向平滑肌传送的中介,ICC对有关信号起整合作用.因此,ICC结构完好、分布及功能正常,对胃肠动力的调控至关重要.自1893年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首先对其进行描述后,其在胃肠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笔者对ICC的胃肠动力调控功能及机制作一概述.
作者:王伟;王景杰;黄裕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及奥美拉唑联合运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GERD 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于清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用奥美拉唑20 mg,康复新10 ml,3次/d;B组用奥美拉唑,用法同A组,2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比较食管炎及反流等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A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4.0%,B组为56.0%(P<0.05);胃镜检查评价,A组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72.0%(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奥美拉唑治疗GERD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谭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归脾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PU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应用归脾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枸缘酸铋钾)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6%,胃镜1年内复发率7.5%,胃镜2年内复发率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PU,有助于提高愈合率及降低复发率,巩固远期疗效.
作者:曾令西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