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妙
临床知识是超声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的业务素质,对于完成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超声医生需要对泌尿外、肿瘤、心脏内外、血管外、妇产等临床知识进行熟悉的掌握,只有这样超声医生才能够在进行超声检查时进行精准、科学的分析、诊断.加强对临床知识与超声医生重要业务素质的关联性的探究,从多个方面提出提高超声医生临床知识掌握水平的建议.对临床知识对超声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的意义进行总结分析,证明超声医生掌握较高的临床知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肿瘤科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可能会遭遇比其他科室更多的难题,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规范行为,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风险,是一个严肃、值得深究的问题.文章对目前临床实践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有效降低肿瘤科护理风险,保障护理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合法权益.
作者:沙文娜;陈淑芬;林海燕;黄乐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必经途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要阶段,是检验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渠道,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医院内部对新进护理实习生专业技能、基本操作的培训十分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则更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各医院的各实习单元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注重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尽快将实习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作者:黄仁微;马纯雪;应赟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平均治疗时间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到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而且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余新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为了研究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的处方情况,文章系统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对此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任小巧;王明强;毛萌;卢乃杰;郭慧娟;祝日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分级管理的临床价值,提高助产士的工作效率.方法: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自2014年9月开始对助产士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分别选取实施前后阴道分娩产妇各7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会阴侧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两组护理投诉、护理事故和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62.00%、0.14%、0.57%和0.43%,对照组分别为79.86%、1.00%、1.29%和1.14%;观察组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为0.14%,对照组分别为1.14%和0.86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助产士分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和护理质量,是一种科学的产房管理方法.
作者:赵张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孕产妇的健康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在做好孕产妇诊断与护理工作外,也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护理,为孕产妇顺利分娩提供保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工作,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与执行,对人院孕产妇采取路径式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文章主要从孕产妇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策略出发,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从健康教育效果中总结出有助于促进孕产妇健康水平提高的一般经验,以期为后期医院孕产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小梅;周雪微;张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采用六西格玛的管理理念对手术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作为研究组,与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的采用传统的手术室管理办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发生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手术中和手术后大出血的概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组在发生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手术中及手术后大出血的概率均明显较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的对照组低(P<0.05);而研究组患者对于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六西格玛对手术室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能够降低手术差错及常见手术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琴娟;郑璐璐;吴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服药过程中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安全管理对策.方法:以金华市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采用常规、传统的方法,分析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对策,强化在服药过程中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对策前后服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差错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服药管理,制定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有效减少服药差错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泌尿外科医院常见感染情况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来探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终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20%;治疗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7%,P<0.05.其中经过分析,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菌体,其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而造成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是克雷伯菌种和球菌.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干预,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终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作者:毛思纯;严樱菊;沈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一直以来以要求高、技术性高和服务性高为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和护理服务质量等要求日益严格.文章总结归纳了消化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作者:余祖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了解普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佩珍医院普内科病房2014年2~11月期间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为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并作为研究组,余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史等方面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普内科患者中有68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其中肺部感染患者36例,消化道感染患者18例,泌尿道感染患者12例,其他感染患者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年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大,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结论:通过对普内科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普内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改进依据,并依此提出可行的质控措施,改善普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鲍智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由于妇产科患者本身体质和所处状况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该科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有必要加强安全防护工作,从各个方面出发做好临床护理安全和质量管理.同理,这也要求妇科护理人员具有优秀的护理技术与经验,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去学习更先进的护理技术.文章通过对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以保障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安全.
作者:龚雪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部门通过护理管理,使控制感染的方法得以落实,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医院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提高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加强环节管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医院感染进行网络监控.结果:护理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能力有很大提升,有效降低了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疗护理水平.结论: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搞好护理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李莉芬;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到骨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建立起质量管理小组,强化各项质量管理措施.比较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较实施之前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施之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0%,实施之后护理满意度为95.75%.护理质量评分实施前为(85.4士1.5)分,实施后为(95.1士2.5)分.结论: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到骨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之中,加强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海萍;赵慧玲;蒋小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高致残性,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进行脑卒中的防控与康复治疗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随着中医临床应用的逐渐开展,针刺治疗脑卒中所展现的巨大的优势被人们所认知.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将康复理论应用于针刺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医疗模式,其对脑卒中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应用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将浙江省舟山医院2014年3~5月进行静脉穿刺的1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分级培训、严格制度管理、规范操作等管理措施.2014年3~4月的600例未实施管理措施,4~5月的600例实施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结果:实施前小儿静脉留置针成功率为84.3%,实施后为94.7%(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7.5%提高到98.4%(P<0.05).结论:完善管理,采取护士分级制、规范各项操作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郭燕珍;傅静芬;陈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实行一般急诊抢救程序,设为对照组;60例设为观察组,实行流程再造管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上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可明显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虞叶;张俏燕;胡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将6S管理模式用于外科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6S运用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管理后,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6.34±4.32)分,高于实施前的(86.25±3.43)分,护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较之前的76.43%提高到93.54%.结论:外科病房实施6S管理,可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菁;马燕;江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60名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6月的80名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定为对照组;将2014年7~12月的80名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基础上实施6S管理,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不仅可减少或规避护理差错,还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陈多妹;吴素芳;姜莺莺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