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级质控管理对血透室患者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张彬娥

关键词:三级质控管理, 血透室, 患者, 院内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控制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自2014年起,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比较三级质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护理质量、感染控制得分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后,护理人员在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无菌操作技能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得分高于管理前,患者感染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透室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风险,确保患者院内的治疗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护士焦虑状况与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分析具体原因,予以适当的管理对策,以调整内科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46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内科护士中有一半以上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主要原因为工作强度较大和精神压力较大.结论:内科护士的工作质量与内科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有较大关系,针对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适时调整护士心态,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1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压疮护理实施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为77.50%.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能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西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接受治疗的COPD老年患者1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实施干预护理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得分和总得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肺功能障碍,还可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肠外科临床带教护理风险的管理

    目的:探讨加强胃肠外科临床带教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胃肠外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加强护理实习生风险管理的教育等方法,来促进胃肠外科临床带教风险管理的教育,从而加强医院胃肠外科护士生的实习带教管理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结果与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实习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锻炼实习生操作能力与风险意识,提高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同时,护生通过实习,可掌握胃肠外科护理的常规、常用护理技能.

    作者:黄仁微;马纯雪;吕笑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减压增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效率与工作压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压增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效率与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1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全部为女性,采用减压增效管理,在实施减压增效岗位管理前及实施后6个月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表进行调查.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标准,对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成就感、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排班安排与工作条件、工资与津贴、被认可和表扬、职业本身特点、人际关系、管理与医院政策、家庭工作间平衡和总体满意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和出现差错缺陷护理次数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减压增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周子花;陈森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规范医院经济合同的制定

    随着医院经济的发展建设,各项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经济合同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有设备采购合同、总务物资采购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洗涤合同、废物处置合同等各类经济合,提高经济合同的规范性,可以加强医院合同管理,规范合同法律行为,减少合同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文章根据在某医院的合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医院经济合同制定的建议.

    作者:金俊娇;高晓丽;厉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掌握情况,揭示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提高外科手消毒效果.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该市4家三甲和4家二甲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并且存在态度上的懈怠.对于知识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仅为40.6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等对问卷正确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工作年限越长、第一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答题正确率越高.结论:建议相关医疗部门加强开展该方面知识的普及,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甚至奖惩制度,以求改善临床中外科手消毒欠缺的情况.

    作者:袁优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情景再现法培训

    目的:探讨情景再现法培训对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78名低年资护士按年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培训加情景再现法培训.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结论:情景再现法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能力、医护的配合能力、自信心,促进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周晓慧;田伟珍;吴月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ICU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4年收治128例住院患者,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另随机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3年收治120例住院患者,未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结果:应用护理标识前,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5.83%,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差错总发生率降低为0.78%,P<0.05;应用护理标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9.22%、100.00%,均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8.33%、90.00%,P<0.05.结论:在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有效护理工作的差错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周士燕;黄乐听;金和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6月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行留置针静脉输液20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1~3月的同类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管理,比较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前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5);敷贴固定不规范与管道维护不规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外渗、堵管、意外脱管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能有效提高留置针护理质量.

    作者: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对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实施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确立分配原则,奖励考核体系,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工作倦怠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护士的工时单位值短于管理前,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呼吸内科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倦怠感,改善工作满意度,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钱美莲;朱晓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科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近期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24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例病人在围术期间均实施了疼痛规范化管理,病人疼痛情况得到了明显控制,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对骨科围术期病人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情况,利于疾病治疗.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的差错人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中医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差错人次多的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确认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中医科平均每周口服给药的差错人次由活动前的17.8人次/周降到活动后的5.8人次/周,目标达成率为102%.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显著降低了给药差错人次,同时也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林燕梅;施金玉;蒋丽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加强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

    西药房是医院分配、发放西药的窗口,其对药物管理质量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健康联系密切.特别对于高危药品,如管理不慎,出现不合理应用或者错误发放等问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有生命危险.与此同时,不安全用药事件,还会导致医院声誉、形象受损.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树立医疗良好品牌,药房需不断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作者:邱美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5月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214例为对照组;2014年6~10月实施新的镇痛和镇静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后,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重症科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238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统计镇痛镇静不足情况发生率与镇痛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镇痛镇静不足情况发生率及镇痛镇静过度情况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新的镇痛和镇静临床治疗的评估与监测规范后,在加强化后的评估与监测模式下,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镇痛镇静药物使用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提示在重症科镇痛镇静药物使用过程中,完善的镇痛镇静评估与监测规范拥有极为重要意义.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绩效管理,分析实施前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行绩效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基础护理、业务学习、病房管理、技术考核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姬忠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骨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2013年4月~2014年4月两个期间分别随机抽取2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约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异常情况反馈时间等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预约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异常情况反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级质控管理对血透室患者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控制血液透析室的院内感染,自2014年起,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比较三级质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护理质量、感染控制得分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后,护理人员在环境管理、消毒隔离、感染监控、无菌操作技能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得分高于管理前,患者感染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三级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透室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感染风险,确保患者院内的治疗安全.

    作者:张彬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8.34%,观察组为93.42% (P<0.05);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发生意外脱管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预防意外脱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认知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间对浙江省宁波市三甲医院的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态度的问卷调查,对其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管理感受、工作满意和压力认知;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文化态度受工龄、年龄和职称的影响,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低年资、低龄和低职称护士的安全文化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黄维维;朱珊莉;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