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妇产科护理方案 强化人性化服务理念

虞霞红

关键词:妇产科, 实施方式, 目的, 意义
摘要:伴随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护理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患者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需求.护理学之中,妇产科护理作为比较特殊与重要的分支,一直是护理人员学习的重点.当前我国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颇多,且护理人员的专业也比较复杂,护理内容多,护理人员自身经验及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因而留下护理安全隐患.所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对于消除安全隐患,并辅以人性化护理,可以使妇产科护理更加高效.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对泌尿外科医院常见感染情况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来探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终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20%;治疗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比例为7%,P<0.05.其中经过分析,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菌体,其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而造成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是克雷伯菌种和球菌.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干预,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终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作者:毛思纯;严樱菊;沈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层级培训在消化内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模式也应不断改革,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的高要求.就工作而言,想要直接上岗已经成为过去式,护士职位也同样如此.而对于消化内科的新护士,由于科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与繁复性,更加需要得到理想的培训,以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岗位.以层级培训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则能有效克服上述难题,而近年来有关护士层级培训体系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国内护理学界的热点之一.

    作者:杨莹;夏云;徐佳英;俞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必经途径,是护理专业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要阶段,是检验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渠道,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医院内部对新进护理实习生专业技能、基本操作的培训十分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则更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各医院的各实习单元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注重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尽快将实习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作者:黄仁微;马纯雪;应赟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消化内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将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200例消化内科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200例消化内科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结果:特级护理记录和Ⅰ级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Ⅱ级和Ⅲ级护理记录(P<0.05).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后,观察组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偏少(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确保护理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吴平;王哲;费彩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规范化临床带教的实践

    临床带教是高等中医院校提高实习质量、培养中医高级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一年的规范化临床实践表明,经过规范化临床带教培训的实习生,其综合成绩、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中医基本操作、西医基本操作、病历书写等考核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病例分析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规范化临床带教可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实习质量和培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孙刚;丁虹;杜凤丽;孟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加强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医疗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过程的护理配合管理措施与成效,提高医疗安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要求护士进行相关医护之间的配合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手术医师、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医师对50台手术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实旅针对性的培训后,能够改进护士的配合熟练度,从而提高手术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整体手术质量,保证了临床医疗安全.

    作者:黄金燕;顾俊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腔镜器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2月200例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器械的术前准备、术中使用、术后保养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并提出规范可行的管理方法,总结术前、术中仪器故障发生率,术后仪器维修率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00例手术,术前手术器械故障为0,手术器械完备率为100%.术中手术器械故障2例,完备率为98%.术后手术器械故障10例,故障率10%.10例故障器械维修率为100%.改善手术器械的管理制度后,手术器械得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大大降低了器械严重故障发生率,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资源损失,医生满意度大大提高(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术前、术中器械故障发生率,提高术后故障仪器及时维修率,不仅可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资源损失,而且可提高医生满意度.

    作者:董树华;施雪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支持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支持对降低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意义,为医院开展酗酒患者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7例酒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支持系统干预.结果:治疗组除问题解决维度外,FAD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饮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有效的认知干预及家庭支持系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控制患者复饮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岳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6S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将6S管理模式用于外科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6S运用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管理后,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6.34±4.32)分,高于实施前的(86.25±3.43)分,护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较之前的76.43%提高到93.54%.结论:外科病房实施6S管理,可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菁;马燕;江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KPI考核模式下医院效益、效率指标的构建

    目的:对临床医技科室基于KPI考核模式下效益、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分析,为持续改进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以来长兴县中医院对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科学确立考核指标,应用横向与纵向综合比较法对效益、效率进行定期全面评价.结果:按照测算方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进行科学测算、对比分析,测算结果基本客观、公正地反映临床医技科室效益、效率实际情况.结论:建立了科室间的有效竞争机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刘学;刘洁;施海滨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呼吸内科开展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性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限制性液体管理用于患者的液体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翁晓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分析与政策建议

    为了研究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部分的处方情况,文章系统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对此进行了探究,以期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任小巧;王明强;毛萌;卢乃杰;郭慧娟;祝日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自2014年2月开始在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之后收治的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分析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各项调查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徐春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手术室实行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章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突发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突发事件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究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1~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180例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与2013年7月实施相应管理措施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突发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善病房的布局,可以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淑芬;向梅;孙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6S管理在创伤骨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60名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6月的80名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定为对照组;将2014年7~12月的80名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基础上实施6S管理,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投诉、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6S管理,不仅可减少或规避护理差错,还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陈多妹;吴素芳;姜莺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六西格玛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采用六西格玛的管理理念对手术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作为研究组,与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的采用传统的手术室管理办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中发生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手术中和手术后大出血的概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组在发生手术差错、医源性感染、手术中及手术后大出血的概率均明显较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的对照组低(P<0.05);而研究组患者对于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六西格玛对手术室日常工作进行管理能够降低手术差错及常见手术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琴娟;郑璐璐;吴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基层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制定能提高人员满意度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调查闻卷、访谈等方式,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除尊重、医患关系、同事关系等比较满意外,基层医务人员对员工培训、工资待遇等满意度低.结论:卫生部门应重视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而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龚月丽;王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

    目的:研究对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症状演变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旨在改善患者症状,保障其安全.方法:对60例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阶段性安全护理管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认知及焦虑、抑郁变化.结果:经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分从干预前的(65.2±5.7)分升高至(92.8士6.3)分,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其不良情绪改善.

    作者:郑美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强化护理责任制的体会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革新,护理管理越来越得到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视,责任制被成功引入护理管理当中,尤其是消化内科积极地引入了该管理制度,并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强化护理责任制打破了传统护理制度责任不明的缺陷,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与责任,有助于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提升自己是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提升了护理部门的整体服务质量.文章主要对强化护理责任制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郑丽;潘文娟;刘少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