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福容
目的:探讨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护士工作效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管理进行改革,实施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管理,确立分配原则,奖励考核体系,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工作倦怠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护士的工时单位值短于管理前,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励式联合绩效考核能够提高呼吸内科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倦怠感,改善工作满意度,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钱美莲;朱晓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医院设置护理部质控组对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14年1~12月期间来建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718例精神科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在护理部质控组的相关管理下所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护理部质控组的作用.结果:在护理部控制组的的控制管理下,1718例患者中仅有9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情况,与往年未设置护理部质控组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小.结论:护理部质控组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邵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从入院到确诊病情的平均时间为(25.7±2.1)分,观察组为(16.3±1.8)分.对照组从确诊到进行急救的平均时间为(38.3±1.7)分,观察组为(23.1±1.6)分.对照组出现残疾者28例,死亡9例;观察组分别为16例和3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接受急救的时间,降低死亡率和残疾发生率.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掌握情况,揭示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提高外科手消毒效果.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该市4家三甲和4家二甲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知识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并且存在态度上的懈怠.对于知识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仅为40.6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等对问卷正确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工作年限越长、第一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答题正确率越高.结论:建议相关医疗部门加强开展该方面知识的普及,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甚至奖惩制度,以求改善临床中外科手消毒欠缺的情况.
作者:袁优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在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成2组,2014年1~6月采用传统见习带教方法(L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采用双轨教学法(LBL联合PBL)进行教学的43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各组教学效果、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率(93.0%)对比观察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生带教中应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护生掌握相关护理理论、操作知识及提高护生满意度等重要作用.
作者:杨雅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医护理培训教师担负着培养优秀的临床中医护理人才的任务,培训师资队伍的质量势必影响中医护理培训质量.为此,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应合作规范师资遴选程序,建立培训教师数据库,进行师资培训,以期建立一支科学、可持续、优秀的中医护理培训师资队伍.
作者:杨莉莉;孙秋华;沈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加强胃肠外科临床带教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胃肠外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加强护理实习生风险管理的教育等方法,来促进胃肠外科临床带教风险管理的教育,从而加强医院胃肠外科护士生的实习带教管理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结果与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重视实习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锻炼实习生操作能力与风险意识,提高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同时,护生通过实习,可掌握胃肠外科护理的常规、常用护理技能.
作者:黄仁微;马纯雪;吕笑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门诊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1408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自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患关系、不良心理状态、治疗计划、治疗费用、服务质量、保健意识等方面认知程度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从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权重来看,前三位分别为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和保健意识,分别占33.1%、25.9%和15.1%.结论: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和保健意识,要针对性的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宣教,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
作者:蒋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药特色优势技术是保障中药产业全链条、全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文章首先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工作进行了分析,后对这一工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全国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项目打好基础.
作者:袁盼;吴厚新;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接受治疗的COPD老年患者1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实施干预护理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得分和总得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可减少肺功能障碍,还可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早产儿管饲喂养的安全护理措施,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20例管饲喂养早产儿进行研究.对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管饲喂养效果以及体重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在这些早产儿中有2例患儿死亡,3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他患者均康复出院.康复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60天,平均(36.3±2.5)天.平均鼻饲时间为(6.3±0.3)天,出院时体重平均(1785.6±15.2)g.结论:对早产儿患者进行管饲喂养时提高安全意识,合理开展管饲喂养工作,将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快速发育,保证早产儿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陈钰欣;周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在溃疡出血病人管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溃疡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时间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配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配合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模式应用到溃疡出血病人的管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少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快速康复理念配合中医治疗在胃癌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同期住院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理念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为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结合中医治疗,包括术前心理辅导,术前2小时进食糖水,术前不常规插胃管,术后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以及配合生大黄贴敷和耳穴压豆中医治疗.两组其他治疗一样.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胃肠道反应、舒适度、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快速康复理念配合中医治疗可明显加速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在胃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枝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情景再现法培训对提升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78名低年资护士按年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培训加情景再现法培训.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结果:对照组在专科技能、临床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医生对抢救配合的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结论:情景再现法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能力、医护的配合能力、自信心,促进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加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周晓慧;田伟珍;吴月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分析具体原因,予以适当的管理对策,以调整内科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46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内科护士中有一半以上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主要原因为工作强度较大和精神压力较大.结论:内科护士的工作质量与内科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有较大关系,针对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适时调整护士心态,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林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药汤剂有着许多优点,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症加减处方.但多数农村患者在中药煎煮与服用方面,相关知识欠缺,从而导致难以发挥汤剂的大功效.文章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吕青青;潘文军;陈委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院校临床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背景,根据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构建立体、全方位、科学与高效的临床医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思路.
作者:丁虹;常学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500例患者按社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危险因素知晓度、行为方式改变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88.8%,对照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72.5%,对照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体化管理模式能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危害的了解.促使患者自觉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志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麻醉医生每天都要对大量的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巨大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身体方面的危害,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对自身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文章主要从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加以论述,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麻醉医生的职业性危害.
作者:程佳佳;潘学文;朱卫东;王新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文成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期间进行高血压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这些患者治疗期间服用的降压药物、依从性和行为方式等情况进行总结统计.结果:进行医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55例服用降压药,其中36例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65.45%.分析发现,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包括服用短期降压药物、患者行为不符合规范、依从性相对较差等.对这些患者采用科学的对策后,效果显著,较之前高血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目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普遍偏高,需针对于高血压控制因素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做到科学、正确用药,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季成峰;刘青;程静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