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何少娟

关键词:时间护理模式, 溃疡出血,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配合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模式应用到溃疡出血病人的管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专项整治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项整治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提高抗菌药使用的规范性,宁海县中医医院对抗菌药实施综合专项整治活动,措施有责任制管理、加强对药师的管理、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等,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比例等均低于整治前.门诊及住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情况高于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的总频度、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显著低于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错用的情况发生.

    作者:姜初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再论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

    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瑰宝,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尤其是实现国际保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姚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配合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模式应用到溃疡出血病人的管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少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认知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间对浙江省宁波市三甲医院的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态度的问卷调查,对其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管理感受、工作满意和压力认知;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文化态度受工龄、年龄和职称的影响,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低年资、低龄和低职称护士的安全文化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黄维维;朱珊莉;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与本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1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分成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实施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比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行为等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管理效果.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患者经管理后的各项指标与管理前相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改良组患者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值、体重指数、依从性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等又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理后效果,P<0.05.结论: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可有效改变社区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知晓率,在血糖控制上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开放性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开放性实验教学恰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性实验的引入,实验教学对实验室的要求,尤其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管理好、使用好这些实验仪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妍;张董喆;朱艳琴;李淑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科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24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病人在围术期间均实施了疼痛规范化管理,病人疼痛情况得到了明显控制,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情况,利于疾病治疗.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BL联合LBL教学法(双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2组,2014年1~6月采用传统见习带教方法(L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采用双轨教学法(LBL联合P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教学效果、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率(93.0%)对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应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护生掌握相关护理理论、操作知识及提高护生满意度等重要作用.

    作者:杨雅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制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三制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神经内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采取三制管理模式,即责任组长包干负责制、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和整体护理三级查房制,比较三制管理模式前后神经内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三制管理模式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结论:三制管理模式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钟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药学质量监控对临床抗菌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药学质量监控对临床抗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进行抗菌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临床药学指导用药,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耐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耐药率为23.42%,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为5.34%.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5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实施药学质量监控,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汤福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与护理管理

    围产期产妇心理复杂,往往多种心理混合,且情绪变化快,常常表现出期待、喜悦、兴奋等积极心理和焦虑、恐惧、急躁、抑郁等消极心理,导致围产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对分娩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出现宫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因此,加强围产期护理,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使其顺利自然分娩,预防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厉珍;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绩效管理,分析实施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基础护理、业务学习、病房管理、技术考核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姬忠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麻醉医生每天都要对大量的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巨大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身体方面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对自身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文章主要从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加以论述,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程佳佳;潘学文;朱卫东;王新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提高手术室护士管理意识的措施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护士长的监督带头作用、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考核、建立分组管理、强调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使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得以提高.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使全体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不仅可减小手术室的监管难度,还可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宋雯;陈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并分析安全管理在PIVAS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2015年1月开展PIVAS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前舟山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对照组,选择14200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2015年2~5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干预组,取13559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对比两组工作中液体窜科率,液体贴错率,药物装错率,停药处理错误率.结果:对照组中有15例液体发生窜科,13例液体贴错,20例药物装错,10例停药处理错误;干预组中5例液体窜科,4例液体贴错,7例药物装错,2例停药处理错误.结论:实行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PIVAS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强化安全管理是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物配置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胡敏敏;王红;袁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6月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行留置针静脉输液20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1~3月的同类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管理,比较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前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5);敷贴固定不规范与管道维护不规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外渗、堵管、意外脱管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能有效提高留置针护理质量.

    作者: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安全防护图标强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患者在采用安全防护图标加强其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对100例患者采用了安全防护图标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结论:合理有效的使用安全防护图标,能够加强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可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林晓燕;杨丽;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泌尿外科2014年3~9月收治的142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分别占66.90%和60.5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癌性疼痛、病程、照顾持续时间,以及家庭收入是照顾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程、照顾持续时间和家庭收入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泌尿系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方芳;谢玲女;马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1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压疮护理实施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为77.50%.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能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西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院校合作模式下的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医护理培训教师担负着培养优秀的临床中医护理人才的任务,培训师资队伍的质量势必影响中医护理培训质量.为此,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应合作规范师资遴选程序,建立培训教师数据库,进行师资培训,以期建立一支科学、可持续、优秀的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

    作者:杨莉莉;孙秋华;沈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