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

叶亚娜;顾军养;王燕萍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儿科病房, 方法, 效果
摘要:通过总结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估方法、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以及成效,以期为广大医护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具体措施包括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深化服务理念,夯实服务质量,简化护理文书,拓展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开展健康教育等.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全面提高,并有效降低了投诉率,缓和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服务质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和社会效益.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探讨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出现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100例病患,收集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其中50例病患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另外50例病患进行健康教育、规范管理、护理干预等方式来预防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病患的康复度.结果:对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后,观察组的病患不良反应都得到改善,康复率为100%.结论:对输液室的药物不良反应提前预防,并做好相应管理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邵红银;张瑜;朱淼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对应用前后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前发生安全事件32件,发生率为6.04%.实施品管圈后发生安全事件9件,发生率1.70%,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品管圈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石玉叶;张菊英;张丽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顾虑评分为(87.43±4.29)分、生理问题评分为(88.30±9.10)分、信任感评分为(91.34±10.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麻醉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操作时间,稳定患者生命特征,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张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智能药架在药房应用的利弊分析

    为了减少门诊药房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药师发药的准确率,杭州市中医院2014年6月引进了智能药架,智能药架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药房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医患关系,深受病人的好评.

    作者:施俊伟;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季节比率分析法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季节比率分析法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近3年每月月报表作为研究资料,运用季节比率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分析科室护理管理效率.结果:呼吸科平均季节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结论:通过季节比率分析法,可以发现科室护理工作的规律,并据此指导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提高呼吸科护理管理效率和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段晓超;董旭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以组为单位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探讨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组建5个医院感染工作小组,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小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小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小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小组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小组,确定各组的目标,对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以组为单位的管理.实施1年,以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在重症学科医院感染控制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楼娟花;杨峰桃;郑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病房母婴安全的管理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母婴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母婴安全.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中医院产科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前后的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从实施前后分别随机选取80例,其中实施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后选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较实施前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之前发生护理缺陷9例,实施之后护理缺陷发生2例(P<0.05).结论:产科病房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周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实景演练在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实景演练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采取实景演练方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实景演练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和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将实景演练用于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培训,可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的培训效果,有利于医护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知识,提高应变及操作能力,而且培训时间短,效率高.

    作者:莫佩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临床带教的规范化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习质量明显下降,实施规范化临床带教可以强化临床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各项带教环节.强化督导、考核环节,提高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动手能力,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实习质量和培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孙刚;常学辉;张良芝;丁虹;杜凤丽;孟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无显著相关(P>0.05);重大负性事件、家庭支持差、不能定期复诊、用药种类多、药物副作用明显、疾病认知程度差等因素则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P<0.05).结论:应针对性的实施管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闵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疼痛管理满意度分析与建议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疼痛管理满意度情况,以期发挥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1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临床疼痛管理策略,临床质量指标问卷,数字疼痛评定量表等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满意度调查,观察术后1天、2天、3天在疼痛评分上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示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时疼痛明显,而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满意度平均分数为(57.23±5.61)分,条目平均分数为(4.06±0.72)分.术后1天、2天、3天疼痛随着时间推移明显下降,术后第1天、2天、3天在痛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疼痛管理仍需改进,应落实医护合作疼痛管理模式,发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林莉丽;徐丹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医药传统文化继承与医药技能人才道德养成

    中医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鲜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行业不时曝出违反法律法规事件,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引起人们担忧,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宣传、贯彻、教育,是提升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为医药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医药高等职业院校责无旁贷.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医药文献中有关医德论述的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战略中的运用

    新医院财务制度以新医改政策为背景,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预算管理是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健全医院考核指标、有效控制医疗成本以及细化医院战略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某院确立全面预算的目标原则、组织框架和内容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建议.

    作者:吴奕;张彬彬;章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管理在ICU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运用评价

    目的:探讨品质圈管理在ICU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高危药品临床安全用药”为主题,制定《高危药品风险管理评价表》寻找ICU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药理知识,安全用药意识,高危药品识别、处理和用药观察等安全用药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且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品质圈活动,可提高ICU高危药物使用的规范性,降低给药错误的风险.

    作者:张玲利;徐微;林凌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防治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防治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就诊的骨科卧床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3.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相对传统单一护理,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效预防患者便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临床难题,改善患者的卧床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冬红;陈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作者:吴飞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护理安全日历在急诊科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急诊科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护理安全日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采用实施前后自身对照法,以2013未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前作为对照,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段的急诊科护理工作情况.结果: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实施前发生率(P<0.05),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安全日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急诊科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建立并实施护理安全日历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不良事件管理的主动性,持续改进急诊科护理质量.

    作者:王晓燕;蔡雅萍;何佳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如何加强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监护

    目的:加强对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监护,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加强对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护理监护,对比分析加强护理监护前后的用药安全情况.结果:对进行药物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加强护理观察有效地降低了用药不当以及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对药物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观察能够发现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用药错误以及不当情况的发生率降低到低水平,极大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邱培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与建议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提高眼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自2013年5月起引入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建立质量改进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定改进项目,完善质量改进流程,全面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分析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眼科护理质量、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眼科护理质量与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盈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统计数据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加强医院的统计工作,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从统计工作在医院的分类、分析、利用等方面,来说明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中心作用,以此证明统计信息是是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是医院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注重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并充分利用,可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