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效沟通在手术室病人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章燕利

关键词:有效沟通, 手术室, 安全管理
摘要:通过调查手术室病人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医院和相关部门对于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所实施的实际措施和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特别是手术室工作的安全系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实习医生病例讨论中的运用

    文章通过探讨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团队学习、讨论的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提升学习能力.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分析水平得以提高.

    作者:舒静;陈咸川;顾娟;董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浙江省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部的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比较实行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后,护理满意度为91%,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2%(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7% (P<0.05).结论: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胥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践行人性化理念的思考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医护人员的研究重点,也是影响医院相关护理质量的有效因素.以“人性化理念”为主题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充分发动护士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氛围,利于护士工作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医护质量,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作者从人性化管理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人性化理念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临床上如何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叙述,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作者:许定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传染病的管理与防范

    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随访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状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以及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愈31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大(P>0.05);出院进行延续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的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评分显著升高,均具体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延续护理干预,针对对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实验组掌握24例,部分掌握13例,未掌握3例,总体掌握率为92.5%,除未掌握指标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梁燕;何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管理措施.方法:对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训练组患者一直采用是始动训练治疗,管理组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和管理加强患者的自理能力.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精神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判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和训练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之前,训练组、管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采取始动训练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景竹;吴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与安全护理对策

    目的: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安全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母婴同室的12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总结,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结果:有40例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3.33%.其中呛奶窒息15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2例,感染8例,烫伤1例,中暑2例,挤压伤2例.结论:针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露芳;尉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的16名内科护士为实验组,选取普通科室的16名护士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不乐观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的SCL-90评分和阳性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抑郁、强迫、焦虑等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士因工作性质、护患关系紧张、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证其护理质量.

    作者:楼乐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对肿瘤科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PICC常规护理干预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43.6%,观察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9.8%.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置管质量,降低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何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儿科学教学体会

    中医儿科为临床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诊断需四诊合参、望诊为主,且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审证求因.处方用药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且中病即止,并注意饮食调摄,寒温适度.儿科教学不可忽视的是,理论教学必须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加强管理提出有效地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过低、管理部门管控监督不到位、相关规范制度不完善.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论:针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的胜任力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绍兴市不同区域随机抽取3所医院中的120名内分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这些护士对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情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人际关系、法律意识、临床护理技能、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每一项内容进行评分.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评分平均为分为(4.26±0.31)分,其中人际关系评分为(4.41±0.42),法律意识评分为(4.34±0.32),临床护理技能评分为(4.21±0.26),领导能力评分为(4.15±0.37),沟通能力评分为(4.05±0.52).影响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因素主要是职业兴趣、是否带教、聘用关系以及职称等有关.结论:在促进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医院对低职称护士的重要培养,提高护士对该工作的兴趣,不断地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

    作者:王棋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双号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设为对照组;对单号组实习生采用情景教学法,设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的不同效果.结果:在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老师对两组各项能力的评价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显著改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

    作者:於乐燕;胡芬;张俏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院门诊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开展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调查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例预约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采用的预约方式以电脑自助挂号为主,专家号的预约率高,候诊时间均控制在1小时之内,患者满意度达98.5%.结论:医院门诊预约服务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措施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心城区的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调查分析,提出利于提高该区老年人健康的建议,为制定老年人医疗保健措施、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等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60岁及以上普通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以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为指导,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了解目前城镇老年居民的择医情况,找出影响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因素.结果: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我诊断能力、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等(P<0.05).结论:转变老年居民就医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保障报销比例与覆盖率,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开展社会性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等都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露;王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对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并探究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对近期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临床患者300例进行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做出一定的措施,前后比较观察效果.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知识宣教及规范了护士的核对流程等一系列措施后,所选的300例患者的腕带佩戴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腕带使用标准,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的腕带佩戴依从性,有效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赵贇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有效沟通在手术室病人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调查手术室病人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医院和相关部门对于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所实施的实际措施和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特别是手术室工作的安全系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

    作者:章燕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方法.方法:对2010~2014年间,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处置的40批共500例突发性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结果:患者入院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纠正.结论:急诊科是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部门,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明确有效救援流程,保证各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管理,积极落实抢救工作对其救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雪凤;王美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教育措施

    护理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通过良好的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临床护理对预防呼吸机使用者出现感染性并发症也尤为关键.文章总结了当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状况和问题,并从强化护理教育的培训方法、组织护理实践形式、考核评估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强化护理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护合作培训护士急救技能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究医护配合合作培训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方法,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及医护的配合能力.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救科24名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急救培训,采取医护同组配合的急救培训方案,采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培训前后对所有护士进行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进行效果分析.结果:24名受训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十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护配合模拟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用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受训护士都认为培训增强了其综合急救能力,也培养了医护合作默契度.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急救技能明显提高,大大提升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胡海燕;胡芬;彭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