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措施

郑飞兰

关键词:精神科, 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风险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的风险问题,并给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方式干预管理;观察组100例,加强风险问题的分析,并给予积极的综合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6.0%,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作息依从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精神科患者临床中的加强综合管理可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手术室实行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章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危机管理的效果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肿瘤科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可能会遭遇比其他科室更多的难题,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规范行为,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风险,是一个严肃、值得深究的问题.文章对目前临床实践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有效降低肿瘤科护理风险,保障护理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合法权益.

    作者:沙文娜;陈淑芬;林海燕;黄乐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开展孕产妇医院健康教育的措施和体会

    孕产妇的健康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在做好孕产妇诊断与护理工作外,也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护理,为孕产妇顺利分娩提供保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工作,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与执行,对人院孕产妇采取路径式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文章主要从孕产妇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策略出发,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从健康教育效果中总结出有助于促进孕产妇健康水平提高的一般经验,以期为后期医院孕产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小梅;周雪微;张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加强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医疗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管理措施与成效,提高医疗安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要求护士进行相关医护之间的配合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医师、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医师对50台手术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实旅针对性的培训后,能够改进护士的配合熟练度,从而提高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手术质量,保证了临床医疗安全.

    作者:黄金燕;顾俊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普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目的:通过了解普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佩珍医院普内科病房2014年2~11月期间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为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并作为研究组,余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史等方面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普内科患者中有68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其中肺部感染患者36例,消化道感染患者18例,泌尿道感染患者12例,其他感染患者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年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大,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结论:通过对普内科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普内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改进依据,并依此提出可行的质控措施,改善普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鲍智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状况分析与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2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场景再现分析2014年的76例重症患者资料,在护理会上讲述护士的护理判断和处理方法,由4名资深医师、护师集体讨论制定相关标准,并对24名护士的护理方法进行评判,以评估其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统计不同职称、学历护士的处理水平.结果:不同学历和职称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不同,本科学历者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大专、中专护士(P<0.05);主管护师的思维能力明显高于护师和护士(P<0.05).结论: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在重症护理思维能力上有所差异,因此要做好不同层次的针对性教学,改善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

    作者:沙芬芳;虞瑜;练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从医院感染角度谈血透患者的护理安全保障措施

    目的:完善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对血透患者的护理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医护质量与病患的满意度.方法:对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进行心血透治疗的60例患者,以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就血透治疗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系数,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医护质量.结论:发现并解决血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血透患者的护理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护质量.

    作者:包苗苗;陈少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自2014年2月开始在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之后收治的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分析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各项调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徐春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实行一般急诊抢救程序,设为对照组;60例设为观察组,实行流程再造管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上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可明显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虞叶;张俏燕;胡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加强儿科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儿科口服用药安全护理进行干预,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全年住院治疗并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的患儿100例,通过对家长进行用药评估、对喂药技巧等方面进行干预,调查患儿与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儿与家长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前均有所提高.结论:加强儿科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与家长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任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室30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为未采取警示性分区管理组,观察组为实施警示性分区管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等对患者进行分区管理,比较两组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分区管理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警示性分区管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森珠;周子花;夏珮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消化内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200例消化内科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200例消化内科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特级护理记录和Ⅰ级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Ⅱ级和Ⅲ级护理记录(P<0.05).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后,观察组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偏少(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吴平;王哲;费彩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患沟通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研究

    通过了解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影响医患沟通的相关因素,根据医患双方特点,尝试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零缺陷服务理念在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零缺陷服务理念在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将零缺陷服务理念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12例,观察组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6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零缺陷服务理念在患者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赏利;杨碧虹;叶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6S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将6S管理模式用于外科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6S运用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管理后,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6.34±4.32)分,高于实施前的(86.25±3.43)分,护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较之前的76.43%提高到93.54%.结论:外科病房实施6S管理,可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菁;马燕;江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层级培训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模式也应不断改革,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的高要求.就工作而言,想要直接上岗已经成为过去式,护士职位也同样如此.而对于消化内科的新护士,由于科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与繁复性,更加需要得到理想的培训,以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以层级培训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则能有效克服上述难题,而近年来有关护士层级培训体系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国内护理学界的热点之一.

    作者:杨莹;夏云;徐佳英;俞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消化科医生防范医疗纠纷的思考

    目的:了解消化科医疗纠纷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经验的方法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结果与结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的形势越发严峻.其中导致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因素和患者因素,而消化科医生的应对措施为规范自身诊疗行为、提高法律及风险防范意识、重塑医德、医风、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等.

    作者:朱伟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在此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教育的力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各项差错防护措施,建立各种预警方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主动性和安全风险意识.将实施前后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P<0.05.结论:将安全文化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之中,可以在科室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护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海燕;陈苗苗;刘双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基层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制定能提高人员满意度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调查闻卷、访谈等方式,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除尊重、医患关系、同事关系等比较满意外,基层医务人员对员工培训、工资待遇等满意度低.结论:卫生部门应重视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而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龚月丽;王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实时质控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实时质控管理在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EICU危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该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时质控组和传统管理组,实时质控组采用实时质控的护理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传统管理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时质控管理与传统管理组相比,在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实时质控组均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实施实时质控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唐景洁;陈丽丽;吴碎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