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定波
探讨如何减轻特需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住院的535名患者,以及在特需病区工作(或查房)的14名医生为调查对象.对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护理差错数、患者投诉数、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评分、偏执、敌对和恐惧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差错数和患者投诉数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APN层级排班,可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燕君;张春斐;毛鑫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减少安全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母婴同室的12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新生儿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总结,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结果:有40例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率为3.33%.其中呛奶窒息15例,寒冷损伤综合征12例,感染8例,烫伤1例,中暑2例,挤压伤2例.结论:针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露芳;尉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文章对生物化学实验“饱食和饥饿小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一节,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探索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乐;马利刚;王蕾;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确保手术的规划化执行.方法:通过随机观察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手术室的770例手术的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整改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端正医护人员态度,并提高管理者的监督力度等.结果:通过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明显改善,落实了双方核查,避免了错误手术的出现.结论:通过针对以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后,规范化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林蔚静;周宴;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医院党建工作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医院政工队伍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重视政工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加强医院党建工作方面提出了建议,落实医院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工队伍真正履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赢得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医院走上合理化、良性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李瑞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通过调查手术室病人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医院和相关部门对于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所实施的实际措施和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特别是手术室工作的安全系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
作者:章燕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医院危急重症护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存在思维判断、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临床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在护理中会出现一定失误.加之患者和家属因病情危重精神紧张,情绪焦虑、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容易冲动,从而引发护理纠纷.文章在分析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俞夏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护理服务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需要护理人员对不同病症的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目前来说妇产科护理技术着重点在于产前诊断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上,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策略,以防范和减少骨科患者意外跌倒事件.方法:对杭州市中医院2013年1~12月骨科收治人院的16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2014年1~12月收治人院的17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管理策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发生意外跌倒的例数和相关风险因素构成比.结果:实施跌倒风险管理制度后,骨科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意外损伤发生显著下降.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管理策略,实施安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骨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意外损伤.
作者:舒琼燕;俞霞;傅晓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措施,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重症医学科探视时段的管理,实施限制性探视管理模式将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公益性事业,是保证临床患者生命健康的一个主脉线.在献血招募工作中注重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保证无偿献血护理质量,保留献血者和强化无偿献血应急保障的关键.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能力,能够使献血者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完成满意的献血经历,也是巩固和发展无偿献血队伍的一项有力保障.近年来,作者对无偿献血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管理措施.方法:对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训练组患者一直采用是始动训练治疗,管理组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和管理加强患者的自理能力.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精神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判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和训练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之前,训练组、管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采取始动训练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景竹;吴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加强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实施应急管理细节化、安全教育制度化、感染管理流程化、健康教育全程化的“四化”护理管理,出院前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四化”护理管理后,除工作因子外,其他各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四化”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疾病的影响程度.
作者:叶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方法.方法:对2010~2014年间,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处置的40批共500例突发性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结果:患者入院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纠正.结论:急诊科是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部门,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明确有效救援流程,保证各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管理,积极落实抢救工作对其救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雪凤;王美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生化检验前的质量管控、生化检验时的质量把关、生化检验后的质量复核.并对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生化检验质量、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后,生化检验质量明显高于管理前,医护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生化试验质量实施控制管理后,保证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检验结果,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祝增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2~7月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前103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1月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后136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程序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干预组在共同参与模式下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共同参与模式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期间的安全缺陷明显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提示共同参与模式是母婴同室新生儿一项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成长.
作者:杨东英;雷叶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对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并探究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对近期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临床患者300例进行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做出一定的措施,前后比较观察效果.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相关知识宣教及规范了护士的核对流程等一系列措施后,所选的300例患者的腕带佩戴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腕带使用标准,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可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患者的腕带佩戴依从性,有效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赵贇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医学研究生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高层次人才,不但应具有本学科、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研究方法,而且应在科研、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临床、科研和生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从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方面着力培养临床与科研技能并重、创新与协作精神兼备的人才.
作者:邓桂珠;肖炜;黄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沟通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采取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采取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完善沟通流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杨雁;胡锦英;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