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胡萝卜素与癌症的研究进展

何永红

关键词:胡萝卜素, 癌症, 危险性, 预防试验, 抗癌机理, 化学合成, 注意力, 应用, 验证, 膳食, 概况
摘要:自本世纪80年代初Peto提出β-胡萝卜素可能有降低癌症危险性的假设,对β-胡萝卜素的研究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近20年的研究使人们对β-胡萝卜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高膳食β-胡萝卜素摄入可降低癌症危险性的观点已得到验证,但应用化学合成的β-胡萝卜素进行癌症预防试验却遭到了失败,β-胡萝卜素的抗癌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本文对β-胡萝卜素与癌症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β-胡萝卜素的研究前景。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市售蔬菜肠道寄生虫卵感染情况调查

    1998年我们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调查了天津市市售常见蔬菜肠道寄生虫卵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取市售蔬菜(可食部分)100g置于盛300ml水的容器中刷洗,之后去其根、茎、叶等大块物,将刷洗液过滤,过滤液经水洗沉淀处理,取沉渣镜检。 结果 (1)总感染率及检获虫卵情况:共检查市售常见蔬菜1600份,检获寄生虫卵124份(其中蛔虫卵103份,鞭虫卵21份),总感染率为7.7%,蛔虫和鞭虫分别占总感染率的83.1%和16.9%。(2)春、夏、秋、冬四季蔬菜寄生虫卵感染情况:春、夏、秋、冬四季各检查市售常见蔬菜400份,肠道寄生虫卵感染率分别为8.25%、13.25%、6.25%、3.25%。夏季感染率高,冬季感染率低,两者经x2检验,x2=26.42,P<0.005,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共检查白菜、芹菜、香菜、菠菜、油菜、菜花、黄瓜、卷心菜、豆角、土豆10种市售常见蔬菜,以香菜感染率为高,感染率为2.19%,其次为白菜、菠菜、油菜、芹菜等,作者认为这与这些蔬菜的叶较多有关,叶多,相对来讲携带虫卵的机会大。

    作者:邢杰;纪伟华;闫玉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32P-后标记法检测DNA加合物进展

    DNA加合物是化学毒物经生物转化后的亲电活性产物与DNA分子形成的共价结合物,是一种分子水平暴露标志物。DNA加合物在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致癌物-DNA加合物的生物监测,可以更为确切的评估人类接触环境中化学毒物的剂量。DNA加合物提供的是个体“内接触”量或“有效接触”量,而且DNA加合物的形成与暴露量及暴露时间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时间-反应关系。(2)形成DNA加合物导致DNA分子的损伤,这种DNA损伤一旦不能被修复或被错误修复,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3)检测DNA加合物能够提供化学毒物的代谢活化信息,研究DNA受损机理及个体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目前DNA加合物的检测方法除了各种色谱法外主要有:免疫法、荧光法和32p-后标记法等,其中32P-后标记法由于具有极高的灵敏度(1个加合物/108-10正常核酸),从而成为近年测定DNA加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32P-后标记法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姚群峰;徐顺清;周宜开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气体进样器的问题研究

    岛津MGS-4气体进样器是在气样定量分析中,将定量气样注入色谱柱中的装置,其结构主要由样品阀(SamplingValve)、样品定量管(Sampling Loop)、进出口阀(Stop Valve)及连接管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使样品阀与进出口阀的管路连通,可将气样充入样品定量管中,然后使样品阀与载气和柱的流路连通,即可由载气将定量气样带入色谱柱和检测器中,进行分离分析。

    作者:曹小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淋球菌耐药现状与耐药质粒的研究

    为了解湛江地区淋球菌耐药现状及耐药质粒的分布,并初步探讨其相互关系。对1998~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流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抽提,分析耐药质粒的分布情况。结果6.12%菌株对全部抗生素敏感,48.96%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共检出4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9.16%和67.32%,质粒谱型12种,以7.4kb+4.2kb和39.5kb+7.4kb+4.2kb为主,占38.76%。结果提示湛江地区淋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耐药质粒为7.4kb“亚洲型”质粒,检出率为59.16%,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国明;陈群;王胜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脑出血与脑梗塞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分析及比较

    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颅脑CT确诊的162例脑出血病人和158例脑梗塞病人分别配以同等数量的对照作1:1配比分析,探讨中老年人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父母脑卒中病史及打鼾,相应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PARs)分别为0.7004、0.1862、0.1357、0.2020;4个因素综合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0.8318。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TIA、习惯性饮酒和打鼾,相应的PARs分别为0.7473、0.1229、0.2403、0.4959;四因素综合的PAR为0.913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脑梗塞具有保护作用(OR为0.30)。

    作者:徐卫历;仇成轩;汪培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阴离子胶束介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食品中微量铜

    铜(Ⅱ)与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铜试剂,简称DDTC)形成的络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通常是用四氯化碳萃取后进行分光光度分析[1],操作比较复杂。我们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胶束介质对该铜络合物有明显增溶作用,可不经萃取直接进行光度分析测定,方法简单、实用。该方法适宜酸度范围大,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用于饮水、食品中微量铜的测定,可以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王永平;刘健康;韩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味精中谷氨酸钠方法研究

    目前,国内测定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方法采用旋光度法和pH计法。其中pH计法滴定终点较难控制,而且当味精有铵盐掺假时,pH计法受干扰,影响测定;旋光度法较简便,但必须有旋光仪才能测定。本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且不受铵盐掺假及氯化钠的干扰。现介绍下。

    作者:林奕芝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知识态度行为变化抽样调查

    本文重点探讨实施社区全科医生与高血压病人的合作管理前后,高血压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KAB)水平、病人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意识、非药物及合理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变化,评价其干预管理效果,为寻求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率的经济有效的措施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王苏中;于石成;吴永浩;穆丽苑;孙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辽宁省乳粉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

    1998年我们对辽宁省8个乳粉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并对其产品进行了检验。现报告如下。 一般情况(1)各单位已经建立卫生管理制度;(2)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达到要求;(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符合要求;(4)用工具及设备洗刷消毒符合要求的占94%;(5)原料乳能够低温储存;(6)乳粉包装工人上岗前均能做到洗手和手部的消毒;(7)乳粉喷雾干燥器设置了送气过滤装置;(8)各厂均建立了化验室,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达到要求的占91%。

    作者:段颖;马世英;徐伟;张兴隆;肖玮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某天然铀矿附近环境放射性水平与评价

    对陕西省境内某天然铀矿附近的4个单位环境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生活饮用水和周围河水、土壤、生长中的蔬菜等环境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当地居民的住宅和工作区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调查采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天然辐射本底比陕西省和全国相应的平均水平偏高,但绝大多数区域仍属于正常天然辐射本底地区。只有毗邻山体的局部地区以及岩洞工作室内辐射水平较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作者:李天来;石本安;沈荣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糖尿病的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地涉及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年龄的增加、肥胖、过食、运动不足、应激性事件、妊娠、感染等)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对健康的长远影响。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是一种G蛋白耦联的膜表面受体,具有调节脂肪分解和能量消耗的重要作用[1]。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第64位密码子点突变可致机体内脂肪分解下降、生热作用减弱,而成为肥胖、胰岛素抵抗、非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NIDDM)等的病因之一[2]。本文就β3-AR基因生物学特性、作用以及β3-AR基因型与糖尿病成因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含铅和无铅汽油尾气排出颗粒有机提取物的细胞膜毒性研究

    为揭示无铅汽油能否减少汽车尾气颗粒有机提取物的细胞膜毒性,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上分别使用市售90#含铅无铅两种汽油,检测其尾气中颗粒物排放量并提取它们吸附的有机物,利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细胞(CHL),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内K+,C2+浓度分析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观察不同汽油排出尾气颗粒有机提取物的细胞膜毒性。结果显示无铅汽油的使用能减少颗粒吸附有机物对细胞膜的损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们的细胞膜毒性。

    作者:袁东;叶舜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对苯二甲酸吸入染尘大鼠BALF细胞与生化反应

    分析动式吸入对苯二甲酸(TPA)粉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与生化反应,各实验组染尘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8.93mg/m3、274.45mg/m3、618.12mg/m3。结果显示,中、高浓度组肺泡巨噬细胞(PAMs)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升高,高浓度组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TPA粉尘吸入对大鼠PAMs有损伤作用;BALF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可能有免疫过程参与。

    作者:施爱民;王顶贤;徐峰;姚宏伟;王心如;徐锡坤;龚楠;何冬宁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β-胡萝卜素与癌症的研究进展

    自本世纪80年代初Peto提出β-胡萝卜素可能有降低癌症危险性的假设,对β-胡萝卜素的研究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近20年的研究使人们对β-胡萝卜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高膳食β-胡萝卜素摄入可降低癌症危险性的观点已得到验证,但应用化学合成的β-胡萝卜素进行癌症预防试验却遭到了失败,β-胡萝卜素的抗癌机理仍不完全清楚。本文对β-胡萝卜素与癌症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β-胡萝卜素的研究前景。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90年代初期广西人口自杀死亡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广西开展了90年代初期(1990年1月~1992年12月)人口死亡原因的抽样调查研究。调查样本包括10个县、市,人口数共计446万余,略多于同期全广西人口数的l/10。调查的死者数合计80415人,其中有1991例明确归因为自杀致死。根据调查资料计算,自杀所致的粗死亡率为14.87/10万,以1964年中国人口标化,则为12.37/10万,世界人口标化,则为15.57/10万。自杀死亡占同期人口死亡总数的2.47%,占意外死亡数(9682例)的20.56%,是意外死亡原因中之首位。自杀死亡者的中位年龄为38.68岁;自杀所致标化减寿率为3.35%o;平均每一名自杀死亡者减寿27.92岁。广西居民一生(按0~74岁计算)死于自杀的危险为1.47%。

    作者:张振权;余家华;黄天壬;徐庆芬;黄昭东;何振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吸烟和缺碘对育龄妇女血硒、血铅和血镉含量的联合作用

    采用2×2析因分析和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测定,发现缺碘(ID)育龄女性吸烟者(SI)全血硒和铅镉有毒元素含量有明显的交互影响(P均<0.01),血液Se含量26.5±8.09μg/L,明显低于对照(34.2±7.64μg/L:Pb143.7±2.34μg/L和Cd10.5±4.83μg/L明显高于对照(97.6±21.7μg/L和3.8±2.34μg/L。SI单因素亦见有使Se含量减低和Pb、Cd含量增高的现象:ID单因素仅见有Pb含量增高(P< 0.01)。提示:SI和ID共存时对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贮存有抑制作用,同时二者共存时可促进有毒元素Pb和Cd的吸收。该ID流行区人群的Pb含量增高,与地处交通线,受汽车尾气排放铅尘污染,造成Pb高本底的可能亦不能排除。

    作者:黄建国;李双一;谢虹;杨毅;宋艳萍;盛卫东;李光;赵美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硒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浓度硒对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将细胞培养物经不同浓度(0.01~10μmol/L)亚硒酸钠(Na2SeO3)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分化程度。结果:低浓度硒(0.01~0.1μmol/L)能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较高浓度硒(0.05~5μmol/L)则抑制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均呈剂量-效应关系,高浓度硒(10μmol/L)引起细胞毒性。提示低浓度硒有助于分化期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

    作者:陈婉蓉;鲁心安;傅中滇;孔祥锋;彭华恩;阮素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杭州市吸毒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为了解杭州市吸毒人群中HGV的感染情况,分析吸毒人群中HGV的感染因素,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我站于1997年4~8月对吸毒人群进行庚型肝炎病毒抗HGV标志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庆;蔡一华;黄志诚;陈康凯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特点

    采用集落形成和MTT法研究红毛五加多糖抑癌作用特点。结果表明红毛五加多糖明显抑制胃癌干细胞集落形成,并选择性抑制该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而对正常细胞影响甚微。提示红毛五加多糖用于癌症的防治可能较为安全和有效。

    作者:吕晓英;苏勉诚;曾令福;刘新华;郑克勤;郑保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浙江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采用ICD-9分类方法,对浙江省1995~1998年29382名老年人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2.14%,年均死亡率为3817.07/10万,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75.98%: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99.03/10万,居老年人死因第5位。其中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为210.87/10万,女性为187.82/10万;城市为131.48/10万,农村为233.35/10万。前5位的意外伤害死因依次为自杀(54.69/10万)、意外跌落(54.04/10万)、交通事故(39.76/10万)、淹死(9.61/10万)和其它事故(13.12/10万)。城市与农村意外伤害的死因位次不尽相同,死亡率也不同。提示意外伤害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韩晓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