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203
  • 国内刊号:11-3070/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19期文献
  • 影响口腔门诊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门诊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1408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自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患关系、不良心理状态、治疗计划、治疗费用、服务质量、保健意识等方面认知程度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从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权重来看,前三位分别为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和保健意识,分别占33.1%、25.9%和15.1%.结论: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和保健意识,要针对性的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宣教,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

    作者:蒋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10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个体化心理疏导、满足患者需求以及树立抗病信心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术前、术后的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搭桥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实施系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天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5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214例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实施新的镇痛和镇静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后,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238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统计镇痛镇静不足情况发生率与镇痛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镇痛镇静不足情况发生率及镇痛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后,在加强化后的评估与监测模式下,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提示在重症科镇痛镇静药物使用过程中,完善的镇痛镇静评估与监测规范拥有极为重要意义.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加强门诊病案质量的管理

    门诊病案是患者重要的健康档案,蕴含丰富的医学资源,同住院病案一样作为基本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不仅担负着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而且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具有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服务的职能.

    作者:魏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新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

    到大医院看病,听到多的抱怨就是排队次数较多.医院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适时推出了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它不仅从管理方面优化门诊流程,而且从临床方面实现了对门诊流程的优化,大程度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门诊医生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邱永进;刘祉呈;叶孜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ICU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4年收治128例住院患者,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另随机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3年收治120例住院患者,未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结果:应用护理标识前,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5.83%,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差错总发生率降低为0.78%,P<0.05;应用护理标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9.22%、100.00%,均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8.33%、90.00%,P<0.05.结论:在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有效护理工作的差错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周士燕;黄乐听;金和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品牌建设以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品牌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充分体现一家医院、一个学科价值的无形资产.文章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品牌建设活动分析总结,梳理医院品牌建设的内涵、发展目标、推进措施和发展规律,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卢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开放性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开放性实验教学恰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性实验的引入,实验教学对实验室的要求,尤其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管理好、使用好这些实验仪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妍;张董喆;朱艳琴;李淑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胸外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胸外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6月之间的12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由责任小组进行负责,构建人文关怀环境,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进行护患沟通,在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一例护理相关投诉事件,对照组则发生3例护理投诉,发生率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促进护患之间关系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章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安全防护图标强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患者在采用安全防护图标加强其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对100例患者采用了安全防护图标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结论:合理有效的使用安全防护图标,能够加强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可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林晓燕;杨丽;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早产儿管饲喂养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究早产儿管饲喂养的安全护理措施,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20例管饲喂养早产儿进行研究.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管饲喂养效果以及体重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在这些早产儿中有2例患儿死亡,3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康复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60天,平均(36.3±2.5)天.平均鼻饲时间为(6.3±0.3)天,出院时体重平均(1785.6±15.2)g.结论:对早产儿患者进行管饲喂养时提高安全意识,合理开展管饲喂养工作,将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快速发育,保证早产儿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陈钰欣;周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提高手术室护士管理意识的措施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加强护士长的监督带头作用、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和考核、建立分组管理、强调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使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得以提高.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使全体人员参与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意识,不仅可减小手术室的监管难度,还可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增加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宋雯;陈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药特色优势技术是保障中药产业全链条、全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文章首先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工作进行了分析,后对这一工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全国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打好基础.

    作者:袁盼;吴厚新;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规范医院经济合同的制定

    随着医院经济的发展建设,各项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经济合同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有设备采购合同、总务物资采购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洗涤合同、废物处置合同等各类经济合,提高经济合同的规范性,可以加强医院合同管理,规范合同法律行为,减少合同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文章根据在某医院的合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医院经济合同制定的建议.

    作者:金俊娇;高晓丽;厉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探究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因素,制定较为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98例,调查分析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关措施,观察效果.结果: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因素较多,产妇的消毒制度不完善、护士经验不足及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安全事故.结论:在利用母婴同室加强母乳喂养,增强母婴交流中,可采取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产妇健康教育等防御措施,保障产妇及婴儿健康.

    作者:潘佩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县级医院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

    县级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流通量需求较大,其管理制度可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采用持续质量(CQI)改进对县级医院内的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进行有效管理具有良好效果.文章从目前县级医院所使用的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管理流程和现状出发,分析发现影响其管理的主要因素是物流、清洗灭菌因素、操作人员行为和各医院的流程管理方法等有所差异,并针对该情况予以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吴文雪;杜爱秋;陈秀女;刘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配合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模式应用到溃疡出血病人的管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少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预防宫腔镜围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宫腔镜围术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方法:以长兴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行宫腔镜手术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宫腔镜围术期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管理措施,考察实施效果.结果:宫腔镜围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实施,将医院感染率由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的8.6%降低到零,有效的保障了宫腔镜围术期患者的生命健康.结论:实施有效的宫腔镜围术期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而且促进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理念的转变,加强了相关软、硬件建设,提高了医院控制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董树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骨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2013年4月~2014年4月两个期间分别随机抽取2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约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异常情况反馈时间等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预约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异常情况反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和研究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12月之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采用内镜微创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操作、环境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围术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导致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其临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并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认真分析及总结造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其感染发生率,将安全隐患降到低水平.结论:合理规划病房格局、加强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做好消毒工作、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是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琴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输血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临床用血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中的临床用血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4000份输血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以及根据相关法规特殊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间人均用血量,手术人均用血量、各成分血用量及输血文书质量的差异.结果经过调查研究,观察组的人均用血量,手术人均用血量、各成分血用量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文书的正规性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病历规范性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证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相关法规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更有成效,但是在细微处尚未有改进,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周剑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科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24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病人在围术期间均实施了疼痛规范化管理,病人疼痛情况得到了明显控制,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情况,利于疾病治疗.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西医治疗配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快速康复理念配合中医治疗在胃癌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同期住院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理念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为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结合中医治疗,包括术前心理辅导,术前2小时进食糖水,术前不常规插胃管,术后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以及配合生大黄贴敷和耳穴压豆中医治疗.两组其他治疗一样.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胃肠道反应、舒适度、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快速康复理念配合中医治疗可明显加速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在胃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枝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部质控组在精神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医院设置护理部质控组对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14年1~12月期间来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718例精神科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在护理部质控组的相关管理下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护理部质控组的作用.结果:在护理部控制组的的控制管理下,1718例患者中仅有9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情况,与往年未设置护理部质控组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小.结论:护理部质控组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邵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绩效管理,分析实施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基础护理、业务学习、病房管理、技术考核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姬忠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8.34%,观察组为93.42% (P<0.05);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发生意外脱管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预防意外脱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接受治疗的COPD老年患者1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实施干预护理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得分和总得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肺功能障碍,还可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0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就诊编号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综合组实施综合评估护理,常规组实施临床基础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综合组心理现状、工作现状、身体状况、病情、日常生活等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综合组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常规组的80.0% (P<0.05).结论: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评估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忠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1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压疮护理实施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为77.50%.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能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西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传统口头交接班与床边交接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传统口头交接班与床边交接班模式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8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1~6月实施传统口头交接班模式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实施床边交接班模式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与传统口头交接班比较,床边交接班模式更利于外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多妹;王丽家;陈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制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三制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神经内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采取三制管理模式,即责任组长包干负责制、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和整体护理三级查房制,比较三制管理模式前后神经内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三制管理模式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结论:三制管理模式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钟燕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泌尿外科2014年3~9月收治的142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分别占66.90%和60.5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癌性疼痛、病程、照顾持续时间,以及家庭收入是照顾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程、照顾持续时间和家庭收入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泌尿系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方芳;谢玲女;马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从入院到确诊病情的平均时间为(25.7±2.1)分,观察组为(16.3±1.8)分.对照组从确诊到进行急救的平均时间为(38.3±1.7)分,观察组为(23.1±1.6)分.对照组出现残疾者28例,死亡9例;观察组分别为16例和3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接受急救的时间,降低死亡率和残疾发生率.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级质控管理对血透室患者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控制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自2014年起,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比较三级质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护理质量、感染控制得分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后,护理人员在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无菌操作技能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得分高于管理前,患者感染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透室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风险,确保患者院内的治疗安全.

    作者:张彬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6月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行留置针静脉输液20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1~3月的同类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管理,比较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前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5);敷贴固定不规范与管道维护不规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外渗、堵管、意外脱管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能有效提高留置针护理质量.

    作者: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与护理管理

    围产期产妇心理复杂,往往多种心理混合,且情绪变化快,常常表现出期待、喜悦、兴奋等积极心理和焦虑、恐惧、急躁、抑郁等消极心理,导致围产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对分娩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出现宫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因此,加强围产期护理,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使其顺利自然分娩,预防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厉珍;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加强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

    西药房是医院分配、发放西药的窗口,其对药物管理质量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健康联系密切.特别对于高危药品,如管理不慎,出现不合理应用或者错误发放等问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有生命危险.与此同时,不安全用药事件,还会导致医院声誉、形象受损.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树立医疗良好品牌,药房需不断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作者:邱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并分析安全管理在PIVAS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2015年1月开展PIVAS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前舟山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对照组,选择14200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2015年2~5月开展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情况为干预组,取135597例静脉药物进行研究.对比两组工作中液体窜科率,液体贴错率,药物装错率,停药处理错误率.结果:对照组中有15例液体发生窜科,13例液体贴错,20例药物装错,10例停药处理错误;干预组中5例液体窜科,4例液体贴错,7例药物装错,2例停药处理错误.结论:实行强化安全管理模式后,PIVAS静脉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强化安全管理是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物配置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胡敏敏;王红;袁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数字化医院背景下的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一直都是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是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保证.但是随着临床用药数量的逐渐增多,用药不安全情况频繁发生.现在许多医院都开始探索更加有效地安全用药措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用药中应经成为一种可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安全用药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既减少了药物使用差错情况的发生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在数字化医院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研究出的软件能够对医嘱内容、用药流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在数字化医院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用药的水平.

    作者:何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差错人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中医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差错人次多的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确认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中医科平均每周口服给药的差错人次由活动前的17.8人次/周降到活动后的5.8人次/周,目标达成率为102%.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显著降低了给药差错人次,同时也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林燕梅;施金玉;蒋丽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专项整治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项整治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提高抗菌药使用的规范性,宁海县中医医院对抗菌药实施综合专项整治活动,措施有责任制管理、加强对药师的管理、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等,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比例等均低于整治前.门诊及住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情况高于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的总频度、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显著低于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错用的情况发生.

    作者:姜初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药学质量监控对临床抗菌治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药学质量监控对临床抗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台州骨伤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进行抗菌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临床药学指导用药,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耐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耐药率为23.42%,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为5.34%.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5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在临床药学的指导下用药,实施药学质量监控,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汤福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抓住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机遇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再论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

    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中医药传统知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宝库的瑰宝,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尤其是实现国际保护,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姚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院校合作模式下的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医护理培训教师担负着培养优秀的临床中医护理人才的任务,培训师资队伍的质量势必影响中医护理培训质量.为此,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应合作规范师资遴选程序,建立培训教师数据库,进行师资培训,以期建立一支科学、可持续、优秀的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

    作者:杨莉莉;孙秋华;沈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麻醉医生每天都要对大量的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巨大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身体方面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对自身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文章主要从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加以论述,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程佳佳;潘学文;朱卫东;王新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减压增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效率与工作压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压增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效率与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1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全部为女性,采用减压增效管理,在实施减压增效岗位管理前及实施后6个月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表进行调查.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标准,对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成就感、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排班安排与工作条件、工资与津贴、被认可和表扬、职业本身特点、人际关系、管理与医院政策、家庭工作间平衡和总体满意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和出现差错缺陷护理次数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减压增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周子花;陈森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对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实施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确立分配原则,奖励考核体系,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工作倦怠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护士的工时单位值短于管理前,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呼吸内科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倦怠感,改善工作满意度,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钱美莲;朱晓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再学习能力,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在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各科室开展了品管圈活动.经过活动的开展,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整体满意率大幅提升,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有较大提升.品管圈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发散护士的服务思维,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根据不同病人实施差异化的评估和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确保了服务质量.

    作者:邓影雪;李蕾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情景再现法培训

    目的:探讨情景再现法培训对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78名低年资护士按年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培训加情景再现法培训.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结论:情景再现法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能力、医护的配合能力、自信心,促进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周晓慧;田伟珍;吴月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文化弘扬与临证处方能力提升的留学生本科层次《方剂学》教材编写

    留学生教材关乎中医药教学与教育效果,关系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成效.留学生《方剂学》教材存在类同中国学生、文化现象阐释缺如、不符合留学生思维与学习特点等不足,急需进行改革.作者基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提升留学生临证处方能力,提出《方剂学》留学生教材应融入中国文化,挖掘配伍共性规律,建立用药模块,调整编排体例等改革设想.

    作者:潘万旗;路玫;郭德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医药院校临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院校临床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背景,根据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构建立体、全方位、科学与高效的临床医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思路.

    作者:丁虹;常学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掌握情况,揭示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提高外科手消毒效果.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该市4家三甲和4家二甲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并且存在态度上的懈怠.对于知识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仅为40.6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等对问卷正确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工作年限越长、第一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答题正确率越高.结论:建议相关医疗部门加强开展该方面知识的普及,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甚至奖惩制度,以求改善临床中外科手消毒欠缺的情况.

    作者:袁优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内科护士焦虑状况与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分析具体原因,予以适当的管理对策,以调整内科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46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内科护士中有一半以上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主要原因为工作强度较大和精神压力较大.结论:内科护士的工作质量与内科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有较大关系,针对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适时调整护士心态,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文成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期间进行高血压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这些患者治疗期间服用的降压药物、依从性和行为方式等情况进行总结统计.结果:进行医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55例服用降压药,其中36例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65.45%.分析发现,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包括服用短期降压药物、患者行为不符合规范、依从性相对较差等.对这些患者采用科学的对策后,效果显著,较之前高血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目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普遍偏高,需针对于高血压控制因素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做到科学、正确用药,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季成峰;刘青;程静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睡眠是生理现象,睡眠质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一定的睡眠障碍,呼吸内科住院者患者作为一特殊群体,需要更充分的睡眠,其睡眠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减少睡眠障碍情况的发生,以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对策.

    作者:冯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认知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间对浙江省宁波市三甲医院的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态度的问卷调查,对其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管理感受、工作满意和压力认知;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文化态度受工龄、年龄和职称的影响,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低年资、低龄和低职称护士的安全文化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黄维维;朱珊莉;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肠外科临床带教护理风险的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胃肠外科临床带教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胃肠外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加强护理实习生风险管理的教育等方法,来促进胃肠外科临床带教风险管理的教育,从而加强医院胃肠外科护士生的实习带教管理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结果与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实习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锻炼实习生操作能力与风险意识,提高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同时,护生通过实习,可掌握胃肠外科护理的常规、常用护理技能.

    作者:黄仁微;马纯雪;吕笑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临床实习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在医学教育中要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尤其是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培养医疗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作者:郑明常;林永青;王祥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因素,以及相应解决的对策.方法:选取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实习的护士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因素的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临床护理带教的教学模式,分析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根据护士实习生的学历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护士实习生考核综合评分逐渐升高.根据带教老师的职称进行由低到高的排序,护士实习生的考核综合评分也逐渐升高.结论:通过分析研究,护士实习生学历越高,临床带教老师职称越高,护士实习生的综合评分就越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

    作者:徐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BL联合LBL教学法(双轨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2组,2014年1~6月采用传统见习带教方法(L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采用双轨教学法(LBL联合P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教学效果、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率(93.0%)对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应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护生掌握相关护理理论、操作知识及提高护生满意度等重要作用.

    作者:杨雅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农村患者中药汤剂服用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中药汤剂有着许多优点,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症加减处方.但多数农村患者在中药煎煮与服用方面,相关知识欠缺,从而导致难以发挥汤剂的大功效.文章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吕青青;潘文军;陈委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500例患者按社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危险因素知晓度、行为方式改变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88.8%,对照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72.5%,对照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体化管理模式能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危害的了解.促使患者自觉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志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与本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1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分成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实施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比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行为等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管理效果.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患者经管理后的各项指标与管理前相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改良组患者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值、体重指数、依从性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等又明显优于对照组管理后效果,P<0.05.结论:改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可有效改变社区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知晓率,在血糖控制上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