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佳;潘学文;朱卫东;王新强
门诊病案是患者重要的健康档案,蕴含丰富的医学资源,同住院病案一样作为基本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不仅担负着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而且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具有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服务的职能.
作者:魏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院品牌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充分体现一家医院、一个学科价值的无形资产.文章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品牌建设活动分析总结,梳理医院品牌建设的内涵、发展目标、推进措施和发展规律,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卢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院校临床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背景,根据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构建立体、全方位、科学与高效的临床医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思路.
作者:丁虹;常学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10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个体化心理疏导、满足患者需求以及树立抗病信心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术前、术后的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搭桥术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实施系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天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6月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行留置针静脉输液200例患者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2014年1~3月的同类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管理,比较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前置针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5);敷贴固定不规范与管道维护不规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外渗、堵管、意外脱管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能有效提高留置针护理质量.
作者: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8.34%,观察组为93.42% (P<0.05);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发生意外脱管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预防意外脱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胸外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6月之间的12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由责任小组进行负责,构建人文关怀环境,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进行护患沟通,在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一例护理相关投诉事件,对照组则发生3例护理投诉,发生率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促进护患之间关系的改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章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医院设置护理部质控组对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14年1~12月期间来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718例精神科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在护理部质控组的相关管理下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护理部质控组的作用.结果:在护理部控制组的的控制管理下,1718例患者中仅有9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情况,与往年未设置护理部质控组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小.结论:护理部质控组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邵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留学生教材关乎中医药教学与教育效果,关系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成效.留学生《方剂学》教材存在类同中国学生、文化现象阐释缺如、不符合留学生思维与学习特点等不足,急需进行改革.作者基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提升留学生临证处方能力,提出《方剂学》留学生教材应融入中国文化,挖掘配伍共性规律,建立用药模块,调整编排体例等改革设想.
作者:潘万旗;路玫;郭德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4年收治128例住院患者,采用护理标识管理;另随机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于2013年收治120例住院患者,未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结果:应用护理标识前,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为5.83%,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差错总发生率降低为0.78%,P<0.05;应用护理标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9.22%、100.00%,均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8.33%、90.00%,P<0.05.结论:在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有效护理工作的差错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周士燕;黄乐听;金和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认知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2月间对浙江省宁波市三甲医院的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态度的问卷调查,对其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5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位安全氛围、团队氛围、管理感受、工作满意和压力认知;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文化态度受工龄、年龄和职称的影响,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低年资、低龄和低职称护士的安全文化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黄维维;朱珊莉;贺赛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泌尿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泌尿外科2014年3~9月收治的142例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分别占66.90%和60.5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癌性疼痛、病程、照顾持续时间,以及家庭收入是照顾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病程、照顾持续时间和家庭收入是照顾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泌尿系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方芳;谢玲女;马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药汤剂有着许多优点,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症加减处方.但多数农村患者在中药煎煮与服用方面,相关知识欠缺,从而导致难以发挥汤剂的大功效.文章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吕青青;潘文军;陈委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情景再现法培训对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78名低年资护士按年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培训加情景再现法培训.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结论:情景再现法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能力、医护的配合能力、自信心,促进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周晓慧;田伟珍;吴月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导致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其临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并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认真分析及总结造成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其感染发生率,将安全隐患降到低水平.结论:合理规划病房格局、加强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做好消毒工作、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是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琴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配合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模式应用到溃疡出血病人的管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少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专项整治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提高抗菌药使用的规范性,宁海县中医医院对抗菌药实施综合专项整治活动,措施有责任制管理、加强对药师的管理、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等,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费用比例等均低于整治前.门诊及住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情况高于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的总频度、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显著低于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错用的情况发生.
作者:姜初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中的临床用血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4000份输血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以及根据相关法规特殊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间人均用血量,手术人均用血量、各成分血用量及输血文书质量的差异.结果经过调查研究,观察组的人均用血量,手术人均用血量、各成分血用量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文书的正规性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病历规范性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证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相关法规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的输血管理制度更有成效,但是在细微处尚未有改进,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周剑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安全用药一直都是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是确保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保证.但是随着临床用药数量的逐渐增多,用药不安全情况频繁发生.现在许多医院都开始探索更加有效地安全用药措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用药中应经成为一种可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安全用药的各个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既减少了药物使用差错情况的发生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在数字化医院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研究出的软件能够对医嘱内容、用药流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在数字化医院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用药的水平.
作者:何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医院经济的发展建设,各项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经济合同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有设备采购合同、总务物资采购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洗涤合同、废物处置合同等各类经济合,提高经济合同的规范性,可以加强医院合同管理,规范合同法律行为,减少合同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文章根据在某医院的合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医院经济合同制定的建议.
作者:金俊娇;高晓丽;厉胜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