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北方两县的梅毒流行特征比较

吴大兴;张金国;吴丽峰;徐志春

关键词:梅毒, 流行特征,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我国南北两县2006-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浙江省淳安县和山东省郯城县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淳安县和郯城县2006-2012年梅毒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3.17/10万和3.11/10万,淳安县患者隐性梅毒发病率和70岁以上患者的比例均高于郯城县(P<0.01);而Ⅱ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均低于郯城县(P<0.01)。两县报告病例数多的均为农民,其中淳安县家务及待业和退休人员的病例均多于郯城县(P<0.05);郯城县的散居儿童的病例多于淳安县(P<0.01)。结论淳安县和郯城县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存在若干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色念珠菌CDR基因表达与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的关系研究

    目的:调查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情况,研究白色念珠菌临床耐药基因的表达与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分离保存的221株来自就诊患者的痰、中断尿、粪便和咽拭子的白色念珠菌进行氟康唑MIC值测定。以白色念珠菌18S RNA为内参照,采用RT-PCR技术观察比较耐药株和敏感株组在不同氟康唑浓度下CDR1和CDR2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221株白色念珠菌中,有57.47%(127株)对氟康唑敏感,10.86%(24株)剂量依赖敏感,31.67%(70株)耐药。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耐药株组CDR1和CDR2的表达量相对要高于敏感株组(P<0.05)。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耐药株组CDR1和CDR2表达量高于敏感株组。

    作者:卜兴胜;曹毅;汪浙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GM(1,1)模型在甲型肝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预测海宁市甲型肝炎的发病率,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 GM (1,1)模型,对海宁市2004-2011年甲型肝炎发病资料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剔除暴发疫情数据后得到的预测模型为X^(0)(k+1)=8.323e-0.2011k,经拟合优度检验,后验差C值为0.20,P值为1.00,模型预测精度等级为1级,但外推预测比拟合预测的相对误差要大。结论 GM(1,1)模型应用于甲型肝炎预测尚有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洁;董莹;吴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与蜕膜中Foxp3的表达

    目的:检测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在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外周血与蜕膜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28例为URSA组,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0人为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液及蜕膜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外周血及蜕膜中Foxp3mRNA相对含量。结果 Foxp3转录水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Foxp3在维持早期妊娠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其表达下调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

    作者:朱虹;蒋伟春;郝志敏;劳佩维;叶小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接触职业人群中电击伤者的人格特征调查

    目的:调查电接触职业人群中电击伤者的人格特征,为减少电接触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010-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住院的98名电击伤者进行人格特征调查与分析。结果98名从事电接触相关工作的电击伤患者EPQ中精神质因子、神经质因子和掩饰性因子得分分别为4.40±0.42、8.73±0.46和14.93±0.65,均高于全国常模因子的相应得分2.73±2.05、4.42±2.95和6.19±2.96(P<0.01);男、女EPQ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者的精神质因子、神经质因子以及内、外向维度得分均高于工龄≥5年者(P<0.01)。结论电击伤者具有高神经质、高精神质、高掩饰性的人格特征,该人格特征者在从事高危工作时易发生事故。招聘高危职业人员时,从人格特征角度进行筛选可能有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作者:骆智臻;刘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浙江省鼠形动物蜱源立克次体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不同类型地理环境中鼠形动物蜱源立克次体的感染状况。方法2009-2011年在安吉县、金东区和天台县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进行分类鉴定、无菌采集肝脾标本,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无形体属与埃立克体属16SrRNA 以及立克次体属(包括斑疹伤寒群和斑点热群)与东方体属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结果3个调查点共捕获鼠形动物14种851头,社鼠(30.32%)、黑线姬鼠(18.80%)和青毛鼠(11.75%)为主要优势种,其中金东区、安吉县和天台县的优势鼠种分别为社鼠(39.20%)、青毛鼠(32.05%)和黑线姬鼠(59.57%)。562份肝脾标本中检出立克次体48份,阳性检出率为8.54%;其中无形体属占3.38%,斑疹伤寒群占1.78%,恙虫病东方体属占1.78%,埃立克体属占1.07%,斑点热群占0.53%。金东区和安吉县无形体属检出率较高为4.76%和4.27%,斑点热群仅在天台县检出。社鼠的立克次体阳性检出率高为14.97%。同一鼠形动物可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混合感染。结论浙江省不同类型地理环境鼠形动物中广泛存在立克次体感染,不同地理位?和不同鼠形动物的蜱源立克次体检出率不同。

    作者:柴程良;孙继民;陆群英;凌锋;姜理平;葛君华;顾时平;叶晓东;刘社兰;陈恩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老年体检人群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状况及与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5120名中老年体检者血脂检测数据,分析血脂异常及与其他疾病的关联。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25.50%,男性27.47%高于女性24.68%,总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男性分别为14.43%和11.13%高于女性12.18%和3.26%。血脂异常率在男性人群中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1),在女性人群中则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在调整了相关因素后肥胖人群患高血脂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90倍。血脂异常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存在明显的正关联。结论宁波市中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异常率不同;肥胖人群血脂异常的危险性较高;血脂异常与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

    作者:王俊;王雪君;徐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型H1N1流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预报模型研究

    目的:研究气象条件的变化对甲型H1N1流感活动强度的影响,建立气象因子对甲型H1N1流感阳性检出率的预报模型。方法收集浙江省2009年4月-2011年1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各哨点医院的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在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甲型H1N1流感活动强度与有关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方法建立决策树预报模型。结果甲型H1N1流感阳性检出率与周平均气压(r=0.50)、高气压(r=0.51)、降水量(r=-0.23)、低气压(r=0.50)、平均气温(r=-0.40)、高气温(r=-0.41)、低气温(r=-0.39)、平均风速(r=-0.22)、气温周较差(r=-0.30)和周平均温差(r=-0.30)等气象因子存在相关性(P<0.05)。影响甲型H1N1流感阳性检出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低气压、平均风速和降水量(P均<0.05)。将甲型H1N1流感阳性检出率分为不同等级与气象因子建立预报模型,模型预测的正确率为66.67%。结论低气压、平均风速、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与甲型H1N1流感活动强度密切相关,可利用决策树建立模型作预测预报。

    作者:何凡;林君芬;徐旭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肺癌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影像学和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1例肺癌、167例肺良性疾病和136名健康体检者血中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含量,同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肺癌组血清CEA、NSE、CYFRA21-1的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在5种肿瘤标志物中,CEA的敏感度高(64.46%),其次为CYFRA21-1(46.28%);联合检测CEA+SCC+CYFRA21-1对肺腺癌和肺鳞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0.56%和85.71%,联合检测CEA+NSE对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和76.47%,联合检测肺部影像学和CEA+SCC+CYFRA21-1+NSE 4种肿瘤标志物,对各种病理类型肺癌的敏感度均较高(92.56%)。结论联合胸部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价值,并对肺癌病理分型有重要的参考。

    作者:何小帆;江明凤;金赛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来学龄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外来学龄儿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象山县1所私立民工子弟学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学生肠道线虫感染情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学生蛲虫感染情况。结果改良加藤厚涂片检查407人,肠道线虫感染率20.39%,蛔虫、鞭虫和钩虫3种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3.51%、8.85%和4.67%;蛲虫检测536人,感染率27.43%。结论象山县外来学龄儿童肠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宋世忠;林素萍;夏来宝;陈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本科生对口腔正畸认知与主观需求的研究

    目的:了解大学本科生对口腔正畸的认知、主观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校本科生按照年级和专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年级分为大一与大二、大三与大四2层,专业分为理工科类、文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和医学类5层,共10层,每层抽取学生60人,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3.6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正畸治疗的需求;大学生关于正畸治疗的认知得分为(2.94±1.54)分(总分6分);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周围人的嘲笑、同伴正畸治疗的影响、微笑时是否笑不露齿以及认知得分这4项因素与正畸治疗需求有关(P均<0.01),其OR值依次为2.14、2.78、2.18和1.20。结论大学生对于正畸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社会心理因素和正畸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其需求的主要因素。

    作者:温辉民;颜君;王春生;耿倩倩;丁建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湖州市农药中毒现况分析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药中毒的危害与现况,为农药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湖州市2006-2012年农药中毒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州市2006-2012年共发生农药中毒4218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004例,占23.80%,男性占76.10%,女性占23.9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占67.43%;发生年龄在35~55岁者占40.93%;死亡6例,病死率0.60%。非生产性农药中毒3214例,占76.20%,女性占55.76%,男性占44.24%;发生年龄<4岁者占64.91%;死亡176例,病死率5.48%。农药中毒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分别占80.18%和9.86%。结论湖州市近几年农药中毒发生仍较多,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仍是防治工作重点。

    作者:张鹏;刘弢;马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南北方两县的梅毒流行特征比较

    目的:比较我国南北两县2006-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浙江省淳安县和山东省郯城县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淳安县和郯城县2006-2012年梅毒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3.17/10万和3.11/10万,淳安县患者隐性梅毒发病率和70岁以上患者的比例均高于郯城县(P<0.01);而Ⅱ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均低于郯城县(P<0.01)。两县报告病例数多的均为农民,其中淳安县家务及待业和退休人员的病例均多于郯城县(P<0.05);郯城县的散居儿童的病例多于淳安县(P<0.01)。结论淳安县和郯城县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存在若干差异,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吴大兴;张金国;吴丽峰;徐志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与研究进展

    2012年9月全球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发现以来,截至2014年5月9日,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536例确诊病例,其中145例死亡,病死率为27.05%。90%的MERS病例发生在中东地区,中东以外地区报告的原发病例都有中东旅行史。2013年以前,全球MERS疫情一直平稳,但是2014年3月以来,疫情明显上升,特别是在沙特阿拉伯,病例报告地区范围明显扩大,同时在部分国家与地区出现了ME RS在家庭与医院的聚集性病例,其中约1/4的ME RS病例来自医务人员,提示ME RS病毒已具备有限的人传人能力,这引发人们对 MERS 是否会像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那样全球大流行而担忧。本文根据PubMed 数据库中已经发表的 MERS 论文和 WHO、美国CDC及欧州CDC等地区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对有关MERS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社兰(综述);柴程良;陈恩富(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云和县0~2岁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云和县0~2岁儿童贫血现状,预防贫血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1603名儿童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02%。贫血患病率以0岁~组为高(25.82%),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患病率逐渐下降。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16.69%,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童贫血率;贫血儿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婴幼儿,身高、体重评价在均值以下者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贫血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要提高对儿童贫血危害程度的认知,以降低贫血发生率。

    作者:蓝夏红;季时怀;周峰;蓝荷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丽水市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丽水市结核病控制现状,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丽水市2008-2012年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所有初诊患者及结核病患者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初诊查痰率从2008年的72.34%提高到2012年的92.32%(P$0.01);非结防机构的转诊到位率从2008年的27.66%提高到2012年的44.78%,总到位率从2008年的76.36%提高到2012年的90.26%(P$0.01);肺结核患者新登记率从2008年的62.56/10万下降到2012年的52.16/10万,涂阳新登率从23.62%下降到15.38%;2007-2011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0.10%。结论丽水市自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来,结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秋华;雷永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鹿城区油炸面制早餐食品中铝含量调查

    目的:了解温州市鹿城区油炸面制早餐食品中铝含量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面制食品中铝的检测》(GB/T 5009.182-2003)中的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检测铝含量,卫生评价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铝≤100mg/kg判为合格。结果170份抽检样品的合格率为32.94%;铝含量中位数为258.0 mg/kg,高达1293.4 mg/kg。其中油条合格率低为13.00%;流动摊贩油炸面制食品超标率高为100.00%。结论温州市鹿城区早餐食品铝含量超标现状严峻,消费者及有关部门应提高重视。

    作者:胡凯凌;赵东设;陈艳艳;陈加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奉化市居民2型糖尿病发病特征

    目的:了解奉化市居民2型糖尿病流行特征,为奉化地区2型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奉化市居民2006-2012年2型糖尿病发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奉化市居民2型糖尿病年均报告发病率327.23/10万,标化发病率226.88/10万。男性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285.24/10万低于女性370.43/10万(P=0.00)。2型糖尿病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50.07/10万~427.99/10万之间,无时间变化趋势(EAPC:0.03%,95%CI:-0.02%~0.07%)。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P=0.00)。结论奉化市居民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较高,呈流行态势,应加强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陈赵宏;李寿俊;冯伟;竺盛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者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HSV -ⅡIgM/IgG)与生殖器疱疹的相关性,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14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中HSV-Ⅱ抗体以及分泌物中的HSV-Ⅱ抗原。另选100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142例生殖器疱疹患者中,血清HSV-Ⅱ抗体阴性27例中,分泌物HSV-Ⅱ抗原阳性18例(66.67%);血清HSV-Ⅱ抗体阳性115例(80.1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P<0.01)。正常对照组HSV-Ⅱ抗原未检出,HSV-Ⅱ抗体阳性2例(2.00%)。结论性病门诊生殖器疱疹患者同时检测HSV-Ⅱ的抗原和抗体,可以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沈樟;邱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种检测系统HDL-C结果正确性的验证

    目的:通过评估2种常规检测系统高密度脂蛋白-C (HDL-C)测定结果的正确性,为临床检测提供指导。方法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检验科联合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考实验室按照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提供的溯源方案进行实验,采用2种厂家常规检测系统分批、多天数测定5个浓度梯度的40份新鲜单人份血清样本,结果与CRMLN成员实验室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按照美国CDC参考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按EP9-A2文件评价2个常规检测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并用Bland-Altman图形分析法进行验证。结果贝克曼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8992X+2.5277,平均偏倚为-2.2 mg/dL;美康生物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9327X+1.9791,平均偏倚为-1.2 mg/dL;2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9576X+0.9205。结论2种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

    作者:傅叁君;谢服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控制策略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评价乙脑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流行特征,对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的流行特征进行比较,同时对当地曾经采取的季节性突击接种、普种、应急接种、常规接种免疫及建立监测系统等控制乙脑流行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年间发生乙脑113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9/10万;2005-2012年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年均16.80%速度递减。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发病高峰日(7月1日)延后,流行高峰期(6月2日至7月29日)延长;乙脑疫区范围逐渐缩小;5~7岁儿童发病率至2012年维持在较高水平(1.11/10万~1.79/10万),将成为乙脑高危人群。结论通过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消除了乙脑暴发与流行,打破流行周期,发病率降至历史低水平。

    作者:黄春光;高连;许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