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多态性与二甲基甲酰胺致肝功能损伤易感性的关系

吴京颖;许旭艳;刘祥铨;何颖荣;张伟;刘合焜

关键词:XPD基因, 多态性, 二甲基甲酰胺, 肝毒性, 易感性
摘要: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96名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品,检测血ALT、AST、γ-GT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XPD基因Asp312Asn、Lys751 Gln多态性,分析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不同基因型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XPD-312GG/GA+ AA、XPD-751AA/AC+ CC基因型组工人血ALT、AST、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异常以ALT≥ 50 IU/L、AST≥40 IU/L、γ-GT≥54 IU/L一项或一项以上为界,经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组工人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ORj分别为0.70、1.03,95% CI分别为0.38~1.41、0.51 ~2.05.说明XPD基因Asp312Asn和Lys751 Gln多态性可能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无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锰中毒治疗中的应用展望

    通过特殊的技术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这种细胞叫做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 cell).它在形态学以及表观遗传学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长期职业性锰暴露的人群会出现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等类似帕金森病的中毒症状.本文拟从iPS细胞的研究概述、诱导步骤及筛选方法三个方面简介iPS细胞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锰中毒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展望.

    作者:焦聪聪;邓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质网应激与中毒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内质网功能与细胞状态密切相关.异常蛋白在内质网内堆积、钙离子代谢紊乱、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均导致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在细胞生理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与中毒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该文简要概述了内质网应激与中毒之间的关系.

    作者:彭礼波;章开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分析

    分析某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了解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点,以更好地控制职业病危害发生的风险.

    作者:傅筱;伊杰;曾垂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粉尘和二氧化硫气体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对1365名接触粉尘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接触粉尘+ SO2组工人FVC和FVE1.0%的平均值低,分别为70.18%、78.93%,其次为接触粉尘组,接触SO2组的平均值相对高为93.68%、86.23%;SO2组只检出阻塞型肺功能异常,而粉尘组和粉尘+ SO2组3种肺通气功能障碍均被检出,粉尘导致的阻塞型肺功能异常占的比例高,为20.25%;粉尘+SO2组限制型肺功能异常占的比例高,为53.78%;粉尘+SO2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57.14%),其次为粉尘组,SO2组相对低(21.59%).提示粉尘和SO2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

    作者:李文玲;孙平辉;蒋建英;赵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发现某无水氢氟酸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粉尘.结果显示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高温、粉尘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有2个岗位超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作者:谢炳熔;廖俊强;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9-2012年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比对和评价广东省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的常见项目,包括空气和生物材料检测,要求实验室按照常用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四分稳健统计方法进行统计.2009-2012年参加比对的实验室逐步增多,从93家增加到139家,各参比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检测结果的满意率分别为72.5%、73.6%、85.0%和91.9%.促进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爱华;董明;戎伟丰;吴邦华;何嘉恒;郭义曹;李雪谦;王俊;黄振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区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现况调查

    按比例抽取某区764名女职工进行劳动保护调查.33.3%的女职工对单位应设有劳动保护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并不知情;21.7%经期从事禁忌作业,30.0%孕期被扣除或下调基本工资,40.1%没有将产前检查时间计入劳动时间;11.9%在哺乳期被安排从事夜班劳动.提示该区女职工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高,企业对女工保护重视不够.建议形成多部门合作的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模式,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作者:王宇红;党瑜慧;李盛;张晓晶;毛波;郑鑫;李芝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6-2011年淄博市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

    2006-2011年网络直报的职业病病例数据显示,淄博市6年间共报告职业病1194例,新发尘肺病930例(占77.9%),职业中毒137例(占11.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06例(占8.9%),职业病病种涉及职业病目录中9大类28种.各类职业病发病情况以煤工尘肺、矽肺、苯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为主,对尘肺病、职业中毒防治是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晓芳;夏猛;李芳玉;姜程;李广益;伊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钢铁冶炼厂不同性别工人尿中各种砷化物的分布

    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钢铁冶炼厂工人尿液中的各种砷化物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男性和女性工人尿液中各种砷化物含量及甲基化情况,对钢铁冶炼厂的职业病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英利;孙清山;刘盛男;王菲;张琳;颜凌;席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动车电池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对某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炭黑粉尘、硫酸、噪声、高温等,分别有3个接触噪声岗位、5个接铅工种、1个接触硫酸工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超过国家标准,提示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和噪声,应加强有关作业工人的防护.

    作者:曾东;杨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多态性与二甲基甲酰胺致肝功能损伤易感性的关系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96名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品,检测血ALT、AST、γ-GT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XPD基因Asp312Asn、Lys751 Gln多态性,分析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不同基因型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XPD-312GG/GA+ AA、XPD-751AA/AC+ CC基因型组工人血ALT、AST、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异常以ALT≥ 50 IU/L、AST≥40 IU/L、γ-GT≥54 IU/L一项或一项以上为界,经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组工人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ORj分别为0.70、1.03,95% CI分别为0.38~1.41、0.51 ~2.05.说明XPD基因Asp312Asn和Lys751 Gln多态性可能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无关.

    作者:吴京颖;许旭艳;刘祥铨;何颖荣;张伟;刘合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制造厂员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通过路径分析,深层次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因素对职工职业倦怠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方法 对某制造厂所有635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人口学资料、个人噪声暴露史,职业倦怠通用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等.结果 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职业效能存在不同的影响路径,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对工人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作用路径为社会支持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情感耗竭及消极怠慢;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工人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效能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路径为社会支持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间接影响职业效能感;自我效能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效能感.结论 提高工人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职业倦怠.

    作者:倪蕾;姚勇;曹慧;李济超;易桂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7例慢性铅中毒病人合并周围神经病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铅中毒患者可出现周围神经障碍.现就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7例铅中毒合并周围神经病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近3年内收治的58例因铅接触住院病人,既往无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其中17例按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6-2002)诊断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3岁,接铅工龄5~33年,存有程度不同的周围性神经性病变.

    作者:贾芸玲;常桂玲;孙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9例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救治体会

    总结39例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资料,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积累中毒的综合救治经验.

    作者:薛汉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医疗垃圾处理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等方法对某医疗垃圾处理厂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控措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噪声等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致病微生物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加强防护.

    作者:韩毅;戴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甲基氯化锡在SD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研究

    目的 探讨三甲基氯化锡(TMT)的吸收、分布、排泄规律.方法 取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8组,每组雌雄各3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后立即眼眶采血,第2~18组灌胃给予TMT 10mg/kg,分别在染毒后10min、20min、30 min、1h、2h、3h、4h、6h、8h、12 h、24 h、3d、6d、9d、12d、28 d、90d共17个时间点经眼眶采血并采集主要脏器.另取SD大鼠10只,灌胃给予TMT 10 mg/kg,收集染毒前连续12 h及染毒后第1、2、3、6、9、12、18、28、40、55、70、90天共13个时间段连续24h的尿液.用GC-MS测定血液、组织、尿液中TMT的含量,用3P87软件计算毒代参数.结果 (1)吸收:大鼠灌胃TMT后,全血和血浆半吸收期分别为0.16h和0.21 h;清除率分别为1.77×10-4 L/(kg·h)和0.03 L/(kg·h);消除半减期分别为15 d和10 d.(2)分布:灌胃后10 min组织中即可检测到TMT,6h达到峰值;红细胞中TMT浓度远高于各主要脏器,且红细胞>脾>肝>肾>心.TMT在组织中消除半减期为10 d,RBC达16.53 d.(3)排泄:TMT经尿液排泄较缓慢,尿TMT第6天高,第90天仍可检测到TMT.结论 大鼠灌胃给予TMT染毒后,TMT可被快速吸收,迅速分布在红细胞内,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缓慢经尿排出.

    作者:武昕;谢玉璇;李颖超;雎罡;戎伟丰;赖关朝;唐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215例分析

    215例男性尘肺患者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全肺灌洗,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参数,术后复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胸片、肺功能.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灌洗前后肺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意义.

    作者:薛敬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钨矿浮选厂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

    对某钨矿浮选厂工作场所矽尘(呼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整改前和整改后的配对比较.整改后的CSTEL、CTWA明显低于整改前,CSTEL超限倍数合格率高于整改前.职业健康体检未检出尘肺,常规体检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该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后,厂区作业场所粉尘污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奕;左萍;吕宗荣;王晋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86例手部氢氟酸灼伤的治疗体会

    对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6例手部氢氟酸灼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经创面换药或多次手术植皮、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发生脏器功能不全或死亡病例.提示早期、及时、正确的急救,局部补充钙剂阻断氟离子损害和彻底清创、切(削)痂等手术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家贵;张博;张晓启;宋振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致大鼠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为探讨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对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将30只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只,给予250 mg/ml的HBIW混悬液;对照组10只,给予一定量的植物油.给药后观察动物一般表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隔天记录动物体重,连续观察14 d.实验结束后对其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进行病理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仅实验组动物体重增长速度略低于对照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出现中度肝细胞肿胀,其它脏器均无明显病理改变.提示HBIW的大鼠LD50>5000 mg/kg,属于微毒物质.

    作者:刘志永;高俊宏;王鸿;岳红;李江平;刘黎阳;孙成辉;宋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