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PN连续性排班结合层次管理在胸心外科实施的效果观察

潘海鸥;林玉霜;戴晓微

关键词:连续排班模式,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结合层次管理在胸心外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条件下,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同时通过对护士各方面能力的评估实行层级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较,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后病区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以动态管理方法促进重点专科建设发展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在专科管理中探索出月度检查、季度评价、年度考核的过程动态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分别从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临床能力、突出特色优势、合理人才结构和提升科研水平六个方面探讨了动态管理方法.

    作者:邹如政;赵旭;乐才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对医院眼科患者进行调查,查找感染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调查了解眼科患者经常进行的检查或治疗,以查找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调查发现,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病房管理问题.比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积极性降低;患者本身缺乏防护意识等.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如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做好患者的健康宣传,结果眼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大大降低.结论在眼科各种感染防控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使制度落到实处,可降低眼科患者的院内感染.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资料显示,40 %以上的医患冲突与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和责任心不强有关.文章提出,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坚持人文关怀,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注意体察患者的心理,抚慰患者的心灵,这样会收到单纯药物和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药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管理上寻找解决之道.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20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服药过程的安全调查.结果:不按医生指导服药的占30.8%,知晓各种所服药物副作用的占32.5%,知晓各种所服药物疗效的占89.2%,有过忘记服药现象的占83.3%,服药中发生过呛咳的占40%,有过药物遗失或掉落的占19.2%.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处理不好,可导致医疗事故.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服药的重视,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服药安全.

    作者:丁优娜;顾许儿;何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检康复专科医院放射科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便大大推动了体检康复类型的专科医院的发展.由于放射科在这类医院中的重要地位,其管理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文章以北京小汤山医院为例,初步探讨体检康复专科医院放射科的管理.

    作者:董大伟;平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与护理管理对策

    妇产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需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外,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以提高护理质量.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足,随时调整护理计划,可增强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加快临床治愈和康复进度,并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自2012年1月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新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时间分期阶段性进行,每周进行总结并调整.以2011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前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2年1~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能有效对患者进行指导,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可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陆新芬;严忠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学历、护龄、职称、实际工作能力及服务态度将护士分为护理主管、责任组长、一级护士、二级N1护士和二级N2护士,制定各层级岗位职责,实行科室及护理部联动考核标准,明确奖金分配方案,比较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的专业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及医生、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分层级管理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分数较分层级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分层级管理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操作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分层级管理后护理文书质量较前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7).分层级管理后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分层级管理后医生、患者及护士自身的满意度较分层级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士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方法后,调整了护士队伍的结构,激发了护士的工作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

    作者:吴鸿珠;余辉;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感染科运用连续性排班护理方法对于质量控制的效果,探讨连续性排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比较采用连续性排班前与16个月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对运用连续性排班护理方式后质量控制的价值作出评价.结果:采用连续性排班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25例和49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在药物发放错误、液体更换不及时、交班遗漏例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压疮、药物外渗例数方面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文书及时与正确书写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5%和82.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连续性排班的满意度分别为82.4%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排班方法,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文书的按时准确率,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排班方式,值得借鉴.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妇产科是医患纠纷几率较高的科室.据统计,产科纠纷占全部医疗纠纷的40%~5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对医疗行为中的每个细节都很关注,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不断上升.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目的是将医疗风险的几率降到低.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强科研协同创新 促进基地科学发展

    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即利用医疗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文章就安徽省中医院利用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基地科研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地建设水平进行论述.

    作者:何斌;刘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护患信任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护患信任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8月浙江省慈溪市龙山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期间在外科住院4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开展优质护理普通病房住院患者45例为对照组,应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两组患者对护士信任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信任度总分及信任的五个维度中的尊重、安全感、对未来的信心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护患信任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增强患者对未来的信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

    近年,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展迅速,获得了可信度较高的研究成果与流行病学数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大类疾病.文章针对目前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王定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病历缺陷因素分析与质控措施

    目的:查找儿科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护理病历质量.方法:根据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儿科科室特点,制定护理病历常见书写缺陷项目,对实施护理病历质量控制前后各300份病历进行项目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后,护理病历书写缺项数量明显减少,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首次记录不规范的下降幅度大,其次是任意涂改.结论:不断总结护理病历书写存在的缺陷,建立可行的质量控制制度,可以使医院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蒋友红;程汪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舟山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400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主题提炼,发现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逃避、绝望和烦躁不安.导致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为疾病本身、环境因素、家庭经济水平与人际关系.结论: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严重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宜;张光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院外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从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外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对此提出防范对策,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或消除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外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徐正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力资源重组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力资源重组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专家意见法和调查分析法分析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人力资源现状,依照肛肠外科的护理特点和工作内容,对肛肠外科原有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调整.主要重组思路为调整护士职责,对护理模式进行重组,明确护理责任.结果:经对人力资源进行重组,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例为2∶1,人员梯度较为合理.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三个月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8%、97.1%和96.9%,明显高于重组前的80.4%.结论:人力资源重组可明显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肛肠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林小静;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量化指标在儿科新护士上岗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研究量化指标在儿科新护士上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名儿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规范化的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理论培训、技能培训等,培训时间为一年,分别在岗前培训结束后、前半年工作结束后、后半年工作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通过量化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2名新护士均能顺利完成全部考核,能够胜任科室的日常工作,合格率为100%.结论:量化指标能将新护士上岗培训后的成绩更具体地展现出来,更能直观了解新护士的不足之处,为促使其加强学习和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简会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表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目的:为了提高输液室患者对于科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探讨患者满意度测评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5月,根据输液室护理服务的具体内容及工作特点,自行设计输液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测评表,将测评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P<0.05),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发生频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质量考核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汪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与职责

    口腔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口腔护理是身体健康护理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何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是重要的课题.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存在偏颇,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文章分别探究了口腔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认知及相关职责.

    作者:麻广丽;张海燕;徐频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