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体化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探讨

曹丽君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体化, 救治
摘要:以2003年实行院前、院内一体化(简称一体化)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以来收治的SAOPP68例为治疗组,非一体化收治5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示,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无治疗期长短与死亡率呈正相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连地区海产品捕捞业急性减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大连地区海产品捕捞作业人员急性减压病发病情况及其发病原因,对捕捞作业人员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显示,本次调查的大连地区的6个县区,共668名捕捞作业人员,在2007年度416 069人次潜水中,急性减压病的平均发生率为0.13%;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水下作业时间长、潜水深度深、违章作业等.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潜水医学防护措施和强化潜水安全监督执法力度.以减少或控制急性减压病的发生.

    作者:刘颖萍;姜树华;李振雪;刘韶华;焦晓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海马损伤的保护性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系统(HO-1)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随机将90只大鼠分为4组,即空气对照组、急性一氧化碳(CO)染毒组、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CO组、锡原卟啉(SnPP)+CO组,每组15~25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HO-1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脑水肿程度及大鼠24 h死亡率,脑海马丙二醛(MDA)浓度和caspase-13蛋白表达及活性水平变化;以HE染色观察脑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及损伤程度.结果 急性CO中毒组大鼠脑海马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染毒24 h后海马组织含水量为88.9%,死亡率为25%,海马MDA浓度4.23 nmol/mg,海马caspase-3活性(光密度值:4.67)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和空气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亦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发生坏死,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密度降低44%.给予Hemin预处理能诱导大鼠海马HO-1高表达,并对海马损伤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Hemin预处理大鼠海马组织含水量降低,为84.2%;24 h死亡率降低为5%,海马MDA浓度为2.5 nmol/mg,easpase-3活性(光密度值:2.18)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染毒组.此外,Hemin预处理亦使染毒大鼠的病理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坏死数目显著减少.HO活性抑制剂SnPP可部分阻断上述保护性作用,表现为SnPP预处理后CO染毒大鼠海马组织水肿程度加重(海马含水量为91.2%),24 h死亡率增加(30%),氧化损伤加重,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和坏死.结论 HO-1诱导表达对急性CO中毒引起的大鼠脑海马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HO-1系统在防护急性CO中毒海马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HO-1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关里;温韬;王喜福;张雁林;赵金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免疫细胞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我院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所收治的25例确诊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后,接受了此项治疗.抽取患者外周血40~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凶子(GM-CSF)混合培养6 d,收集形成的新免疫细胞并清除杂质后,静脉回输给患者,每周一次,平均16次;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不良反应等.并随访追踪观察.结果 (1)25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治愈16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长7年6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患者骨髓的巨核细胞数、骨髓增生程度和外周血WBC值高低与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CD4+)比例正相关,而骨髓非造血细胞比例与CD4+比例负相关(P均<0.05);Hb含量与T抑制细胞(CD8+)负相关(P<0.05);治疗后,上述相关关系均消失(P>0.05).(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可见,治疗前,骨髓的增生程度、外周血WBC和PLT数与CD4+比例正相关;治疗后,PLT数受CD8+比例的影响.结论 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苯中毒再障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细胞因子激活的免疫细胞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对治疗苯中毒再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薇薇;陈嘉榆;余卫;杨志前;杨德懋;张程;刘移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有关个体防护标准与使用现状的思考

    个体防护用品(简称PPE)有以下特点:日常性--可用于每个工作场所;普及性--可用于每个劳动者;预防性--可以避免或降低对人员的伤害;关健性--发生事故时后一道防线.

    作者:吕琳;高星;罗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鱼胆中毒致肝肾损害6例诊治体会

    急性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肝肾损害程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对其中毒患者无需等待出现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即可行血液透析,可以阻止病情发展,加快恢复.

    作者:薛汉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氯化镧对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目的 研究氯化镧(lanthanum chloride,LaCl3)对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0、0.25、0.5、1.0 mmol/L LaCl3处理24 h后,采用MTT法和Alamar Blue还原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并测定星形胶质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ydase,GSH-Px)活性.结果 各LaCl3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0.25 mmol/L LaCl3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SH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0.5 mmol/L LaCl3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SH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25 mmol/L LaCl3组;1.0mmol/L LaCl3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SH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66%和4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5和0.5 mmol/L LaCl3组.此外,各LaCl3组星形胶质细胞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LaCl3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LaCl3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aCl3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秋芳;杨敬华;齐鸣;鲁帅;巫生文;蔡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苯急性染毒对小鼠心脏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甲苯制作急性中毒模型,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心肌酶活性与心电图.结果 显示,CK-MB、CK、AST活性的改变与甲苯染毒剂量呈一定相关性;各组心电图可见J点出现明显上移(P<0.05).提示小鼠腹腔注射甲苯具有急性毒性,可导致小鼠心脏的损伤.

    作者:孟昭伟;韩冬;穆进军;张爱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体化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探讨

    以2003年实行院前、院内一体化(简称一体化)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以来收治的SAOPP68例为治疗组,非一体化收治5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示,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无治疗期长短与死亡率呈正相关.

    作者:曹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的研究

    近年来化学物中毒呈高发趋势,其中部分急性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例经系统临床及康复治疗后仍会遗留长期甚至终身的器质性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鉴于后遗症对劳动能力鉴定致残等级和划定临床治疗终结期的重要性,制订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的诊断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昭维;王景江;王永义;夏安莉;金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汞中毒性肾病6例临床分析

    报道6例汞中毒肾病,其中有5例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分析汞中毒性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提出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的肾脏损害经病因治疗(驱汞),配以糖皮质激素、利尿、降脂、抗凝等综合治疗,病情改善迅速,整个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作者:杜旭芹;王涤新;宋玉果;郝凤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百草枯中毒的胸部影像分析

    回顾性分析1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在中毒早期(<3 d)、中期(3~15 d)和后期(>15 d)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 显示,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因口服剂量和中毒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肺间质改变是其共同特点.依据其胸部影像表现可判定中毒时期及后果.

    作者:丁国旭;温丽娟;沈建飞;高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芦荟多糖对吸入甲醛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将健康小鼠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染毒组、芦荟多糖保护组,测定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显示,芦荟多糖保护组与染毒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芦荟多糖在免疫功能方面,对甲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爱平;杨安平;杨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硫化氢中毒伴淹溺6例分析

    分析6例硫化氢中毒伴淹溺病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并提出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作者:张青;金盛辉;金焱;王永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相关问题探讨

    <职业健康临护技术规范>(简称<规范>)是对<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简称<办法>)附件修订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是在总结应用<办法>5年后修订制定的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与时俱进、适合国情.<规范>简明易懂,操作简单,应用方便易于掌握.但在实际操作方面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现总结如下.

    作者:寿勇明;曹钟兴;刘静;张叶;金复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钠钛对心原性呼吸困难诊断的临床价值

    呼吸困难是临床的常见症状.本文通过检测血浆腩钠肽(BNP)水平,探讨其在心原性呼吸困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佳界值.

    作者:张成吉;徐波;陈光;姜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铁路局某机务段所有在岗的火车正司机28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OSI)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α入=0.05,α出=0.10),影响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紧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情况.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情况对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7个因子有影响,来源于家庭与工作的职业紧张对SCL-90的9个因子均有影响,来源于经历与成就的职业紧张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有影响,来源于人际关系的职业紧张对焦虑、偏执2个因子有影响,来源于管理角度的职业紧张对强迫因子有影响,来源于职务特征的职业紧张对焦虑因子有影响.结论 职业紧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情况是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和心理卫生问题,对火车司机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曹煜红;任领华;仇丽霞;赵芳;郭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问题探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前提.只有准确、全面的识别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才能保证评价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评价结论的正确性.本文基于目前开展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庚;陈永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石化公司乙苯装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

    对某石化企业乙苯装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工人接触毒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均不超标,工人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均在标准规定的卫生限值以下.该装置应加强设备的密闭管理,增加监视系统代替工人巡检,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薇;裴秋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壬基酚对仔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母鼠孕9~15 d灌胃壬基酚(nonylphenol,NP)0、50、100、200 mg/kg,检测F1仔鼠垂体和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显示,NP暴露组脑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存在量效关系(P<0.05);电镜下见线粒体肿胀呈空泡样变,染色质浓缩成块状聚集.提示壬基酚可透过胎盘屏障致仔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许洁;汪洋;张恒;张仁义;纪海续;俞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预警处置信息平台简介

    中毒事件发生频繁,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毒事件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的13%,中毒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10.4%,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1].为更有效地预防控制中毒事件,2006年卫生部开始组织<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及配套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1].为配合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发了此基于互联网的支持平台,将与中毒预防控制相关的中毒监测、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应急物资储备等信息整合,以期提升此类事件处理工作水平.

    作者:尹萸;蒋绍锋;蔡君;罗涛;孙承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