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芳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是加速医院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是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适应医疗服务、医院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变革的全新医改模式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医院新旧信息系统更迭的背景陈述、新系统优势分析、新系统上线面临的挑战分析,梳理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以求形成具体实用有效的新旧信息系统衔接拓展方案,为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提供强势助力引擎.
作者:滕灵方;郝容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明清河南医学史的区域特点.方法: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明清河南医学史,将医学放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探讨疾病、医疗与社会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研究明清河南医学史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注意明清两代的时代差异,生态环境和商品经济对医学的影响,士绅阶层对地方医疗事业的推动以及家族组织在地方医学中的作用等问题.
作者:李永菊;许二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骨科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骨科制定培训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级培训管理模式,将骨科40名护士分成不同层级,按照所对应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成绩.结果:培训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层级培训对于提高骨科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诸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药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管理上寻找解决之道.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20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服药过程的安全调查.结果:不按医生指导服药的占30.8%,知晓各种所服药物副作用的占32.5%,知晓各种所服药物疗效的占89.2%,有过忘记服药现象的占83.3%,服药中发生过呛咳的占40%,有过药物遗失或掉落的占19.2%.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处理不好,可导致医疗事故.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服药的重视,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服药安全.
作者:丁优娜;顾许儿;何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伴随社会的发展,民众在关注医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文章通过阐述医学与人文主义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统一交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双性”,以及在耳鼻喉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医学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是培养新型医务工作者的必然之路.
作者:邱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士锐器伤的现状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产科锐器损伤102例(助产士51名),对其一般资料、锐器伤类型、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逐项整理.结果:锐器损伤以手术缝针刺伤为主,占31.37%,其次为刀、剪、钳刺伤,占28.43%;损伤程度为轻度者占79.41%.损伤原因主要为工作忙乱,占56.86%.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助产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戴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46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列为路径组,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46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路径组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除栓塞材料)、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路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神经外科住院治疗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俊芬;姚建珍;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警讯药物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或杜绝高警讯药物使用错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重症医学科护士对高警讯药物的掌握情况,收集、分析高警讯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高警讯药物目录,改进药物使用时的核对流程.结果:重症医学科通过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高警讯药物的使用风险.结论: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是给药错误事件的高发人群,加强对其的药物培训,以及相关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有助于减少给药错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成医锋;封亚萍;黄锦秀;周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产科是医患纠纷几率较高的科室.据统计,产科纠纷占全部医疗纠纷的40%~5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对医疗行为中的每个细节都很关注,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不断上升.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目的是将医疗风险的几率降到低.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在专科管理中探索出月度检查、季度评价、年度考核的过程动态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分别从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临床能力、突出特色优势、合理人才结构和提升科研水平六个方面探讨了动态管理方法.
作者:邹如政;赵旭;乐才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口腔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口腔护理是身体健康护理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何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是重要的课题.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存在偏颇,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文章分别探究了口腔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认知及相关职责.
作者:麻广丽;张海燕;徐频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结合层次管理在胸心外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条件下,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同时通过对护士各方面能力的评估实行层级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较,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后病区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潘海鸥;林玉霜;戴晓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从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外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对此提出防范对策,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或消除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外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徐正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行业博物馆的内部机构设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结果:博物馆机构设置有“三部制”模式与“一体化”模式两大类型,各有优劣,博物馆机构设置需围绕博物馆“三重性”展开.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目前的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中医药博物馆应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根据行业自身特点,考虑设置办公室、中药部、医史(针灸养生)部、宣教部等.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自2012年1月起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新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时间分期阶段性进行,每周进行总结并调整.以2011年1月~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前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2年1~12月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健康教育能有效对患者进行指导,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可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陆新芬;严忠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液、体液的污染、化学性危害因素、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患者期望值过高等,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结论: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减少整形科手术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月勇;张蓓;王姣姣;郑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针对心理系、精神系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从实习生本身特点、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人手,分析了影响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认为实习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医院的管理等均会影响实习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林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就《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商榷,对处方“住址”的规范书写、处方设置内容的改进等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对处方的规范管理,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胡敦全;韩志祥;胡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的应用体会.通过两年的实践,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医护间的有效沟通,减少了因沟通不良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而且提高了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护士的专业认可度.
作者:朱佩兰;吴福连;金敏莉;冉慧霞;廖旭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25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产科的不安全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产妇及其家属因素等.结论:影响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样,要根据不同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周敏芝;龚雪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